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难度两颗星的徒步,带走了两条人命

小白 新闻哥
2024-08-25

老话说,欺山莫欺水。

在水乡长大的小白我深有体会,一到夏天,总是能听到有人下河游泳被冲走的消息。

水里消失后能生还的可能性,真的很小。

6月3日,在台州石人峡被激流冲走的两名驴友被找到。

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和大伙一样,原视频看得我又急又气。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错的。

两人同时过溪,错误的绳索架设,错误的拉绳,错误的救援。

错误汇聚到一起,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死亡V字”。

几乎所有人都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拍照的拍照,抽烟的抽烟,扯绳扯一半还不忘单手抽几口。

红衣男子一开始也表情轻松,不过在白衣女子滑下后他意识到了严重性。

他马上下水救人,也成了这个“V字”的一部分。

事情发生后,各路人马都在科普“死亡V字”有多恐怖。

当时水流湍急,合并而成的冲击力,很有可能在白衣女子落水的瞬间,就让她失去意识。

“陷入死亡V字,任何人都坚持不了一分钟。”

专业人士介绍,过这样湍急的河流时,至少要有两根安全绳索。

一条短绳链接渡河主绳,另一条牵引保护绳,让岸上保护人员牵引。

另外一批专业人士则认为,根本不需要讲这么多。

遇到这条涨水的小溪转头就撤退,才是正解。

更往前想,在得知之前这里下了大雨,就不该来。

你不知道山中会不会还有雨。

你不知道山里的水流会有什么变化。

随便一搜,都是血淋淋的案例。

2016年6月14日,在明知可能有雨的情况下,6人前往芦溪天池山一带徒步,下午突发山洪,3人失踪,只找到1人的尸体。

2020年8月18日,石门台景区,在明知有台风警报的情况下,依然有12人来到这里徒步,导致7人被山洪冲走,其中3人遇难。

2021年8月1日,莲花坑,26名驴友因暴雨被困山中,经过8小时救援,24人获救,2人遇难。

所以有网友说,这支队伍哪怕有一个精通户外知识,有足够经验的人,也不会出现如此悲剧。

但事实,好像又不是如此。

遇难的红衣男子外号叫“万万”,是宁波当地资深户外爱好者。

翻开他的个人账号,从几年前就开始更新各类户外视频,足迹遍布全国。

万万还是此次徒步活动的领队。

从他在微信群发布的环节介绍来看,他对这条路线非常有自信。

活动强度:两颗星。
活动难度:两颗星。

确实,在平常,石人峡看着是很安全。

小桥流水人家,潺潺溪水像一只温柔的小手挠你痒痒。

直到一场大雨之后,这里10秒就吞噬了2条人命。

为什么会这样?

有评论将矛头指向了网上的分享者。

他们说石人峡是“徒步天堂”。

“虽然部分栈道年久失修,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让人感受到一种原始而自然的美。”

通过网络平台寻找攻略,穿越过层层障碍,寻找到一处虽身体劳累,但能休憩灵魂的地方,不就是水稍微大点,能有什么危险?

其他驴友一次次现场体验,幸存者偏差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消弭掉了一切潜在的危险。

悲剧发生之前,一切都是美好的。

在真正面对自然之力前,很少人会知道“人定胜天”四个字有多可笑。

也有人认为是管理方没有做好阻拦。

当地村主任表示,石人峡十几年前曾打算开发成景区,施工中开发商资金断裂,就一直荒废了。

但并未被禁止通行,平时周边村民也经常到这边游玩。

和会吓走新手的野山不同,有过开发的石人峡,残留着不少栈道,反而会让人觉得“我上我也行”。

一来二去,这儿就成了徒步新手的“天堂”。

要是有团队有组织,有专业领队,那岂不是能放一百个心?

自然而然就忽略了,组织方在最后放的免责声明。

不过有律师出来说,轻飘飘的几句话,并不能让组织方真正免责。

但被冲走的两人,明知该活动具有一定风险,仍选择参与,大概率会承担主要责任,组织方则承担次要责任。

的确,还有许多评论,将这一切归咎于驴友自己“作”。

讲真,这种作,我自己也体验过。

和暧昧对象半夜爬野山,四十五度山坡,我俩困在上面,差点下不来。

在河里游野泳,不带任何救生措施。

后来听说有人在这里遭遇漩涡,再次浮在水面上,已经是一具尸体。

现在看曾经的自己,作破了天际。

能全乎活到现在,实在是一种幸运。

也许就是人的本性,狼来了之前少有人担心狼的恐怖。

意识到存在危险,却并不关心,这样的心态不仅仅存在于石人峡。

火灾车祸中,已经有太多明知危险却靠近的例子了。

直到悲剧突如其来,才后悔自己的危险感知反应太慢。

每个人都有这种反应迟钝的时候。

对悲剧对旁观者来说,叹息之余,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有引以为戒。

网上的分享和攻略能都信吗?

行动之前,问下自己,安全吗?


onlineliu@tencent.com

来呀 一起搞事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