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湘如:把土气变神气的“文创教主”

SMART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2022-04-21


SMART度假产业平台是以专家委员会为核心,集结了1000余位开发、投资、运营、设计、文创等各领域的创意大佬,通过每年的博鳌文博会、文旅及乡创产业峰会、乡创学院等,以及他们一线操盘的实践经验为文旅行业带来深度专业的内容。

文旅行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敢于突破、特立独行的“坏孩子”,才有了差异化和唯一性的好项目与内容。关注“SMART名人堂”栏目,我们将定期分享平台上的名人思考和经验给你。




当越来越多的创意家们如飞蛾扑火般,奔赴都市的霓虹,在台湾,一位有着“文创教主”之称的创作人,却以其独有的工作习惯和文创理念,在文创领域独树一帜的背道而驰。


她,从事文创工作超过30年,现任中华文化智库协会副理事长、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理事,曾获金点设计奖、台湾视觉设计奖、首届创意中华生活物件金奖等重要奖项;她曾因择善固执、坚持己见,被客户封为“程大小姐”,却因良好的市场反馈才渐获客户的信任。她,就是程湘如。



从择业到创业,从“倔”小孩到“程大小姐”


程湘如成长于台湾最南端屏东的一个军人家庭,以她自己的话说:“我们从小的状态都是被压迫的”。军纪严苛的父亲、行峻言厉的老师、强行填鸭式的教育,在倍感压力下,却成就了其弹簧般“遇强则强”的性格。


程湘如作品

因为排斥填鸭教育,中学时期的她偏爱美术课,并找到了让其奋斗终身的职业——设计。1977年,初入社会的程湘如在一年内尝试了9份工作,从美术助理到设计师、从企划文案到摄影设计,奔波辗转于不同岗位。这段波折的经历并没有使她感到气馁:“我的个性是越受刁难,就越以实力展现武功”。

在手工制作时代,她曾因忘情工作而无视手上的17处伤口;也很早就观察到设计源头在企划策略,而主动担负策划文案工作;更因365天无休止的工作,在一年内涨薪四次。无数人不能理解的加班,在她看来,是快速成长锻炼的捷径。

也许是经历了12年的多角色沉淀,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成立了顽石设计工作室。谈到“顽石”的由来,她笑道:“我公司的名字是特殊的,这也是我对公司的定位,我和客户之间必须彼此信任,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程湘如作品


刚入行业的程湘如曾因不会沟通、固执己见,导致双方沟通僵持,客户甚至形容她“不可理喻”。然而后续良好的市场反馈,恰恰证明了她坚持的正确性,她笑言:“我的想法是,让市场了解我们的专业,是我们选客户,不是客户选我们。”观察到抱持理想的企业,她也会主动去敲门。



投身乡村,以设计力量帮扶行善


创业后的程湘如“另辟蹊径”,专注少有设计师涉足的农业市场,相继打造了如“乡间小路”、“山海经脉”等农产品品牌,更以绝妙出彩的玉玺形包装设计,将台湾本土大米送向了国际高端市场。


田仓米粮行-邱垂昌玉玺包裝


山海经脉养生系列产品包裝


走出城市,亲吻乡土,程湘如成了设计大潮中的“逆行人”。对于自己的选择,她这样解释道:“在城市做设计,企业很理性、沟通也比较高效,是一条绝大多数设计师都喜欢走的“高速公路”。但是我觉得设计价值的建立,应该对人类作出更高的贡献。老天给了我这样的能力去创造,我就应该去帮助那些被边缘化、更需要我们的劳力取向者。”


曾经的乡村生活,使她对底层与在乡村生活者的需求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与思考:“我父母从小跟我们说要日行一善,现在我以设计的方式、以自己的时间精力去帮助他们,提升各种市场需求,从而改善生活品质。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使命。”


然而,协助发展乡村文创并非一帆风顺,诸多挑战始料未及。台湾的乡村群众戏谑地称都市人来自“天龙国”,是不接地气的隔阂,在他们眼中,都市人与乡村人不属于同一个国度。带着想法与创意、来自天龙国的她,常常因为乡民的怀疑与不理解,而旷日费时。乡村文创是市场蓝海,却也是块不见底的“深水区”。


湘如在安徽六安考察大米种植


为深入了解农产品生产,她不惜花费长达半年的时间,在田间地头观察乡民的农作习惯、生产方式等,她将这种工作方式称为“陪伴型互动”,和他们一起生活相处后,彼此才有了信任,才被视为“同类人”。


不同于都市设计需要理性的数据支撑,乡村文创更强调信任与人情,所以“亲力亲为”成为了程湘如打开乡民心扉的法宝。从深入了解乡民家庭、农法技术,到各项申报内容的填写,她都亲自出马。无数人放弃的土法炼钢,却是她口中的好办法:“我的做法是陪着他们成长,这样的工作虽然耗时长,但是使我更了解他们的深层想法和需求。所以每一个案子没有公式可套,耗时也长,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但也让我积累了很多经验,走很多崎岖的路,每一个脉络都掌握一条任督二脉。2016年并启动稻米小农众筹平台,最后成功达阵” 



多元学习开拓思路,用心终得“点脑成金”


有限的乡村舞台,并没有限制程湘如的创意巧思。众人惊讶于她源源不断的灵感,却没看到其背后的良苦用心。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她选修了跨领域课程,却因不同专业的思考方式,另辟设计思路。此后,她不断学习各跨界领域知识,构建了特有的研发体系,并在工作中不断付诸实践、加以升级。而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录着她日常生活中的灵光乍现与连结市场的各种理论心法。


此外,强烈的好奇心、巧妙的沟通方式、良好的体力与高涨的热情,都成为了她灵感源泉的重要法宝。


程湘如著作——《土气变神气》


勤勉半生的程湘如,将自己的心路历程与创作体系转化为文字,写下了《把土里土气变扬眉吐气》、《土气变神气》、《点脑成金》三本著作。


30年的文创经历,使她对文创思路有了自己的见解与标准。在她看来,一个好的文创内容需要兼具故事性、在地性、专属性、大众性、实用性、分享性、传播性等多元内在,才能打动人心。


程湘如作品

提起自己过往的创作历史,程湘如仍清楚的记得在瘦西湖景区的那段时光。当时的瘦西湖景区设计案,多数设计师以五亭桥造型打造,但复刻版衍生的设计造价高、不利于游客消费。游览完景区后的她,没有过多关注硬体知名景点,却唯独对园区内的盆景博物馆情有独钟,尤其扬州的扬派盆景闻名于世。


程湘如作品


最终,以园区内主要的植物琼花、芍药、桃花、杨柳、银杏,运用插画绘制的五大IP惊艳亮相,以其为元素制作的精美手帕,夹在扬州盆景花纹的镂空卡片中,美观大方、轻便实用,价格亲民,尤其炎夏来临,可以重新取代纸巾。名为“景上添花”的卡片手绢,可以直接邮寄给朋友,传达关怀之意,也为瘦西湖景区担任了美丽的公关大使,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以设计的成就,实现自身的价值


程湘如曾提到,她最佩服的华人设计师是贝聿铭大师,一位到了90多岁仍坚持在设计一线操盘的建筑师,而她对自己的期许,则是能在创意设计这条路上,一直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摆脱古人对“退休”的八股限制。


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她有着独特的观点:“有些人因收获金钱而喜悦,而我则因收获成就而喜悦,我的每一次主张,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及社会影响力,就是文创工作之于我的最大魅力。从创作中找到新的观点、解决难题、另辟新径,就是我的价值所在。”



出于这样的价值观,教育使命感强的程湘如,有感自己早年受填鸭式教育的负面阴影,累积经验后以业师之名,在各大院校任教近20年,仿佛一颗恒温不灭的火种。对于设计行业的“后浪”们,她建议道:“要深入工厂生产线,观察可开发的技术、探讨辅具改良应用等,并需对业主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同时换位思考,考虑业主投资效益,面对市场的善意,唯有研发生产、投资报酬率、为善人类等三方取得平衡,才是三赢的三足鼎立,才是与社会为善的好设计。”



标个星标,让我们常常相见
因为微信推送系统的升级,用户首先看到星标内容,
如果没有星标,我们精心准备的推文就无法和您相见了。

-END-


想认识更多文旅、文创大咖
扫码添加SMART助手小S
带你进入核心人脉圈


SMART名人堂
往期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
对SMART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