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代零售选址的发源地在哪儿?答案是哈佛!

少飞 极海 2023-10-13


哈佛大学,这所公认的世界名校,开创了很多领域。比如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和空间分析实验室,在早期地图学和计算机领域的交叉应用,被认为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鼻祖。


鲜为人知的是零售餐饮行业的市场分析和选址,也是从哈佛大学开始体系化,并且开枝散叶。


William Applebaum,1906年出生于波兰,在14岁那年移民到美国,1931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地理系本科,随后又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的地理系研究生学位。随后他进入Kroger(直到今天都是美国最大的生鲜杂货连锁店,总部就在辛辛那提)做市场分析师。1938年,他搬到位于波士顿郊外的Stop & Shop (目前在全美有超过400家门店,主要集中在新英格兰地区),担任市场分析的总监。


二战期间,他作为海军预备役,在策略分析组工作,并且一直担任顾问。二战结束后,他回到原来的位置,在1949年被选为公司董事会成员。随后他卸掉身上的一些管理角色,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投入到市场咨询工作中,服务的对象包括美国农业部和国家安全局。1954年,他加入哈佛大学商学院,担任访问讲师,并在6年后成为食品零售和市场分析的正式讲师。


在哈佛大学的14年时间里,他的研究重点就是分销和选址,主要论文发表于《Journals of Marketing Research》,《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Professional Geography》和《Economic Geography》。同时他著有《食品分销案例分析》,《门店选址案例分析》,《零售和批发商的策略》和《购物中心的策略》等白皮书。Applebaum在1972年搬到佛罗里达享受退休生活,在6年后去世。令人称奇的是,他生后在并无瓜葛的哈佛大学医学院捐赠了William Applebaum讲席教授头衔。


William Applebaum在波士顿地区大学商学院俱乐部报告的报纸宣传


William Applebaum在中文媒体的出现次数为零,这是第一次我们介绍他的成果。


和大家传统意义熟知的学者不同,作为一个有丰富实际操作经验的人,他把自己多年的业务实践在哈佛大学做了系统的总结。他在哈佛的生涯,正好和David Huff在1964年发表的著名零售市场分析模型Huff Model交相辉映。与数理逻辑精巧的Huff模型,以及更早的重力模型,Reilly’s Law相比,William Applebaum的模型更加有实用价值,并且在之后的50多年时间里,被不断的使用和扩展。


William Applebaum的主要贡献包括两点:


  • 客群分布研究

  • 类推模型


我们先来说说客群分布的研究。


在计算机制图广泛应用前,大量的地图制作还是手工制作。下面是William Applebaum的一个研究案例。他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位于Southtown市郊的杂货店。这家店于1955年开业,研究的时间是1963年。在下面这个人口和土地利用分布的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天GIS制图里的点密度(dot density)图的样式,每一个点代表25个人。



Southtown的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


他对超过320名前来购物的人做了调研,请他们标出自己的性别,访问门店的频率,前来购物的的交通方式,以及最为重要的,自己的家庭住址。杂货店的客群分布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家杂货店的客群,主要来自于门店的西北方向,并且客群的分布,随着距离而变的稀释,大约在3公里以外变的不再密集。


▲杂货店客群的分布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给现有的地图划分格网,用每个格网里分配的销售额除以格网里的人口数量,得到人均的销售额。在门店最周边的一圈,每星期的人均销售额可以达到3-4美元,而比较远的地方,人均销售额只有不到0.5美元。这个变化的曲线,非常接近我们熟悉的距离衰减曲线。


▲人均销售的格网分布


基于以上的数据,利用等值线,William Applebaum画出了两个集客区,一个是含有60%销售额的主要集客区,一个是含有80%销售额的次级集客区。这与今天的集客区的概念,是一直的。对于每个商家而言,60%-80%销售额所来自的区域,是他们最关心的。超出这个百分比的范围内的销售,有可能是路人,游客,集体事件或者企业用户等,他们对于门店的销售额影响比较随机,通常情况下比较难以模拟。


客群的分布和集客区的界定,是门店选址的基础。这能帮助决策者,知道自己门店的覆盖范围,模拟出新门店的集客区规则,从而测算出姐妹门店直接的销售蚕食,门店在本地的开店潜力等。


这套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进化。POS数据和客户会员数据,在很多零售类型的企业里,被用来研究客群分布。传统的调研方式一直在21世纪都被广泛的采纳,特别是没有客户会员的餐饮企业。近来随着SDK手机位置数据变得更加广泛,人们可以用手机数据来替代调研数据,实现了从“小数据”向“大数据”的一个转变。除了能够研究自己已有门店的表现,还能研究自己竞争对手的表现,把决策变的更加智能。


▲杂货店的集客区


类推模型是William Applebaum另外一个杰出的贡献。他的理论基础是,新门店的地址,可以用来和已有的门店的某些属性做对比,比如面积大小,周边人口熟悉,周边POI数据等。如果和某个/些门店的属性接近,那么他们的销售额和利润率也会接近。


这样的模型不需要复杂的数学公式,非常容易构建和使用,在实践中通常表现很好(虽然从机理上我们没法解释为什么),直到今天,很多企业管理层也非常喜欢这种模型,并且一直在不断的使用。


但是他对于集客区的界定要求较高,而且如果自身门店数量偏少,也比较难以找到一个 “相似” 的门店。这套理论,实际上和地理学第一定律非常接近:所有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关,但是近处的事物比远处的事物更相关。只是在这里,近和远这个距离的测量,由空间距离,变成了概念上的距离。William Applebaum同样有很多案例,因为这个方法特别容易好懂,我们就不一一展开了。


▲三家超市A,B,C和将要开的X的集客区比较


▲超市的属性对比和类推表格的建立


William Applebaum很好的把选址这个艺术和科学交叉的话题在60年代做了梳理。他的时代正好处在计算机制图的萌芽和计量革命发展阶段。在这之后,GIS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在零售选址这一领域不断展现出价值。哈佛大学的计算机图形和空间分析实验室孕育出了ESRI,而William Applebaum的论文/模型和带领的徒弟,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然而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说哈佛大学是现代零售选址的发源地,毫不过分。


当然,从六十年代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另类数据的扩展,我们也在William Applebaum的基础之上勾勒出现代零售选址布局模型的两大步骤。


一是集客区模型,主要包括:

  • 半径/相互不覆盖圆

  • 用户指定/手绘

  • 客群分布/规律总结

  • 泰森多边形

  • 开车距离/开车时间/公共交通工具时间

  • Reilly“中间点”模型

  • Huff概率模型。


二是销售预测模型,主要包括:

  • 多元回归模型

  • 类推模型

  • 重力模型

  • 空间交互模型

  • 机器学习模型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图、文 /  少飞


极海开发专题目录


极海行业观点目录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极海更多行业探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