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特别推出“道可特知产月”系列活动,旨在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深化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创新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水平。
“道可特知产·人物”为知产月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发掘知识产权法治化建设过程中专业素质过硬、执业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突出的金牌律师,树立知识产权领域法律服务典型,讲好知识产权故事,为业界同行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前 言
本科毕业后他入职央企,于懵懂中开始了与跨国公司的技术研发合作,亲历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技术研发、标准提案、形成国际标准以及技术产品化、产业化进程,参与了工信部3G标准核心专利技术评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成功代理多起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运营维权投融资案例,成为业界颇有名气的“IP管理专家”。
本期道可特知产·人物,让我们共同走进曾云律师。
人物档案馆
▼上下滑动查看人物简史
曾 云 律 师
★ 人物简史
曾云律师硕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现任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在中国信通科技集团、西门子、北交所、海航集团等国有、外资、民营企业和律所从事知识产权管理、法律与合规、科技成果产业化投融资等实务工作。他拥有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股权投融资、民商事诉讼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实务经验,具备深交所董秘、独董资格,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顾问专家。他曾在《中国风险投资》《首席财务官》《资本市场》等期刊上发表《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与实践探索》《CFO眼中的无形资产管理》《聚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等十余篇文章,是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编写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编者之一,曾是工业信息化部主办的“知识产权投融资理论和实务培训班”以及“山东省科技厅科技小微企业金融培训班”等会议演讲嘉宾或培训讲师。
★ 人物标签
IP管理专家、跨界律师、复合型人才
1999年,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毕业后,曾云律师进入了央企大唐电信集团科技处工作。当时,正值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起步阶段,高通、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国际厂商利用标准专利知识产权手段,收取高额的专利许可费。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形,作为国内通信行业四大设备制造商“巨(巨龙)大(大唐)中(中兴通讯)华(华为)”之一的大唐,积极探索、多方努力,联合与日本NTT DOCOMO(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朗讯、爱立信等国际厂商,以期联合研发出更贴近市场出价标准的通信技术。
在与西门子移动通信集团深度合作TD-SCDMA技术联合研发谈判与合作中,曾云律师感受到了知识产权的核心价值。他意识到,国际技术合作的关键在于梳理明确各方技术专利产权关系:双方联合研发产出技术成果产权关系如何约定、如何挖掘专利和申请哪些地域专利保护、产品生产销售中专利如何许可、如何向国际电联ITU标准组织提交技术提案标准等等。随后,曾云律师参与了工信部组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核心专利技术评估工作组,学习国际厂商专利标准化策略,参与了大唐提交的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成为国际三大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之一的过程及技术产业化的进程。这一段经历让他对技术创新驱动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全流程有了清晰的概念,但更重要的是,让他对知识产权法律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在法务部任职的短暂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决心。经过深思熟虑后,曾云律师选择到西门子中国移动通信部门任知识产权经理,主要负责处理西门子中国手机产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涉及的知识产权事务。作为世界500强企业,西门子非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合规管理,在核心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管理等领域有完整系统的方法。在曾云律师看来,西门子IP管理颗粒度非常细。“一款手机产品的研发项目涉及到ID(工业设计)、MD(结构设计)、HW(硬件设计)、SW(软件设计)、PM(项目管理)、Sourcing(资源部)、QA(质量)等分布在德国、意大利及中国等各地的不同部门的同事;我们IP经理每周要参加多个项目例会,IP挖掘、保护与成本、风险管理融入到各个环节;每款手机要把知识产权许可的费用核算到产品定价成本中;每两周还要跟德国总部移动通信部门的知识产权总监同步工作进展……”他如此描述西门子公司的IP管理模式。正因为西门子完整系统的IP管理模式,因而这次经历对曾云律师而言,与其说是一项工作,倒不如说是一次对IP管理方法的全方位学习。时至今日,在给科技企业服务过程中,当时积累的IP管理方法也仍然适用。在成长的同时,职务本身的重要性也给曾云律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当时西门子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销量高、行业影响力强,一旦出现IP风险与合规问题,将面临巨大的赔偿和损失,因此有效管控成本与风险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一重任正落在曾云律师的肩上。曾云律师不负众望,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经验优势,扛起了西门子IP管理的大旗。在他任职期间,因为有效的IP管理和风险控制,西门子手机相关知识产权数量增长迅猛、质量稳步提升,多项专利成功许可并获得收益,他也成为业界颇有名气的“IP管理专家”。
专利技术拍卖与跨境交易的探路人
随着国家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浪潮席卷全国,知识产权的数量越来越多,2021年中国《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排名世界首位。与此同时,无论科研院所还是科技企业,大量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带来了不小的成本负担。如何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如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曾云律师陷入了沉思。带着问题去工作,往往事半功倍。在国家级技术交易平台工作期间,曾云律师参与了国内极具影响力的中科院计算所国有专利技术成果首次拍卖,深度参与了从专利筛选分析尽调、价值评估、买卖合同、变更交割等全流程服务,在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作为专利技术成果拍卖的典型,该案例被国际知名的无形资产管理杂志IAM深度报道。其后,曾云律师受邀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IPBC知识产权峰会,在会上给各国知识产权业界大咖介绍了中国知识产权商业化的实践探索,获得国际IP同行的关注和认可,台湾工研院也随之到访中技所;根据工研院技术需求进行检索匹配,曾云律师促成了中科院一家研究所专利技术出口台湾工研院,办理了跨境技术出口审批,顺利合规地完成技术出口交易手续,帮助科研院所实现了部分专利的价值,他自己也成为专利技术拍卖与跨境交易的探路人。在身体力行、积极实践的同时,曾云律师还致力于学术研究,为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提供学理支撑。专利交易与质押融资价值实现面临评估难题,曾云律师参与编写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主编的《专利价值分析指标体系操作手册》,系统梳理归纳了专利价值分析的指标体系,从法律、技术、经济三个层面对专利价值度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目标就是为银行、投资机构、技术交易双方提供专利评价指引。这个指标体系中的“法律价值度——稳定性、可规避性、依耐性、易判定性”等指标,成为律师做好专利尽调的重要参考。
“科技+金融+法律”的复合型人才
经历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无数次成败磨炼,见证了不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科创企业的中途夭折,曾云律师深刻地意识到:科技成果产业化是一片跨专业知识、专业服务的交叉蓝海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是一项时间长、风险高、收益大、充满变数的系统工程,因此对律师的专业背景、专业素质要求都较高,需要兼具科技、金融、法律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也正是曾云律师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科技成果转化必须融合金融资本资源”,曾经在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等做过投资并购的曾云律师如是说,“专利买卖并不能直接实现专利技术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必须要借助金融投资力量”。基于此,曾云律师带领团队操盘“投资数亿元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投资数千万元收购某视频科技公司”等项目,还曾通过信托融资工具为公司实现数千万元收入。经历了金融资本投资实操案例,曾云律师对如何利用资本加速科创企业技术产业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他看来,科技成果不能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必须解决需求痛点、贴近市场。“是否能吸引到投资方,也是检验科技成果成色和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方法。”因此,他认为律师要有客户思维、要跳出IP圈,要站在科技创业者市场竞争需求角度,把自己打造成“科技+金融+法律”复合型律师。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法律及其延伸服务。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法律服务需求机会,曾云律师持看好态度。“知识产权的挖掘、保护、管理、运营、变现等全流程需要律师,技术成果合作研发、商业计划书制作、出资创业、股权架构、股权激励、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新三板挂牌、登陆北交所/科创板等全过程都需要律师”,他坚信: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律师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