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之五:紧盯市场 提质增效 释放改革红利

2018-04-20 新疆兵团卫视

改革前,六师五家渠市国企产权不清、创新不足、体制僵化、机构臃肿。改革后,国有经济实施“有进有退”战略性调整,抓大放小,国企数量减少了,质量却不断提高。改革改出了新气象,改出了收获、见到了成效。《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五集《紧盯市场 提质增效 释放改革红利》

这两天,新疆准噶尔棉麻公司一〇二团轧花厂员工范树民正在忙着为公司与连队职工签种植订单合同。今年,新疆准噶尔棉麻公司,按照20个轧花厂现有加工能力,计划签订100万亩棉花收购订单,将向职工提供3亿元定金。提前付定金,制定保底价,棉麻公司的这一举措让职工吃上了定心丸。

一〇二团一连职工王朝章说:“每亩地给我们300块钱定金还有一千块钱的低息贷款有了保底价我们吃了定心丸就放心了。” 

与往年企业与团场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不同,今年,在农业生产中职工成为市场的主体,订单种植合同签与不签职工自己说了算。这也使得去年七月在六师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大潮中,新组建的新疆准噶尔农业发展(集团)公司对下辖的棉麻公司提出了精准、高效服务“三农”的要求。

新疆准噶尔农发集团总经理李仁勇说:“今年我们是按照市场主体产业经济订单农业模式,依照‘龙头企业+合作社+金融单位+农户’模式进行运作截至目前仅棉花已经签了1.6万多份合同我们作为国有企业要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市场化是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向。长期以来,行政对企业干预过多,管理混乱,权责不清,资产债务考核不严等问题是困扰六师国有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新湖农场百迪塑料制品公司是一家团办企业,企业主要以生产滴灌材料、农用地膜等为主,改革前,“五统一”还没有取消,公司的主要产品都由农场统一订单销售。改革后,企业被师里的新疆准噶尔农发集团接管,面对团场周边二十多家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企业压力如影随形,20名员工从原来的“等订单”变为了现在主动“跑订单”。

新湖农场百迪塑料制品公司员工杨恒燕说:“取消五统一我们都是自己跑销售了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是销售员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干好销售工作这样挺好的既给我们创收了企业增加了效益。”

国有企业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难处是身份。“人往哪里去”,是国企改革中最难的问题,也是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

新疆准噶尔农发水电公司办公室主任吴宏说:“通过竞聘机关工作人员岗位已经确定了其余人员到了下属的分公司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新疆准噶尔农发水电公司南区水厂职工王建荣就是当时的一位竞聘人员,但在竞聘中最终落选,王建荣从公司机关的一名干部转而成为了基层的一名职工。

王建荣说:“去年十二月份国企改革我被分到了南区水厂当时心情很糟糕我都哭了长这么大还没有因为工作的事情难过但是我个人觉得要服从公司的安排然后就来到了南区水厂不管我人在何方,都要把本职工作干好。”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运营存在行政化,一些行业部门仍然把国企作为下属单位进行管理,甚至直接任命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新疆汇丰城投集团通过此次国企改革,集团管控层级由原来的四级减少到三级,最终减少到二级,实现扁平化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初步建立。

新疆汇丰城市建设投资管理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柠说:“这次接纳团场的供水供电供暖物业企业合并我们人员从3794人减到了现在的2300人其中一个法宝就是建立了竞聘上岗的人事管理制度,取消了处级、副处级、科级等行政级别,按照岗位以岗定薪。”

来源/兵团新闻联播

编辑/李光清   责编/贺孜孜 监制/王志明

【也许,你想看看往期?】

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之四:资源整合 激发国企发展新动力

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之三:“四分开” 让团场“轻装上阵”

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之二:不忘初心 当好职工“领路人”

深化改革看六师系列报道之一:“改”到职工心坎里 “革”出发展新活力


想  看  更  多  精  彩  内  容

请  长  按  下  方  图  片  扫  码  关  注

 新疆兵团卫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