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发现人活得越具体,就越自由、越快乐

一阕声长 每日豆瓣 2023-03-02
本文来自豆瓣小组“我发现个规律”丨
由豆瓣用户@一阕声长 授权发布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最近我发现一个规律:弱者的形象是抽象的,强者的形象是具体的。


我觉得这是因为,与强者相比,弱者处于一种被压抑的地位,缺乏自由,也更加承担不起试错成本,因此只能努力地迎合外界设定的标准,把自己装进一些标准的模型里,因此他们的形象就一步步地抽象化。


强者往往活得很具体,而弱者活得很抽象,但是这不意味着弱者只能安于现状。在宏观社会层面,或许我们暂时无法打破这种让我们变得抽象的规训力量,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尽量活得更具体。


努力地活得更具体一点,就能让自己过得更好一点。因为一个人形象的抽象程度和这个人在别人心中的重要程度,也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



当一个人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变得具体的时候,ta在别人心中的分量就提升了。


比如你家楼下便利店的店员,她在你心中的形象,本来和其他任何便利店的店员没有区别。


后来你经常去买东西,你们偶尔会聊两句,于是你知道了她的名字,她的家乡,她的经历,她最近的开心和烦恼。


假如有一天,这个店员和其他任何一个便利店的店员发生了争执,在你心里或许就会下意识地偏向认识的这个店员。



你会如此选择,正是因为她在你心中的形象变了,不再是一个可以用“店员”两个字简单概括的抽象的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具体的人。


所以,这个规律可以带给我们一点启示:想要提升自己在别人心中的重要性,可以试着把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具体”。


比如,你想和自己的一位同学成为朋友,那么你就可以适当地在对方面前进行更多的“自我披露”,多分享自己的爱好、想法,展现自己的性格、喜恶。


而不是一味地压抑自己,讨好别人,把自己装进一个名为“好人”的套子里,变成一个死气沉沉的抽象的人。别人说起你时,只记得你是“一个同学”,记不起来你的任何个人特点。



又比如,如果你想获得老师、领导的关注,除了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展示自己的优势之外,还可以适当展现一些个人特色,让自己的形象更鲜活。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警惕自身的“自我抽象化”倾向。把自己变成抽象的人,不仅压抑自己的个性,还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重要性,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好处。“讨好型人格”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我抽象化。


迎合外界审美标准,宁愿牺牲自己的健康和舒适,也要费尽心思把自己套进抽象的“美女”壳子里,也是一种自我抽象化。


在工作中丝毫不敢展露自己的个性,只会埋头工作,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也是一种自我抽象化。



“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这种话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很多遍,但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我觉得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是不可能完全不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的,这种在乎是刻在DNA里的。


所以我认为,与其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不如尝试把自己的形象变得更具体,在社会对你的规训之外,活得更舒展些,活出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如果说人生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努力把自己活得越来越具体,做一个更加丰富更加鲜活的人,而不是一味顺从外界的要求压抑自己。


活得越具体,我们就活得越自由,越快乐。



 豆友评论 
@momo 
没错,人生在于多实践多体验,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想要什么,不要什么,不要别人给自己贴标签自己还舍不得撕掉

@Xxxcy
突然想到之前还有一个说法,要爱具体的人,再加上今天的这个观点,自己活也要活得具体,年末关键词:具体

@观海
说的真好~要做具体的人,要做具体的实事,达成目标也是一步一脚印从眼前的小事实事做起而不是一蹴而就


@上帝已死
LZ好厉害!说的很对,活得具体才能真的感觉自己活着,而不是别人世界的角色,这跟个性其实不一样,人都有个性,但活得具体更多是在社会中,世界不只你一个人,你还愿意活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角色,这是有压力和困难的,希望大家都能活得具体

@freya

很棒的观点,和罗翔的观点“不要爱宏大的概念,要爱具体的人”类似,人一辈子得确确实实地活着,硬把自己装进某些”人设”形象中没有意义。

@呦呦大脸猫
有道理哇,来自一个讨好型人格逐渐向成熟自信转变的我~敢于表达自己了,主动出击!

@宇宙之光小太阳
学到了,我之前就是把自己装在一个框架里,做个小透明,这会真的透明的,没有更多人了解我,展现自己很重要,自己也能过得轻松松弛点


< END >

我发现了一个立马学会爱自己的方法!

小时候和爸爸妈妈的短信交流

我发现人在说不同语言时的性格真的不同!

上班后我的生活真是太爽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