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奔忙的身影,温暖了这个三月!
“每天咨询、报名电话不断,虽然隔着手机,但从声音中依然能感受到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人们的善意。”浦东新区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宋冬梅告诉小布,3月份以来,浦东新增在册志愿者已超1.5万人,并且还在持续增加;另据不完全统计,活跃在新区36个街镇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已超8万人。
疫情面前,广大志愿者成为了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之一。市文明办副主任郑英豪曾介绍,截至3月20日,全市各级文明办和志愿服务组织依托“上海志愿者网”共发布1946个“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上岗志愿者4.69万人,累计服务52.2万小时,人均服务11.13小时。广大志愿者不计个人得失、不畏病毒风险,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上海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屏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疫有我
一家五口齐上阵 个个都是热心肠
高东镇封闭管理小区里,有一户“硬核”家庭,得知小区封闭管理后,一家五口齐上阵,主动来到居委报名加入志愿者,服务在不同的岗位上。
“大家长”黄建芳是一位社区骨干,也是楼组长,得知小区封闭管理后,她第一时间来到居委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
“日常工作中,楼组长是我们重要的力量。但是,他们普遍年龄较大,手机等电子产品使用有一定难度。听说我们年轻志愿者有限,黄阿姨当即给儿女们打电话,他们马上就到了。”居委工作人员说。黄建芳一下子召唤出长子夫妇和双胞胎儿女,将“大后方”留给了老伴。
二女儿张毅婷负责后勤工作,帮助居民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核酸检测时,她维持现场秩序,组织居民有序排队,告知居民填报身份信息。
大儿子李杰每天长时间在大门口卡点驻守,为居民分发快递,有时深夜才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家。三儿子张毅嵘也在小区门口执勤,同时,对于有困难的群众,他积极帮助送货上门,一趟又一趟。
居委工作人员对李杰妻子王贝印象很深,居民区很多老人这次也认识了她。封闭管理之初,小区内医护人员还没有进驻,老年人买药需求大。王贝因工作原因,有一定医学知识。于是,她承担起了老年人药物登记工作,给老年居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核酸检测时,因医护人员人手有限,她主动上前成为医生助手,大约5个小时的志愿服务不吃不喝不坐,直到核酸采样全部完成。
上阵父子兵 他和72岁父亲想到了一起
“去报名的时候,我在志愿者的清单上,也看到了父亲的名字。”
近日,980路驾驶员陈明强结束东方医院南院的转运任务回到小区,已是晚上11点半。他家都没来得及回,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居委会,报名参加第二天的社区志愿工作,没想到在名单上看到了已是72岁的父亲的名字。
当天下午,陈明强收到父亲陈康顺的微信,称3月17日开始,所在小区要封闭并进行核酸筛查。而这天,正是陈明强进行东方医院南院转运任务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7点半开始,陈明强身穿红色志愿者服装,为不会操作手机的老年人们调出核酸预约码,为被封闭在楼栋中的居民配送快递,登记需要外出就医的居民名单,整理需要上门核酸服务的人员名单……
之后几天,陈明强和父亲陈康顺一起,根据小区的动态防疫情况,有时清晨6点开始志愿服务,有时凌晨2点结束,吃饭、休息的时间不固定。这些劳累对于陈明强来说不算什么,但谈到家里5岁的女儿只有爱人一个人带,这位不畏风雨的志愿者突然有些沉默,但很快,穿着白色防护服的他又忙碌起来。
人间自有真情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张江镇一国际化社区临时封控,2000多名居民中,外籍人士超过四分之一。针对这一社区的特殊情况,如何保障居民的正常生活?帮助他们安心宅家抗疫?小区志愿者们各展所能,帮助守护这个位于张江的“国际大家庭”。
“大家要共同‘战疫’,守住小区!”年过八旬的老党员陈美琳,第一时间在业主群里发布了志愿者招募公告。原来,陈美琳是一名退休教师,平日里积极关心小区大小事务,在居民中间很有号召力。仅仅两三个小时,报名的居民就络绎不绝。最终,有关方面根据他们的年龄、身体素质,确定了10名志愿者。尽管陈美琳也报名了,但考虑到志愿者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相关负责人婉言谢绝了陈美琳的请求。
从小区招募的志愿者中,一位是东方医院的李医生,担任封控期间小区医务联络员。这些天里,小区物业的一间小办公室,成为李医生的临时工作站。小孩感冒、鱼刺卡喉咙、孕妇产检、居民换药……每当有居民致电,李医生都会第一时间沟通、协调,不断回应居民的各种求助需求。
这个小区中,生活着一名高龄且患有尿毒症的沈先生,两天一次的血透不能停。但在小区管控后,原先进行血透的医院不能收治了,性命攸关,怎么办?了解情况后,镇防控办、社工站、李医生等人伸出援手,联系到了可以血透的医院。沈先生是残疾人,不能行走,每次都由社工和保安上门抬行,由镇里安排车辆进行闭环转运治疗。李医生等人就在小区守候,等待沈先生做完血透后凌晨回来。“人间自有真情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们一家非常感谢基层工作人员的无私付出。”沈先生的家属表示。
还有一次,李医生接到电话,有一位老人头晕好几天,自行吃了止痛药,又引发耳朵痛。李医生穿好防护服,上门为老人检查,当即判断该患者需要抽血采样,才能进一步查明病因。李医生为他抽血采样,消毒处理后,送医院查验。李医生还发现,小区众多工作人员因为长期穿着防护服、戴护目镜,皮肤上长满湿疹,她又联系到医院,给大家送来所需药膏。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为小区居民与工作人员提供了及时的医疗服务。
“我白天要上班,但晚上可以来帮忙”
日前,万祥镇一小区某楼栋进行封闭管理。老徐是该楼栋的楼组长,在管控后的第一时间联系居委。他说:“我是一名党员,应该冲锋在前,为小区出一份力。”48小时封闭管理结束后,他主动当起监测员、快递员和消杀员,每天做好楼栋内居民的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还在楼栋内为居民分拣快递、帮居民把外卖送到家门口,并负责每日消杀工作。虽然楼“封”了,但老徐却一点也没闲着。
“我白天要上班,但晚上可以来帮忙的。”这是居委工作人员小严收到的一条暖心微信。居民许师傅在得知小区内有楼栋实行管控后,主动联系到小严,希望加入志愿者队伍,他表示,只要有需要,随时可以联系他。
像许师傅这样报名志愿者的居民还有不少。在实行管控后的一天内,居委就收到10余条报名信息。
就地“变身”
是警察,也是“大白”,还是“外卖小哥”
日前,高行一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有一群特殊的志愿者,他们身穿防护服,贴着警察标识,在小区内组成“临时党支部”,走上抗疫一线,与小区居民并肩战斗、联手抗疫。
在封闭小区内的浦东公安分局民警共有18位,他们分别来自分局各个单位,起初并不相识、分属各个条线的警察邻居们组织在一起,建立起临时党支部,与居委对接,主动承担起小区内的防疫工作。就这样,这支“警察小队”,就地上岗,奔忙在疫情防控的一线。
交警支队民警孙咏新转换角色,为居民当起了“外卖小哥”。每天他都会来到小区内的快递存放区域,为腿脚不便的居民提供帮助。他分拣好居民的快递货物后,再用手推车把货物送到腿脚不便居民的家门口。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他来说却是一次不一样的生活体验。目前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刻,对于快递包裹的消毒、分拣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孙咏新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仔细对包裹进行消毒,核对好门牌信息,一件件放到居民的家门口。疫情之下,他不仅仅是一名人民警察,更是居民们口中的“大白”,是穿梭在各个楼层之间的“外卖小哥”。
清点人数,维持秩序……公交人在行动
清点人数、维持秩序、登记录入……近日,不少公交从业人员积极配合社区核酸检测工作在现场当起了志愿者。
“阿婆,这个二维码你拿着,稍后会有工作人员来拿机器扫这个码帮你做核酸检测……”杨高公交赵明刚提前向社区里的老年居民发放纸质版的核酸预约二维码。
在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中,赵明刚负责清点在册居民底册以及提醒居民提前进行线上检测预约工作,轻车熟路的他,已经对楼道内居民非常熟悉,每当遇到年纪大的老人时,他都拿出自己的手机,主动为他们登记预约,在成功生成二维码后,他还会贴心地为老人打印成纸质版本,提醒他们在核酸检测前出示扫码。
杨高公交裘毅俊所在的小区由于是动迁老小区,居民群体中老年人特别多,在此轮检测时,裘毅俊主动向居委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在积极协助小区居民完成健康云登记的同时,裘毅俊还努力做好行动不便居民的服务工作。
* 转载请注明来自浦东发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