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志愿全填外省,就为了离爸妈远一点!这些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育儿周刊 育儿周刊官方公众号
2024-08-25



高考终于结束了。在等待成绩的这段时间里,大家的心情各不相同。

有人心里七上八下,找来资料反复对答案、估分;

有人卸下重担吃喝玩乐,彻底放飞自我;

有人做起了功课,开始了解有意向的高校排名和历史招录情况……

我表哥的女儿也参加了今年的高考。聊起报志愿的话题,她很果断地报出了几个高校和专业的名字,说不管分数是高是低,都已经做好了不同的预案,感觉十拿九稳。

我半开玩笑地对侄女说,这些打算她的爸妈不一定能接受,最好早点同他们商量,预留出争吵和拉扯的时间。她抿了抿嘴唇说道:“就算他们不同意,我也要按我的想法报志愿……”她瞄了一眼还在厨房忙碌的双亲,然后压低了声音:“至少,省内的高校我一概不考虑。这样……就能离他们远一点。”

这句话在我的意料之外,但感觉在情理之中。



孩子想逃离

是因为在家倍感压力

表嫂是典型的“直升机妈妈”,从小对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但也控制得比较严格。我听过最近的一次,是去年高二的时候,侄女和许久未见的小学同学相约聚会,结果表嫂认为他高考在即,不应该把心思花在这些社交活动上,连打了好几个电话催她回家。侄女一气之下不再接电话,表嫂便直接驱车赶到聚会现场,当众把他带走。

表哥则更像是传统的“严父”,平时很少嘘寒问暖,但从不放过每个教导女儿的机会。侄女不爱听,他便无可奈何,只得加重语气训诫。父女俩的关系始终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不算是太亲近,也谈不上疏离。


我曾和表哥聊过如何与孩子相处的话题。其实他很爱女儿,只不过他从自己父亲那里,就没有学到更多的教育方式。

表哥的父亲脾气暴躁,一贯奉行“黄荆棍下出好人”。最让表哥记忆深刻的,是有次自己兴高采烈地出门玩耍,突然被父亲从背后一脚踹翻在地,原因只是他离家时没锁好门。表哥心中对父亲充满了怨恨和惧怕,有了女儿之后,从不打骂,却也忍不住会对她严厉。

不难理解,正如表哥当年外出打工一般,如今侄女想要去远一点的地方上大学,都是一样的——这是年轻一代用自己的方式在争取自主权和话语权。



亲子关系不如人意

未必就是谁的错

其实,从表哥的身上也能看到,如今的父母比起上一代,已经有了很多进步。即便没受过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也或多或少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一些教育理念。我们都很想把孩子养育好,只是有时候难免像表嫂那样,没能采取最适合的方式与孩子相处,自认为做到了最好,仍难免对孩子造成伤害。

因此,我们不能将原生家庭的亲子关系问题简单地归咎于孩子叛逆或父母不称职。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双方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只是因为年龄与经历不同,两代人之间难免存在代沟。我们要做的不是填平代沟,而是架设桥梁,沟通时互相靠近,独处时保有空间,这样才能共建和谐家庭。

更何况,原生家庭的影响从来都是双面的,只不过伤痛更容易被人记住,而积极的信念与力量早已融入孩子的生命。所以有时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一些缺点是由父母造成的,而一些闪光的优点同样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我们没法营造完美

但可以查漏补缺

或许很多父母都想要努力给孩子营造完美的原生家庭,却也都能从表哥表嫂身上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模样。实际上,完美的原生家庭并不存在,过度追求完美反而可能带给孩子伤害。

因为完美的标准因人而异,苛求完美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严控或纵容——无论如何,都将与理想的目标南辕北辙。

没有人天生就能当好父母,也没有哪种教育方式能一劳永逸。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可以和自己一起成长的父母。

只要我们能够跟随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予他们恰当的支持,同时具有内省力,能够通过观察与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养育方式。即使我们的教育并不完美,至少也可以满怀真爱与温度,真正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

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不是易碎品,他们的身心自有韧性,偶然的教育瑕疵并不会带来深远影响,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真实,彼此靠得更近。

理想的家庭不是不产生问题,而是产生了问题能够积极解决。

真正的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有时是我们唤醒孩子,有时是孩子唤醒我们。或许在现有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孩子都不完美,也没有完美的教育方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无条件地深爱彼此。而且,生命之所以让如此多的不完美相遇,便是希望我们能用一生时间去磨合,最终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原生家庭只是起点

未来的路靠自己走出

侄女将上大学作为摆脱父母的重要方式。但她未来也许会意识到,当她真正踏上行程后,离开的不仅是父母,还有过往的自己。

高考于人生而言,终归只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过去了也就过去了。真正左右命运的,永远是自己在未来每一个当下做出的选择和努力。原生家庭也是如此,它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却不是无法改变的。

随着我们逐渐进入高校与社会,来自家庭的影响会不断减弱,之后的发展与选择更多源于自己。从更大的视角来看,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不同的人与事,同学、朋友、伴侣等带来的影响,往往比父母更深远。

原生家庭是一面镜子,可以映照优劣,但不足以成为尺子,用于衡量一切。作为成年人,我们应当拥有成熟的心智,去正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然后扬长避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

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一切受挫都归罪于原生家庭,其实是忽视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外在环境的作用。

人生是场马拉松,原生家庭只是一个起点,但不决定方向与终点,能跑多快与多远,需要我们自己负责。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去做更好的自己,乃至养育自己的下一代。




编辑/彭麒宁

图片/网   络

排版/朱   海
主编/黄小容


推 荐 阅 读




评选结果新鲜出炉!特等奖原来长这样?

坚持两年!一位四岁孩子母亲制作厚厚的育儿简报

小小年纪居然有黑眼圈,终于找到原因了……

端午,让孩子在友好中感受传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育儿周刊官方公众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