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灰烬重生:布鲁克林北欧菜Aska,要重开了

2015-08-30 喜北肉豆蔻 觅食


▲Fredrik Berselius站在尚未装修的新餐厅里

Fredrik Berselius 很快要在布鲁克林重开餐厅,大约是今年纽约餐饮圈最让人开心的事情之一了。不算不知道,距离我非常中意的创意北欧菜Aska,因租金涨价、团队内部混乱等原因被迫关闭,竟已过去了整整一年半。这一次,新餐厅的选址是在威廉斯堡南5街、紧挨着威廉斯堡大桥的铺面,离Aska曾经短暂营业的Kinfolk Studio并不远(老实说,Aska应该是我和金福克之间唯一有过的交集了,我这么粗犷,手里拿本金福克实在是画风不对)。餐厅名字还没有定,但据说菜品风格基本会照搬曾经的Aska,而设计则会向哥本哈根靠拢光是如此,想必多数纽约饕客就已经摩拳擦掌要来抢位了。

只可惜,11月即将揭幕的这家新店,怕是无缘在粉墨登场时相见了。是呢,还有一个月,我就要搬回魔都了。不过你们放心吧,这个账号里纽约部分的内容,我还会继续更新⋯⋯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写不过来啊!

既然如此,就翻出这篇写Aska的旧稿,大家随意看过,新店开了有空可以去尝尝,我自己先馋一下,运气好的话,年底杀回来吃一个。

这是觅食第41篇文章,希望你喜欢。

Aska,米其林一星,美食杂志 Bon Appétit 2013全美十大新餐厅


威廉斯堡(Williamsburg)仍旧是一片神奇的热土。在这个四处游逛着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嗑药嗑到眼神涣散的男女青年,一抓一把大胡子文艺男、没有纹身都不好意思光着膀子出来混、租金已然直逼曼哈顿中城、各色设计音乐工作室遍地开花的潮青胜地,你还能找到:

a. 20美元一份的吃到饱超大芝士熏肉佐酒拼盘

b. 每周六如约而至的Smorgasburg 露天小吃庙会

c. 品种丰富的精品咖啡店(Blue BottleToby’s Estate)

d. 比较便宜的演出(Cameo GalleryKitting FactoryBaby’s all right

e. 几条马路之隔,就是烟火气更重的Greenpoint

f. 远眺曼哈顿写字楼天际线的绝佳观景点

以及,如果你真的用心仔细去找:某一些非常好吃的隐藏支线任务


比如,在著名高逼格杂志Kinfolk的纽约据点楼下,穿过萦绕着低声细语与欢快indie音乐的昏黄酒吧,在改造车库似的空间尽头,简单置着几张小桌。紧邻吧台的小厨房里,56位厨子忙碌地穿梭其间;厨房门上供奉朝日啤酒广告的神龛,不知所云却也自有妙趣;尚未看够,视线便被左手边一饰着几缕干花悬木牵引过去,再往下便是魔药课材料似的瓶瓶罐罐;几盏高亮度探灯照得雪亮的传菜口兼工作台后面,站着的便是当晚主角,一头长发的瑞典主厨,Fredrik Berselius

身板瘦削的他,偶尔会为你亲自上菜,乡音依稀可辨,走起路来让人想起北欧密林里一株挺拔的云杉他大约并不关心食评人扣在自己头上的新北欧运动或是采撷主义”—

驱车前往曼哈顿以北半小时的哈德逊谷(Hudson Valley),神农尝百草似地搜寻可食的叶片与浆果,这般作业,不过是幼时在家乡璞真的童年记忆。

灰烬重生,又归尘土—Aska(瑞典语意为灰烬),意在致敬生息轮回。执着于有机或自然食材,唤醒记忆的质朴味道,近乎守旧的传统工艺,开在威廉斯堡临河一隅的Aska比之曼哈顿多数光鲜亮丽的米其林,显然少了纸醉金迷,多出几许随性寥寥7道菜,算上2道开胃Amusement,除了穿着打扮让你想起大学室友的侍酒师固定出场,从主厨、墨西哥帮厨到侍者,凡是得了闲的,都会端一盘菜到你面前,将个中掌故,娓娓道来。


▲ 瑶柱脆片,老好吃了

从咸腥海味的酥脆瑶柱片,到滋味醇厚的烟熏芝士,不是力图在菜品中寻根遥远的北国记忆,而那一颗被西方食客非议作茹毛饮血的“炸猪血球”,与我的中国味蕾甚是一拍即合,脱水猪血琼浆般滑过舌尖,漾出化不开的斯堪的纳维亚乡愁在做成小粒炸球之前,猪血的元素曾以生猛粗犷的猪血干形式出现,曾令不少惯食精细的美食博主当场花容失色不过,即便再多博主与媒体表示欣赏不能,看似唐僧耳根软的Berselius先生,也不过一笑了之,说什么也不把猪血从菜单中撤下”—


▲ 作为Starter的牛舌、猪血球

这种坚持,大约同国人爱好凤爪是异曲同工的;论及凤爪,我有好几个号称什么都吃的外国小伙伴,在我带他们尝过凤爪以后,每次听人提起ChickenFeet这个词都会起鸡皮疙瘩,继而失心疯一样抓着旁人,翻来覆去地念叨着鸡脚之可怖。

一碗小土豆

初两道正菜,研碎的生花菜,配上鳐鱼肉刺身和酸酸的莳萝白酱(Dill),以及口感鲜爽的当季新土豆,都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对食材的固有认知,一杯来自诺曼底的梨子气泡酒亦深得我心此后在纽约各大酒铺遍寻不着,只能在Wholefoods买一瓶梨子味的果味啤酒聊以自慰。掰一块意大利“薄脆”flatbread,刮一点盘边点缀的盐味黄油佐食,不知不觉,就忽略去时间存在。


▲ Flatbread、开胃小面包和盘边黄油的匠心组合

冬日是根茎植物的季节对岸联合广场的农夫市场里,摊位上不见绿叶菜的踪影,一框框粗壮的牛蒡根(Burdock)、欧芹根(Celery Roots)、欧洲萝卜(Parsnips)和大大小小的洋葱科唱了主角看似贫瘠的冬季,亦是享用夏日狩猎季遗留的风干肉品的传统好时光出产新英格兰的鹿肉碎,和煮得极软烂的欧芹根是一对意想不到的组合,酒水方面则豪气地选到了北欧超烈烧酒Aquavit和芝加哥产的Bloodov the Kings淡麦啤酒光是看看名字,就能略知无论酒精浓度还是来头都不容小觑混酒搭鹿肉,意在还魂维京海盗雄风。务必浅尝辄止,否则后果很严重,我这么能喝的人,那杯将近3盎司的Aquavit我也只能干掉一半

紧随其后的,是前年中秋节来访时最中意的小鱿鱼:一顶顶荷叶似的鲜嫩食用草叶,是当日去野外新鲜采摘的,埋藏其下的鱼身与触须,则以水煮、裹粉炸分头处理,可一并尝到鲜嫩与弹脆这道菜的酱汁更是别出心裁,酪乳(Buttermilk)加上鱿鱼本身的墨汁调味,鲜咸浓郁,个中滋味甚是妙不可言;现烤的孜然小面包,便是你把酱汁一扫而光的好帮手。

肥厚多汁的挪威白鳕,是古往今来北欧人赖以生存的重要食材;一道烟熏鳕鱼,盘底却别出心裁地衬着溏心蛋黄,盖着晶莹剔透的腌渍萝卜薄片,薄薄淋上一层清炖高汤不同质地与风味的碰撞与融合,让每一样食材忠于原味的调理,都让人印象深刻。行至最后一道咸菜,五六分熟的嫩烤珠鸡肉与鸡肝慕斯,配上当晚唯一的匈牙利红酒,略显保守,却也适时满足食肉愿望。


友人皆知我嗜甜如命,不论姨妈造访与否,冰淇林、巧克力、日式法式美式中式甜点样样来者不拒,纽约的甜点铺、西洋面包店更是常客;但就是这样的我,却可以毫无保留地将“2014年年度最爱”的饭后甜点,授予Aska软糯冰凉的牛奶冰淇淋现浇糖水,待到入口方知匠心:茴香叶(Fennel)独有的香气、林间蓝莓野果的甘甜,与清新无匹的云杉萃取糖水,每一口都似是带你身临,漫长寒冬里,凛冽严酷却也生意盎然的北地森林。



可以直接点开的相关阅读


厨房花木兰:北欧Aquavit的帅气女主厨 ❤️

纽约最正的意大利菜?不在小意大利

是Bâtard不是Bastard:成大事者,不铺桌布

米其林不装逼 | 纽约二星 Momofuku Ko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于觅食


我是喜北,这是我自己做的吃喝兴趣号

平时上班卖精品酒店,周末写吃

吃到好吃的,眼睛会放光

欢迎勾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