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还是牧溪

莫一奥 LCA 2022-10-23

2021033


是牧溪



一日,宋理宗登高望远,见西湖上灯火通明,问起随从。


“一定是贾似道在那里”,随从张口便答。第二天,理宗差人核实,果真如此。是年,贾似道 25 岁,因姐姐贵为宋理宗的宠妃,平日里一副纨绔之相,彻夜游湖玩乐是常有的事。


西湖柳艇图 宋代 夏圭


相近的年份,成吉思汗第四子孛儿只斤·拖雷引兵入四川。一时间,战火燃城,满眼皆是逃难人。由水路去往临安的舟船上,妇孺壮丁皆有,一位李姓年轻人也在其中。


临安城里,谋臣向宋理宗谏言:贾似道虽然有少年的风流习气,但他的才能日后可担大用。理宗信之,将其派往澧州磨练。


1241 年,28 岁的贾似道改任湖广统领,开始掌管湖广军事。而那年的李姓年轻人,早是消失不见,他已拜在南宋禅宗泰斗无准师范门下,改名法常,号牧溪,专心禅与画。


同一年,日本禅僧学法多年准备归国,与其同门的牧溪图画三轴以赠别,画名为《松猿、观音与竹鹤》。


松猿、观音与竹鹤 宋代 牧溪


12 世纪末,日本武士贵族在镰仓建立幕府政权,与京都天皇分庭抗礼,即镰仓时代。


为了确立幕府文化基础,历代将军都积极接受了来自南宋的禅宗思想,幕府更是模仿南宋禅宗习俗,大力兴建寺院。当时,日本各大寺院与中国禅宗人士都有交往,汉语甚至一度成为了僧侣之间交流的公用语言。


其中,无准师范和牧溪所在的径山寺,就是中日禅僧的重要交流之地。


随着日僧频繁来到临安,中国禅院茶礼渐渐传入到日本,演化为“日本茶道”,成为了幕府阶层的重要仪节。而代表着禅意绘画至高境界的牧溪绘画,也在此时一同流向了日本。


乌鸟图 宋代 牧溪


1256 年,贾似道进入南宋政权核心。牧溪入六通寺为主持。


这座寺院已经不存在,它大约废弃于明朝嘉靖年间,寺院遗址上建起来的,是今天的六通宾馆。虽是如此,南宋时期的六通寺,仍算得上盛名在外的禅画盛行地,被人呼为梁疯子的梁楷,便在这里修行过。


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宁宗赵扩在位时,梁楷曾是宫廷画院的画师,被御赐过最高等级的金带,有很高声望。但某一天,不知是何原因,他将金带挂在院中,毫无征兆的走了。


他的落脚地,即是六通寺。


梁楷生于 1150 年,牧溪大约在五十多年后的 1207 年出生,据此推算,梁楷和牧溪虽前后同修于一座寺院,但应该不会相识。他们之间的连结人物,或为无准师范。


《乌鸟图》局部


1269 年,贾似道抗蒙失职,民间怨声四起。古籍记载,牧溪因斥责贾似道而遭到追捕,只得隐于禅林。


也是在这段时间,他的画艺愈发精进,画风更为简洁,也更具禅意。


1282 年,大宋彻底终结,元朝时代开启,牧溪尚在。隔岸的日本,正兴建圆觉寺。寺院保留至今的一份文档里,记录着僧人从中国带回作品的名字与详细去向,牧溪的名字赫然在列,且极为细致的载有“献与将军家”的记述。


可以想像,牧溪的笔墨正是在此时作为分量最高的作品,进入了日本社会的顶层。也是因为需求的增加,元代时期的江南已经出现牧溪仿作,它们与真迹一同被带到日本,一传再传,有的入藏私人之手,有的进入了博物馆。


六柿图 宋代 牧溪


不过,被视为真迹的画作中,除去多日前写《是牧溪》一文提到的《潇湘八景图》,那幅禅机四溢的《六柿图》也被日本视为国宝。


六个柿子,看似简单,深含禅意。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最早提出“墨分五色”,后人将留白加入其中而出现“六色”。牧溪通过六个柿子把墨色做了最极致的诠释,它们形态各异,墨色浓淡、虚实明暗恰到好处。它们不假装点,各有意蕴,相互制约,达到完美平衡。


随意排陈但不凌乱的柿子,愈久弥真,留下一片简约朴拙和静远简当的禅思。这也正是禅宗的内在奥秘,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追求生命自由的哲学。


南宋以后,禅画在中国逐渐没落,日本兴起禅风。明末清初,政局动荡,禅画再次兴盛,石涛与八大山人则将笔端墨趣推向了又一个巅峰。


而牧溪,仍未得到重视。他的画,已越过万里,飘向了远处。



你还可以看:是牧溪 | 宋人的林泉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收听《宋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