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信邪”的斜杠人生

Miko SMART度假产业平台 2022-04-21


SMART度假产业平台是以专家委员会为核心,集结了1000余位开发、投资、运营、设计、文创等各领域的创意大佬,通过每年的博鳌文博会、文旅及乡创产业峰会、乡创学院等,以及他们一线操盘的实践经验为文旅行业带来深度专业的内容。

文旅行业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敢于突破、特立独行的“坏孩子”,才有了差异化和唯一性的好项目与内容。关注“SMART名人堂”栏目,我们将定期分享平台上的名人思考和经验给你。



14岁,自学背越式跳高;

17岁,从没进过体校的他机缘巧合由老师引荐开始接触皮划艇运动;

18岁获得全国冠军,19岁获得全运会冠军进入国家队,20岁获得亚洲冠军;

24岁代表中国队参加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25作为教练带领国家队出征世界大赛;

32岁离开体制,年近40岁从零开始投身建筑设计行业。

曾亲手打造诸多文旅建筑项目:杭州大清谷、大理寂照庵、东禅酒厂文创园等,
现在年近六旬的高鲁东,又将目光投向另一个崭新的领域。

他的人生,一直在尝试和挑战,也似乎从来不乏从头开始的勇气。


在军队大院成长的淘气包成了亚洲冠军

 

高鲁东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高翔是上过战场立过战功的海军航空兵空战英雄,与军人天职相伴的便是胜王败寇的铁律,这让高鲁东从小接受了角斗士一般的启蒙教育。

 

与一般的军队大院不同,高鲁东小时候随父亲驻扎在日本人设计的青岛机场、欧洲人设计的浙江沿海几个机场。机场和营房大院内设施齐全到爆:有俱乐部、服务社、电影院(分室内和露天的)、广播室、邮局、空勤灶、地勤灶、军官灶、士兵灶、农场、马圈牛棚、修理厂、气象台、塔台、照相室(洗飞机照相枪照片的)、家属工厂、服装室、自行车修理室、卫生队、休养所、制药厂、木工厂、招待所、澡堂、理发室、保育院、汽车连、小车班、油库、防空洞、包伞室、面包房、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游泳池等健身设施、冷库甚至棒冰房,动物园等等基础娱乐设施。

在成长初期,这种不同于普通军队大院,相对封闭但五脏俱全的机场军队大院,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鲁东。


高鲁东的第一份职业是运动员。他坦言起初接触竞技体育这个行业是因为贪玩,不过,他却玩出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名堂”。
 
最初,在部队营房大院的电影院礼堂里面,他把舞台的金丝绒幕布卸下,堆在舞台上当成跳高用的海绵垫,通过自己买的体育教科书,自学背越式跳高,有一次,因为打开的舞台灯光漏出窗帘被工作人员发现,工作人员逮住他后一顿呵斥,并责令他把幕布挂好……

 

就这样,他成了全区第一个跳背越式跳高的人并打破了县跳高记录。

用智慧赢得冠军

在成为皮划艇运动员之前,高鲁东并不认识皮划艇,甚至都没有见过。
 
有一次省队教练去盛产水果的浙江沿海一带为运动队采购水果,当时高鲁东的启蒙老师听说省里来人了,立马带着他连夜去敲开了省队教练住宿的招待所房门,登门毛遂自荐。

也没跟家里任何人说,背个当年流行的“马桶包“跳上车坐了十二个小时进到了省队后,教练带着高鲁东观看并介绍了皮划艇这项运动,当时年少的他向教练问了个问题:“你们队最厉害的人是谁?”省教练指了指正在训练中的身材如健美运动员一般强壮的队员,高鲁东收回目光后低声但坚定的和教练说:“给我几个月干掉他!”

 

不久,高鲁东一个半路出家的新人,不仅超越了那位第一名,而且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并在23岁时被任命为省队教练,25岁被任命为国家队教练。


高鲁东(右三)

按理说高鲁东可以带着这份荣誉,安稳光鲜的度过下半生,但不安分的他在32岁时选择了告别。
 
离开运动队时,除了这些年成功和失败的经历,高鲁东带走的行李就是几箱密密麻麻写满字的“训练心得笔记”。

 

原来,他在国家队时做过数次体能及心理测试,由于个子矮而且天生耐力很差其实他并不适合皮划艇运动,这样的身体条件很是让科研人员纳闷他是如何做到的…
 
年少成名,付出的努力比别人更多才是关键。家庭环境的影响,父亲的战功和荣耀,都是鞭策自己的动力。
 
“选择了,就努力去做!”


零基础转行设计,打造出中国“最美庵堂”
 
高鲁东在近40岁的时候,从零开始,大学都没毕业的他撞开了建筑设计领域的大门。
 
儿时居住环境的影响和记忆,加上作为运动员经常出国参加比赛,见过的建筑,住过的地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高鲁东的审美和思想。他认为,做建筑的时候要怀有“利他思维”,房子不一定要设计的多么富丽堂皇,但一定要让有需要的人住着更舒服。

高鲁东的爷爷  1930年于山海关拍摄

高鲁东最崇拜的爷爷教导他“美味不如美器”,这成了他的座右铭。他欣赏同样有过高水平竞技场上拼杀经历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没有上过大学没有接受过一点点科班教育,却自学成才,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崭新的建筑风格。

转行后,高鲁东操刀设计了杭州大清谷、大理寂照庵、东禅酒厂文创园等文旅项目,设计建造了上百个各种建筑空间,其中大理寂照庵的改造是最被人们熟知的项目。
 
东禅酒厂(民国1915年建立的老厂房) 改造前

东禅酒厂  改造后

2011年秋天,因山中迷路,偶遇寂照庵,与住持妙慧法师一见如故,当时的寂照庵破败阴暗,隐蔽在苍山海拔2400米的密林深处,妙慧法师请他帮忙重修寺院,但是作为启动资金的只有法师多年的积蓄:5000元。高鲁东便用这些启动资金改变这风雨飘摇的千年古庵,改造完成后被人们誉为“中国最美庵堂”。
 
被改造过后的寺院,透过窗户撒进佛堂的阳光一改冷清孤寂,从大门口开始,小径两旁种了许多形形色色的多肉植物,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为院子增添了不少生机。寺内一堵白墙,一个写意的“禅”字高悬其上,这是高鲁东觉得白墙空落落的不好看,他便找了一个小扫把,向妙慧法师要了一碗墨,站上桌子一挥而就,现在成了寂照庵的一处雅景。

自然+禅意,让寂照庵焕发出了迷人的光采和活力。


设计中的“利他思维”

竞技体育中集体项目的“利他思维”理念被高鲁东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他认为,体育和建筑某些地方也是相通的,比如他在当教练的时候,会挑选一些别人认为天资不足没发展前途的学生,经他精心训练后,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这跟把一处普通甚至难看的房子改造成拥有独特景致的空间,同样会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高鲁东在与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见面时,两人聊到《“底层”设计训练营》的想法,随即一拍即合,组建乡创工作营。高鲁东认为,现在年轻的建筑设计师在学院里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在实地落地施工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他愿意将自己多年来在设计、施工中用心血和汗水总结出的接地气又高效的一些方法教给学生。
 
从零开始,在高鲁东看来,并不是一件难事儿。在“底层训练营”你可以是没接触过建筑的门外汉,可以是一张白纸,只要你有梦想,因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高鲁东主持节目现场照

从心出发,再启航

除了金牌运动员、国家队教练和建筑设计师,高鲁东还跨界涉及电视台主持人、商人、电视剧拍摄等多个领域,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对于下一个阶段,他打算深入快消品这一领域。他说,人生不长,要开心的做一些利己又利他的事。
 
目前“底层训练营”还在选址和筹备中,疫情期间,高鲁东回到了老家陪伴老人,并且在老家选了一处院子开始“折腾”。高鲁东的建筑生涯中最满意的房子,是他曾在杭州给自己改造的一个小院“三亩田”,不用顾及甲方的意见,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设计,没有限制的让他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落地。
 
自由自在选择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把这件事做好,便是高鲁东人生中最重要的事。

采访/撰文:Miko
文中图片均来自嘉宾提供


如果您经常收看我们的内容,请给我们标个星标呦,不然系统会自己决定推送它想让您看的内容,我们精心准备的推文就无法和您相见啦!


-END-


想认识更多文旅、文创大咖
扫码添加SMART助手小S
带你进入核心人脉圈


SMART名人堂
往期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
对SMART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