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绩增至三倍!微医的数字医疗平台如何冲出重围?

张晓旭 动脉网 2021-04-20


“中国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0阶段是单体医院的互联网服务;2.0阶段是平台型互联网医院;3.0阶段是由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牵头的健康责任共同体。”近日,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在接受人民日报社两会专访提出了这样的行业判断。


就在不久前,据彭博社、路透社消息称,由微医集团分拆出的数字医疗平台微医控股(以下简称“微医”),将于近期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


上述报道援引消息人士称,微医的数字医疗业务体量在2020年呈爆发式增长,其2020年业绩是2019年的三倍之多。分拆上市主体业务主要为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其中,会员式的健康维护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医疗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微医的数字医疗平台在全国多城市快速落地 ,进而推动以用户健康为目标的责任医疗体系建立。


对于同一领域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现阶段的盈利模式和营收结构稳定成型:在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的收入来源中,医药电商和健康消费品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平安好医生的财报显示,目前与商业保险的合作,销售会员制产品是其核心业务板块在线医疗服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几家上市公司的业务特征都与母公司的基因密切关联。


而微医作为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目前体量最大的未上市平台型企业,市场难免会讨论,微医提交上市申请时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回溯微医10余年来的发展路径:在创立了国内最大的在线预约诊疗平台后,又创建了国内第一家互联网医院,成为中国发展数字医疗产业的新起点。据此,微医还在山东完成了中国第一例互联网医院在线医保结算,并推出中国第一个医保直接报销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模式。


一路走来,微医引领了中国医疗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其“答卷”自然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为个人用户提升体验,多场景渗透


无论是当初的挂号网还是如今的微医,最终的服务对象都是C端用户,因此,个人服务必然是微医最基础的部分。数字医疗诞生之初的目的,就是缓解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资源错配的问题,以提升患者就医效率、获得优质医疗资源的机会。


经过多年积累,微医从2015年创立首家互联网医院开始,至今已在全国落地28家互联网医院,连接了7600余家医院的近30万医生;为满足医疗服务线上线下的双重需求,还在多个一线城市开设了全科中心作为互联网医院的线下服务基地。


这些线上线下主体可为用户提供完整闭环的诊疗及咨询服务,包括在线预约、线下首诊、病历共享、在线复诊、电子处方、在线支付、药品配送等多个环节。


同时,这些服务覆盖了居家、社区、乡村、药店和医院等多个场景,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可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的配置不均衡,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从个人服务延伸而来,微医与优质企业客户合作,推出完善的员工医疗健康服务及客户健康管理计划,为企业提升员工健康水平、降低相关成本支出、提高用户服务体验,同时也形成了稳定的用户来源。截至目前,微医已与银行、保险、科技、航天、地产等诸多领域的200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以医保切入,塑造核心优势


医保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最大的单一支付方,很早就被互联网医疗行业视为大蛋糕,对医保开放政策望眼欲穿。


互联网医疗业态最初几年并没有国家政策作为基本标准,医保难以介入,仅有局部地区、个别医院进行了医保支付的有限探索;彼时,微医旗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便在第一批探索者中。


2018年互联网医疗定调政策出台之后,医保开放进度也非常缓慢。医保面临控费趋势,互联网医疗作为新业态,是否会增加基金负担?这个问题还存在不确定因素。直到2020年疫情到来,空间隔离造成了抗疫战场外医疗系统的运转低效,医保才加快“上线”进度。


然而,由于我国主要的医疗资源掌握在公立医院手中,且公立医院拥有多年的医疗安全、医保基金安全监管经验,因此,医保过去主要定点都在实体医院尤其是公立实体医院,仅仅只有少数几家大平台旗下的互联网医院接通了医保支付。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微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打通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在线支付,在业内引起一番波澜。


可见,医保对基金安全慎之又慎。这也说明,与其期盼和等待医保进一步开放来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不如先思考行业如何为医保赋能。


由于医保基金的管理严格程度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高要求,互联网医院能成医保定点殊为不易。从开设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定点,到患者身份验证、复诊确认,再到医保在线结算,几乎是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流程再造,才能构建起互联网医院医保在线支付结算的完整闭环。微医摸索出的这一路径,也成为了行业判定互联网医院真正打通医保在线支付的“黄金五步”。


在这方面,微医依托区域互联网医院在地市构建互联网医联体,互联网医院成为地方医保定点机构,医保基金依规为微医提供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买单。微医以医保支付为抓手优化慢病用药供应链,在节约医保资金的同时,还能提升当地医疗服务体系运行效率。


具体而言,微医为合作地区的慢病患者提供涵盖线上线下复诊、电子处方、在线医保结算、药品配送、慢病全程管理服务等在内的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服务;同时,该模式以区域互联网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机构的形式,打通医保支付,并协助医保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提高医保基金支付效率。


助力山东、天津等地开展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快速复制


目前,微医正加速承接山东、天津等多地的全流程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


在山东泰安,微医通过泰山慢病互联网医院,全市16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参与,以数字化手段再造慢病管理流程,涵盖复诊购药、医保结算、药品配送、慢病管理等内容,实现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连续服务,提升了当地慢病管理水平与效率。


微医在山东落地的慢病管理中心


去年媒体曾公开报道,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使泰安慢病患者人均就诊时间从2-3小时下降到30分钟,次均用药费用下降12.7%,2020年慢病医保支付费用相对2019年节约10%以上。这成为国内首个医保直接报销的数字慢病管理服务模式。


同时,微医在山东建成了全国首个省级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推动上述服务在全省16个地市的快速复制和区域内渗透。山东医保大健康平台吸纳医疗、医药、医养、保险和金融等服务机构进驻,打通线上支付,实现不同机构间的数据互通,使山东实现“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审核”的医保全流程智能监控,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动医保向按病种支付方向的改革步伐。


在天津,天津微医互联网医院牵头、协同全市全部26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基层数字健共体。天津市基层数字健共体以三医联动为基础,落地云管理、云服务、云药房、云检查的数字化赋能,为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打通院内院外场景,落实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制度。


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还打通各级医疗机构各类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健康档案,促进健共体内各类医疗服务的纵向贯通融合,有望实现健共体内成员单位随参保人的就医用药流向变化情况,进行单一险种下的医保付费统筹调剂,进而探索紧密型医联体整体参加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获客成本低,模式可复制性强


值得一提的是,微医旗下28家互联网医院中已有17家打通医保支付,这成为微医在短期内难以被赶超的核心优势之一。与医保的深度融合也让微医抓住了增长机遇,推动自身业务实现体系性升级。


一方面,疫情提升了数字医疗服务在大众中的普及率,医保支付则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大众使用数字医疗的意愿。加之微医采用了区域建设的模式,能够成规模地触达当地用户。


另一方面,由于微医提效和控费的整体思路是明确的,适用于各个医保统筹区,因此能够进行快速复制。


例如,微医慢病管理模式在山东泰安落地15个月,为当地医保部门、卫健部门、公立医院、执业医生和慢病患者都带了切实利益,形成了成熟的业务模式。据了解,该模式已被写入山东省十四五规划,并在山东全省逐地市推广落地中,包括天津、福建、江西等地也在陆续复制。


微医数字慢病管理服务可管理的病种,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微医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主要聚焦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为代表的常见慢性疾病,并已针对26种特定慢性疾病形成防、诊 、治、管、健一体的智能临床决策支持平台。


未来,随着更多病种管理流程的建立,已落地慢病管理模式的地区还可扩大服务范围。


为基层数字化提效


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即:基层医疗。


自2017年起,国家为扭转不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进家庭医生服务、医保报销比例向基层倾斜、加快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内容,重点推行分级诊疗。


然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是分级落地的最大阻碍。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亟待提升。


2009年起,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始实施,由国家及地方政府共同拨付专项资金,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等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12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由最初的10项增加到30多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每年上涨,针对的重点人群也在不断扩大。


足以证明,基层市场有需求、有支付方,缺少的是优质解决方案。


根据基层市场需求,微医以互联网医院为主体建设数字化平台和流动医院等软硬件设施,以互联网医联体的形式为基层提供基于数字化的医药检服务。


 微医“流动医院”


微医与各地区县政府或卫健部门合作,为当地配备“流动医院”。“流动医院”内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心电图机、健康一体机等设备,可进行7大类53小项检查检验项目;还有智能云巡诊包、远程一体机等智能医疗设备,可帮助基层医疗工作者开展常见病的规范化诊断。


目前,微医已在甘肃、西藏、新疆、青海、河南、陕西、河北等多地搭建起贯穿“县-乡-村”三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络,服务覆盖人群超过2800万。


数字化重构医疗健康服务行业


尽管暂时无法获得微医更多的业务数据,但从上述解构可以看出,药品零售一定不会在其整体营收中占太大比例,微医与此前几家上市公司形成了高度的差异化。


微医的战略核心聚焦于数字医疗服务,依靠自身以数据为驱动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形成对个人用户、医院医生、医保部门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的价值主张。事实上,医疗服务数字化的关键,是以患者为核心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进而推动建立健康责任制,真正把用户健康指数提上来,后续才有引入更多支付方的可能性。


廖杰远所描述的3.0阶段的健康责任共同体,正是以“用户健康为中心”的责任医疗体系落地中国的美好图景。而微医所布局业务的多元化,或将帮助微医更早一步实现这一目标。


由此,微医有望成为第一家登陆港股的聚焦数字医疗服务的企业。


“疫情推动了医疗健康服务的数字化迁移,加速了医疗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进程。”廖杰远曾这样表示。


的确,数字化为消费领域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之后,又迎来了渗透医疗健康领域的新契机。在数字化浪潮下,医疗健康服务行业将发生根本性的重构;医疗服务也将向前后两端延伸,即覆盖预防、康复等多个环节。


在此过程中,微医凭借数字医疗服务、健康维护服务等多业务布局,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综合微医发展历程的重要节点来看,其在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各个阶段还占据了先发优势,这也将为后续业务持续增长带来强大动力。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动脉网,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