詹艾斌:立育人之德 树有德之人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习近平
立育人之德 树有德之人
詹艾斌
詹艾斌,男,1971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近年来,詹艾斌获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教学育人
诉求生命卓越
参加工作以来,詹艾斌一直站在教学一线,明确“课比天大”要求,探索、实施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他致力于确立卓越高等教育理念,诉求建立在学科知识基础之上的遵循新人文教育发展方向并与文学的人文学特质相匹配且深层协调的时代性的人的生命、灵魂与专业素养的卓越。在此前提下,依据高师院校拔尖人才的专业性与师范性的双向要求,创造性地建构起“德”(文德+师德,“德”是支撑)、“志”(文志+师志,“志”为引领)、“能”(文能+师能,“能”乃内核)、“美”(文美+师美,“美”显趣味)、“行”(文行+师行,“行”在实践)五位一体的拔尖人才标准。
基于对文学课程的性质及其根本育人方向的理解,尤其是依据专业拔尖人才标准的理论创新与界定,并结合对新时代教育发展根本目的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经过多年探索,詹艾斌明确确定了文学理论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引领下的文学专业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根本方向、两种能力培养、三个重要维度、四层级意识强化、五种行动融合、六种教育形态融入、一个终极目的”这一相对完整而成熟的实践模型。
基于这样的创新性推动,学生的学科专业特质与品格显著,批判性思维突出,成果厚实,知识、思想与信仰“昂首阔步”。能够确认“明度(科学精神)”与“温度(人文态度)”的共在,并以之为前提性要求,进而诉求“高度”(价值取向)、“厚度”(专业素养)、“风度”(日常面貌)与“气度”(人格力量),实现以生命卓越为根本目的的新时代六“度”兼备的人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构型。
在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詹艾斌也特别注重与学生的课后沟通与交流,倾听学生的声音,将之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以期进一步做到教学相长。在系统性工作的推进和引导下,学生的成长是“可见”的,感受也是深刻的。有学生这样写道:“在这庸常的平淡的大学时光里遇到您这个老师,改变了我的大学时代的味道。我以为大学不过如此——心不在焉的学生和漠不关心的老师。可您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您说话,您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您是不一样的烟火!”
科研育人
培植学术根魂
詹艾斌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美育与文学教育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多次。
詹艾斌追求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的深度融合。将科研转化为教学的基本前提,是要求从教学出发,密切联系课程教学实际及其学科基本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其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都是从本学科的主要课程,即“文学概论”等的教学实际出发,抓住课程中的主要问题,联系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创新发展,力求展开富有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研究。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一部分被吸纳到主编的教材中,更多的则是融入“文学概论”“文学批评理论专题研究”“文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及带领学生所进行的年度中篇小说评价工作之中。这也就是说,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科研,将科研中关注和研究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及所获得的新成果,吸纳转化为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更新和充实课程教学内容。事实表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有效地提升了课程的“两性一度”,学生满意度高,教育教学研究著作、论文等成果也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地凝结和提炼出来。
在这样的探索和尝试中,詹艾斌渐次明确了学生学术能力培养的视野、立场、理念与方法四层级观念,敦促学生形成足够宽阔的社会视野和理论视野,引导学生做到社会现实关注、政治理论学习与专业学术研究的有效结合,自觉培育和确立科学、合理的学术价值观。
在这样的科研育人工作的推动下,学生的学术潜质得以较好激发。近五年来,詹艾斌与学生合作出版著作2部,学生发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论文20余篇,多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及其他国家级竞赛奖励;另有两项成果形式为著作的师生合作项目正在推进中。
管理服务育人
推动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詹艾斌承担文学院管理与服务工作,推进学院内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诉求有形的制度建设与无形的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加强人的建设,以实现学院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总体上看,文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一,专业建设方面。2015年、2016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分别在江西省第一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评全省高校同类专业第一名;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并列第22位,为五星级专业;201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入选江西省高校一流专业;2019年,汉语言文学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汉语言文学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其二,学科建设方面。2016年起,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全国高校四星级学科;2017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在具体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从学科特质出发,坚持特色发展、优势发展理念,聚焦大人才、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大奖励建设;与此同时,注重学科、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强化。其三,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詹艾斌始终将学院的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坚持科学人才观、总体人才观,谋划、推进人才引培工作,创设有利于新时代“大先生”生成的环境和情境。
学院内部治理质量的渐次提高,有效地创造了更为广阔、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条件,学生对“大文院”的整体认同感日益增强。
詹艾斌还在路上,还走在“立育人之德,树有德之人”这一广阔而未竟的道路上,还走在推动学院学科高质量发展这一颇为艰辛而又必须持续强化探索的道路上。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来源↓↓↓
“江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微信号:jxsjyt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