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环境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正在朝着一个更加成熟、完善的方向发展,社保基金、保险资金、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等机构型LP已经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领域崛起与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投资者;而在国外发展已相对成熟的主权财富基金、家族办公室、大学捐赠基金等,虽然在当前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占比较低且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未来,这几类机构投资者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将聚焦教育基金会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发展。
教育基金会,在我国也称之为大学教育基金会。教育基金会通过资金募资和增值,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政府拨款,用途主要为高等教育支出。
1.教育基金会在国外的发展
教育基金会,在欧美等国家被称为“大学捐赠基金”,已成为大学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其投资运营模式已日趋成熟,资产配置体系也较为完善。美国的大学捐赠基金是欧美国家大学捐赠基金中发展最为典型和成熟的,美国顶尖大学普遍将校友捐赠率视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顶尖高校很多为私立性质,重视财务独立,政府财政拨款占办学份额较低,主要靠校友捐赠运营。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的发展之所以走在世界前段,一方面是基于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的资金规模较大,因此其发展受资金条件约束小;另一方面,美国大学通常会成立专门的公司或机构并且聘请专业人员来负责基金的管理运作,基金运作有活力,并且根据市场化进行多元投资。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的投资组合一般包括国内股票、国际股票、固定收益产品、另类投资、短期证券与现金资产等几种类型。我国教育基金会起步较晚,1994年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后高校教育基金会逐步发展起来。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金会管理条例》,为高校建立教育基金会提供了法律依据。之后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进入快速成长期。基金会中心网公示的数据显示,全国已有484所高校成立基金会。其中,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分别位于高校教育基金会净资产规模(2015年)的前三名。就投资收益而言,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和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分列前三位(2015年)。此外,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少数高校的校友先行开展了以校友自有基金投资的全部或部分回报作为捐赠高校教育基金可持续来源的做法。目前,我国已有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尝试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如复旦大学教育基金会向鼎晖一期投资2000万元;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向南华创业投资基金投资2000万元。2009年11月,启迪创投与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签约,成为国内首家获得大学捐赠基金注资的创投机构,启迪创投也顺势成为首个国内大学基金会控股的风险投资基金公司。
2017年5月21日,在同济大学2017全球校友大会上,同济校友基金正式发布,这也可谓是中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模式的创新之路。该基金拟与市场上最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合作,欲通过长期稳健的资产配置策略为同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可见,一方面我国已有高校教育基金会在尝试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也在投资的创新之路上不断前行。但是,也要看到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性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一,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规模普遍较小,发展会受到束缚,尤其是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方面的发展;第二,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是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基金会缺乏灵活性,与市场接轨较少,导致基金会的资产配置偏于保守,使得基金投资收益率较低;第三,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没有专业的投资团队对基金会进行管理运作,缺乏专业性,难以形成良好的投资收益和规模。因此,未来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尤其是在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领域,仍需克服种种障碍。未来将基金会交给专业机构或团队进行管理运作,获得长期较高的收益率,从而使基金会可以持续运营下去,或许是我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提升自身成长速度的重要举措。 注:本文摘自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编著的《私募股权LP的法律观察》一书,该书已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出版。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购买官方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