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实录 | 生态环境厅召开大气污染防治专题新闻发布会
3月8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作主发布,通报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并就记者提问进行了回答。
以下是发布会全文实录。
主持人: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生态环境厅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恰逢全国两会期间,在此我仅代表生态环境厅宣教政研处,诚挚感谢各位媒体记者拨冗前来。今天也是3.8国际妇女节,尤其感谢出席发布会的女记者和女同胞们,祝福女士们节日快乐!今天的发布会是由我厅联合经济和信息化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及交通运输厅共同举办,主题是通报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关情况。
“十三五”期间,我省以增强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获得感为宗旨,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打好蓝天保卫战,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今年开年,我省大气质量部分指标有所反弹,形势较为严峻。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厅会同相关部门加密会商研判,齐心协力应对,今天的发布会,就是向大家通报今年来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近期工作以及下一步重点安排。同时,按照惯例,我们还将发布2020年1月全省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及我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情况。
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先生,经济和信息化厅环资处副处长鲁译女士,住房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张波先生,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张静女士,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史鸿乐先生以及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德俊女士,列席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生态环境厅19个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川和省、市新闻媒体共17家。
首先,有请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先生通报今年以来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近期工作以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赵乐晨: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各位多年来对我省大气环境保护的真诚关心、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受不利气象影响,我省出现四次污染过程,空气质量出现反弹,形势比较严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王波厅长亲自安排部署,全省上下迅速行动,加大力度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大幅缓解了污染天气影响。现将有关情况做一简要通报。
空气质量状况
截至3月4日,全省PM2.5平均浓度56.1微克每立方米,较1月底的63.4微克每立方米改善了11.5%;优良天数率74.2%,较1月底的67.4%改善了6.8个百分点。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高位推动大气攻坚。针对大气环境不利局面,黄强省长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曹立军副省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分析大气环境形势,部署细化工作措施。我们以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名义召开视频会议,对16个重点城市冬季攻坚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省政府办公厅专函督办19个市(州)政府,督促各地迅速扭转环境空气质量反弹局面。每月向社会公布市(州)空气质量排名和变化情况,每日调度各地攻坚情况,移交问题清单,近期高密度曝光违法典型案例30个。
二是元宵节烟花爆竹管控效果明显。烟花爆竹管控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省政府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元宵节烟花爆竹管控工作,严控烟花爆竹燃放污染。全省各地积极行动,元宵节当晚,16个重点城市公安、应急、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出动,1.5万人次深入街头巷尾,加强巡逻检查,共检查销售点800余个,收缴非法销售、储存的烟花爆竹商家19户、劝诫320余人。元宵节期间(元宵节20时至正月十六8时):全省21市(州)及183个区(县)均未出现小时污染,所有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为优或良。
三是帮扶指导顺利完成。去年12月以来,我厅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和暗查暗访,9位厅领导带队赴成都、德阳等12个重点城市暗查,与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交换意见,推动问题整改1272个,取得明显成效。达州、宜宾等16个市自行组织开展暗查暗访1.3万余次,出动人员5.1万余人次,查找环境问题点位5300个,完成整改4500个。成都市开展超标车专项抽测攻坚,截至3月3日,已检查柴油客(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9.7万辆次,查处超标车辆216辆,及时予以曝光。省直各部门也按照职责积极行动。经信部门统筹部署春节前后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组织3个督查组赴成都、德阳、达州等9个市开展专项督查暗查;公安部门春节前后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检查,配合开展移动源路检抽查;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部门对施工扬尘、道路扬尘问题开展暗访暗查,公开曝光通报挂牌督办整改;市场监管部门对加油站油品质量开展抽检抽测。气象部门、有关科研院所开展联合会商,研判污染成因,精准指导攻坚。
下一步打算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我们将以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为重点,坚持“三个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五个精准”(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深入开展重点污染源专项整治,全力攻坚,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开展“一个攻坚”。近年来,我省臭氧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成为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年将以臭氧的重要前体物VOCs和NOx入手,开展原辅材料替代、重点VOCs排放源削减、涉VOCs园区和企业集群、加油站储油库、移动源污染控制、重点NOx排放源削减、“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污染天气应对八个方面的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臭氧污染防控攻坚,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持续削减污染排放,减少污染天气,降低污染浓度,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二是实施“三大行动”。按照省政府统一安排,全省将按照“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落实污染防治责任清单,用半年时间,全面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工业源整治行动。经信厅牵头,生态环境厅配合,对工业园区和钢铁、玻璃、水泥等高架源、石化、化工、喷涂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开展监督检查,推动重点行业和企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扬尘源整治行动。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开展城市建筑施工扬尘专项整治,针对土石方开挖、拆迁等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推动全面落实建筑工地“六必须、六不准”。自然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开展各自领域建设扬尘专项整治。交通运输厅牵头,开展道路扬尘专项整治,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扬尘、道路运输扬尘和道路清扫保洁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移动源整治行动。生态环境厅牵头,公安厅、住建厅、交通厅、省市场监管局配合,以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对象,日夜抽测结合,采取人工抽检、遥感监测和入场检查等手段,严肃查处超标车辆和违法违规检测机构。先在成都市集中开展1个月整治,之后在其他重点城市全面实施。
三是常态化开展暗访督导。我们将继续加大暗查暗访力度,厅领导每月带队现场暗查,定期向市(州)政府移交问题清单和暗访片,及时曝光典型案例。每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市县空气质量排名,对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实施约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精准锁定、依法查处违法排污行为。
四是强化污染天气应对。污染天气应对,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分析研判,实施大气环境形势日分析、日研判、日评估,指导各地更加精准管控,不搞“一刀切”。在污染天气易发的敏感时段,加密会商研判,提前启动应急预案,一旦预测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过程时,提前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加强重污染管控清单和“一厂一策”管理,特别是对产量明显增加、应急排放量不降反升的重点排污企业,加强监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同志们、媒体朋友们,大气污染防治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各级各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同时请媒体朋友们帮助宣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助力我们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美丽四川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主持人:
下面,请经济和信息化厅环资处副处长鲁译女士介绍全省工业源大气污染防治有关情况。
鲁译: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督查督导为抓手,以问题整改为导向,切实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监管。
加强统筹部署。经济和信息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强工业”的工作部署,对18个市(州)开展了综合调研。在调研中,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发现问题整改,以及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情况、砖瓦、燃煤小锅炉淘汰情况等,纳入调研内容,同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开局同安排、同部署,既要确保一季度工业经济“开门红”,又要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底线。
强化监督检查。印发《关于做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开展工业领域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春节前夕组织3个督查组分赴成都、德阳、绵阳、达州、广安等7市进行现场督查,重点查看应急管控措施执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督促相关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同时,成都、自贡、达州、巴中等地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结合属地实际,通过联合巡查、约谈督导等多种形式,加强重点企业监督管理。
落实重点工作。一是坚决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不断完善发现一起、整治一起工作机制,目前基本完成2020年前在册“散乱污”企业整治。
二是加快淘汰燃煤小锅炉,除阿坝、甘孜、凉山州等不具备煤改气、煤改电条件的区域外,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已全部淘汰。
三是加大落后产能退出力度,持续推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退出,2020年共实施完成225户企业落后产能退出计划。
四是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2020年,累计组织专家600余人次,对113家企业、12个重点园区开展“一对一”低(无)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替代诊断,帮助制定“一企一策”替代建议措施。
五是加强工业窑炉监察,将工业窑炉能耗监察纳入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监察计划,2020年共对750户企业工业窑炉实施能耗专项核查。
下一步,全省经济和信息化领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工业企业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工业源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
制定完善工业源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目前,省级层面正组织起草全省2021年工业源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将用6个月左右时间,重点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地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各地要结合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工业源专项整治方案,坚决打赢工业源专项整治这场硬仗。
加强工作落实情况督查督导。今年我们将会同生态环境厅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组织3轮工业领域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第一轮督查3月8日至12日,分3个组,每个组由厅领导带队,重点督查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火电、钢铁、建材行业超低排放和深度治理情况,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源治理情况,以及其他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各地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会同本地区生态环境执法、监测部门加大督查督导力度,推动解决一批突出问题。
建立完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各地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日常监管力度,督促企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生态环境部门依法处理。要加强与生态环境部门沟通协调,进一步畅通信息沟通、情况通报、问题移交等渠道,强化重点工作协作配合,共同构建生态环境保护齐抓共管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主持人:
请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张波先生介绍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有关情况。
张波:
各位新闻界朋友们、记者朋友们,上午好:
非常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特别是城市扬尘防治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就推动城市扬尘防治工作作通报。
始终聚焦城市扬尘防治两个主战场
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始终坚持“依法治尘、科学治尘、精准治尘”的原则,聚焦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工地、城市道路扬尘防治两个主战场,着力引导行业发展进行源头防治,持续深入开展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坚持持续发力,综合施策,扎实推进城市扬尘防治工作
一是从2017年以来,建立领导机制,明确牵头和责任处室,各级住建和城市管理部门都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解决有人管的问题。
二是我们坚持利用《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方案》进行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出台《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对施工工地实施“六个百分之百”,在城市道路这块大力推行机械化清扫、加强脏车入城和在城市道路上行使管理降低城市道路扬尘,解决防治技术路线问题。
三是出台《关于调增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费等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取标准的通知》,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大力实施新一轮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加大政府投入增配机械化清扫车等,解决防治经费保障问题。
四是出台《四川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三年行动》《四川省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推广使用预拌砂浆限制现场搅拌等推行绿色施工,推行成品住宅建设,加大城市道路维修和管护力度,做好“小微工程”扬尘防治,大力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解决源头减量问题。
在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方面,累计发展装配式建筑1.3亿平方米,位居全国前列;推广使用预拌砂浆1326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据初步测算,仅2020年我省因发展散装水泥节约标煤177万吨,减少粉尘排放78.4万吨,减少CO2排放468万吨,减少SO2排放1.5万吨,实现综合经济效益35.2亿元。同时,为促进绿色发展、减少工地扬尘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大力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方面,近年来,我们利用国家对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加快补齐城乡环卫设施短板。目前,全省城市道路清扫面积达5.7亿平方米,其中机械化清扫面积为4.15亿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超过了70%。通过优化配置大、中、小型清扫车辆8253台套,3年以来,平均每年是新增1000多台,目前地级城市超过70%、县城超过60%,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有效保障城市道路扬尘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我们如期建成“省建筑施工扬尘在线监测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高效监管的问题。截至去年年底,全省21个市(州)按照环保督察整改方案要求已如期全部接入省级平台,特别是成都市等地利用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开展线上巡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六是修订《四川省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办法》,加大对扬尘防治不力惩处力度;采取“四不两直”常态化开展明查暗访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在官网公开通报并责令限期整改销号,形成强大威慑力,高压监管。
开展“蓝天保卫战”以来,截至1月31日,全省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共检查建筑工地7万余次,责令停工整改工程3365个次,对相关企业进行行政处罚1972家,对相关企业处罚金额2700余万元,对898家企业进行不良行为记录扣分,对138家企业进行媒体曝光。特别是从去年12月以来,省厅采取“四不两直”明查暗访30余个工地,从上周到现在基本没有停止,实名曝光部分扬尘防治措施不到位的项目,形成强大威慑力。德阳市在强化防治措施的同时建立了扬尘防治红旗、黑旗制度,在监管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些年来,城市扬尘防治有着以下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各地党委政府、主管部门,各有关企业扬尘防治意识显著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各方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得到进一步增强;三是依法依规管理手段不断加强;四是城市扬尘防治取得一定成效。近年来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持续上升,我们住建行业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坚决扛起蓝天保卫战政治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期盼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是持续综合开展城市扬尘防治工作。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源头管控与过程管控相结合,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监管机制,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层层压实责任,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房建市政施工工地“六个百分之百”,推行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加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精细化作业管理,加强对城市道路路面、绿化维护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同时我们也将充分利用住建厅已建成的“全省建设工程扬尘监测系统”,加强与生态环境厅等部门的联动,实施精准管控、差异化管控,提升对扬尘治理管控的效率。
三是坚持铁腕治污,加强城市扬尘防治问题监管。持续坚持铁心布置、铁面检查,常态化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扬尘防治暗访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坚持网上公开曝光,坚持“零容忍”对污染严重、影响恶劣的建设项目、有关单位进行严厉处罚。我们欢迎社会各界,包括记者朋友们的监督,督促项目有关各方落实整改。
四是推动形成城市扬尘治理工作合力。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下,我们已经牵头拟定了《建筑工地扬尘防治专项整治方案》,联合自然资源厅对自然灾害防治建设工程、水利厅对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交通运输厅对公路水路建设项目,以及铁路、机场建设管理部门对铁路、机场建设项目进行联动管理,从3月至9月开展为期半年的建筑施工扬尘综合整治。同时,即将开展专项行动,在交通厅的统一协调下,把我们的道路扬尘防治延伸到城市之外,打破了传统防治方式,有利于推进城市扬尘综合整治,一定会取得积极的成效。
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为建设美丽四川,为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贡献更多的住建力量。
主持人:
请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张静女士介绍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有关情况。
张静:
近年来,交通运输领域道路扬尘污染问题依然存在,我厅高度重视,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抓好扬尘防控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严格落实施工单位扬尘防治主体责任。将扬尘治理纳入日常工作范畴,督导施工单位按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落实项目驻地、预制场、拌合站等场所的建筑材料遮蔽、洒水等扬尘、抑尘措施,落实渣土车遮蔽运输的防尘措施,加大施工期间不规范弃土和弃渣清理的整治力度,改善建设工地扬尘污染。要求建立扬尘防治责任制度,提升建设项目扬尘防治治理水平。
二是在公路路域环境方面,严格落实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扬尘防治主体责任。加大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日常养护保洁力度,在公路列养过程中加强扬尘清扫,确保道路畅通整洁。督导各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重点加强在收费站入口对不符合扬尘防治要求车辆的管控,严禁装有易洒落物体且未遮挡的货车进入高速公路。指导各地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推动县道和具备条件乡、村道路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通过整治路侧乱堆放、乱搭建、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基本形成路面整洁、排水畅通、路况良好的“畅、安、舒、美”农村公路通行环境。
三是在道路货物运输方面,严格落实道路运输单位扬尘防治主体责任。严把运输市场车辆准入关,规范运输工具,开展达标车型核查,杜绝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进入市场。落实优惠政策,积极引导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发展。开展货运源头装载检查,规范车辆的货物装载,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扬撒。开展脏车进城整治,杜绝脏车进城。开展垃圾运输防污治理,严格落实垃圾处置相关要求。
下一步,交通厅将在前期扬尘污染治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制定《四川省交通运输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督促有关单位落实扬尘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成渝两地集装箱运输方式合作,加快道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将货运源头公布与监管纳入对市(州)的考核范围,促进各地加大对货运源头装载管控;持续开展车辆扬尘情况检查,督促做好扬撒防范工作。
二是督促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养护管理,做好日常保洁,及时清除公路上的抛洒滴漏物,确保路面干净整洁。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强化公路路域环境治理。
三是针对在建交通项目,组织各地开展扬尘措施落实情况自查工作,并适时开展暗访检查。对于未落实扬尘防治措施的情况,我们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通过警示教育广大从业人员,使扬尘污染防治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实落地。
主持人:
刚刚,几位厅局的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今年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系列举措,特别是解读了今年将实施的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治理3个专项行动。
下面请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先生发布2021年1月全省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及我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推进情况。
赵乐晨:
根据《四川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现将2021年1月全省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通报如下:
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一)市级城市排名情况
1月,21个市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甘孜州、广元市、阿坝州;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后3名依次为资阳市、内江市、自贡市。
(二)县级城市排名情况
1月,183个县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成都市成华区、理县、蓬安县、稻城县、广安市广安区、泸定县、理塘县、宣汉县、金川县、攀枝花市东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后10名依次丹棱县、蓬溪县、隆昌市、开江县、南充市顺庆区、自贡市贡井区、成都市青羊区、井研县、自贡市自流井区、威远县等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一)市级城市排名情况
1月,15个重点城市中(2015年未达标城市,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雅安市、遂宁市、广安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后3名依次为达州市、自贡市、德阳市。空气质量恶化程度较重的前3名依次为达州市、广安市、南充市。
6个非重点城市(2015年已达标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序依次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广元市、巴中市、攀枝花市。
(二)71个重点县级城市排名情况
1月,71个重点县级城市中,空气质量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马边彝族自治县、雅安市雨城区、洪雅县、三台县、荣县、富顺县、犍为县、蒲江县、屏山县、眉山市彭山区,空气质量较差的后10名依次为成都市新都区、达州市达川区、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温江区、达州市通川区、宜宾市翠屏区、成都市郫都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锦江区和成都市金牛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前3名依次为屏山县、眉山市彭山区、自贡市大安区和泸州市纳溪区(并列);空气质量恶化程度较重的前10名依次为达州市通川区、珙县、达州市达川区、成都市新津区、岳池县、南充市顺庆区、营山县、南充市高坪区、华蓥市、雅安市雨城区。
上下滑动查看2021年1月全省地表水质量排名情况
上下滑动查看2021年1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主持人: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有请记者朋友提问,提问之前请先介绍一下自己是来自哪家媒体。
华西都市报:
我们都知道,移动源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成都机动车保有量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请问成都市在移动源污染防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计划?
史鸿乐: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通过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我主要从与移动源污染防治关系密切的车、路、油三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车”方面。
一是不断优化在用车结构。在淘汰11万辆黄标车基础上,近三年,又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车14万余辆,老旧车比例不断下降(从2018年82万辆下降到2020年的67万辆),推广新能源汽车10万余辆,目前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4.1万辆,其中分时租赁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基本实现新能源化,车辆结构有了较大改善。
二是打造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成都模式”。2018年以来,在全国率先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和标志管理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同时,通过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促进机械结构更新,国Ⅰ及以下机械占比已由2018年的13%下降至8%。
三是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管。在全国率先实现机动车检测、维修、复检闭环管理,对全市检验机构进行全覆盖检查,对检验机构违法行为“零容忍”。2016年以来,对16家涉嫌弄虚作假的检验机构共处罚款410万元。
四是强化柴油车监管。通过人工抽测、遥感监测、黑烟车抓拍等手段加强柴油车监督抽测,2020年共抽检在用柴油车89.5万余辆,对尾气排放超标车辆移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建立柴油车“大户制”管理制度和平台,完成3000辆重型柴油车车载自动诊断系统(OBD)远程在线监控试点工作。
“路”方面。
一是不断优化交通结构。到2020年底,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达575.8公里(居全国第四),中心城区(11+2区域)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率达45%,绿色交通分担率达60%。累计建设天府绿道3580公里,打造928条社区绿道,打通市域“断头路”40条,完善中心城区自行车道240公里。
二是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全力推进“中优”区域普通仓储和物流产业外迁,2017年以来,关闭疏解“中优区域”商品交易市场21个、转型提升9个,不断降低货运车辆尾气排放对中心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油”方面。
一是严厉打击非法油品。2020年,全市侦破非法销售(经营)成品油案件7起,查获改装加油车7辆、非法销售成品油21吨,查处取缔地下非法加油站(点)3个。
二是强化油品质量监管。2018年以来,对全市1785批次的成品油开展了监督抽查,对成品油生产企业和加油站实现了全覆盖,立案查处15件不合格成品油及5件车用尿素等案件。
三是严格加油站油气回收监管。每年对全市800余座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系统进行全覆盖检测,对不合格加油站严格处罚,5年来,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总体合格率由36%上升至96%。
同时,成都市还在积极筹建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以成都生态环境“智慧环保”建设为契机,统一移动源污染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移动源监管平台整合升级,构建“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体系。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成都市在机动车保有量大且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机动车主要污染物(NOX)排放量总体保持平稳且略有下降。
近期,由于成都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反弹,为进一步加大移动源污染防控,2月以来,在生态环境厅的统一指挥和领导下,成都市开展了一个月的移动源攻坚行动,强化对柴油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监督抽检,监督抽测发现不合格柴油车242辆(其中非道路移动机械30辆),均已移交执法部门依法处理。我们也会开展常态化的执法监管,保持高压态势,让超标车辆无处藏身。
下一步,成都市将按照“循序渐进、疏堵结合、综合施策”的治理原则,持续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修订《成都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出台《成都市2021年移动源污染专项整治方案》;
二是提高车用汽油标准、推进加油站油气回收在线监控,严格油品质量和油气排放管控;
三是推进老旧车淘汰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优化车辆保有结构;
四是优化专业市场、物流集中区等功能布局,调整货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出行体系;
五是加大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车检验机构管控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移动源治理活动中来,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青年报:
四川是农业大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大,产生秸秆面广量大,集中露天焚烧秸秆,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小春收获季节的到来,请问我省在秸秆禁烧方面有什么安排?
李德俊:
谢谢您的提问。这段时间,大家周末休闲时,满眼看到的都是红的桃花、白的梨花、黄的油菜花吧?上周五,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标志着九九已尽、仲春伊始。古语道:“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当前,我省小春主产地区将陆续进入收获季节,即将进入秸秆露天焚烧的敏感期。事实上,秸秆露天焚烧产生的废气中含大量的烟尘,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当然也对我们的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近年来,我省坚持疏堵结合,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几大重点区域签订了联防联控合作协议,压实目标责任,在秸秆焚烧敏感期,多部门联合执法,实行黑斑倒查制度,秸秆禁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今年,我们将在往年秸秆禁烧经验基础上,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坚持源头防控。农业部门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秸秆产生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拓宽秸秆“五化”渠道;持续推广综合利用技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实从源头减量。
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全面落实秸秆禁烧防控主体责任,特别是压实县、乡、村、组四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尤其紧盯周末、节假日、夜晚等重点时段,紧盯城乡结合部、道路沿线空旷地带等重点地区,“落实第一责任人、抓好第一道关、严防第一把火”。因工作落实不力,发生秸秆露天焚烧导致污染天的,对相关领导干部,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标语、微信、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向群众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法律法规、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和途径,在全社会营造“不愿烧、不敢烧、不想烧”的氛围。进一步强化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对学生秸秆禁烧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有关要求。
四是加大巡查力度。在秸秆禁烧敏感期,加强禁烧管控和巡查力度,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城管、应急、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在重点时段对重点区域加密巡查,严防“第一把火”,严惩违法行为,形成高压态势。对发现的典型问题,及时曝光。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今年,我们将推广使用红外遥感、无人机巡查、视频监控等手段,争取生态环境部卫星影像数据的支持,形成“空中+地面”“人防+技防”的立体巡查体系,及时发现并制止焚烧苗头。组织科研院所每天分析研判大气环境形势,及时发布全省空气质量和重点城市未来14天空气质量预报,支撑秸秆禁烧防控工作。
四川经济日报:
近年来,臭氧成为蓝天保卫战的一只“拦路虎”。请问今年我省将如何解决臭氧防治难题?
赵乐晨:
感谢您的提问。
臭氧污染问题我省与全国一样,日益凸显。我们正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解决臭氧污染问题。去年,在臭氧污染提早出现影响较大的基础上,组织相关方面做了切实有效的努力。通过去年的工作,我们积累了相关经验,在国家指导下,进一步梳理总结,也更加坚定了今年臭氧污染防控的信心。为了更有效地控制臭氧污染,现已经启动相关工作,相关方案正广泛征求各地意见,将于近期发布实施。计划3月至9月,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控攻坚。
主要有以下八项攻坚任务:
一是加强源头替代,重点对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制鞋、电子信息、木材加工、化纤等重点行业进行梳理,实施源头替代。
二是削减重点源VOCs排放,整治VOCs排放重点企业,重点提升企业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处理率。针对石化、化工、制药等重点行业及油库泄露开展检测与修复。加大汽修行业VOCs污染整治力度。
三是围绕VOCs影响突出的重点园区和企业集群,编制实施“一园一策”,打造1-2个标杆性的工业园区或企业集群。企业服务方面,努力和引导开展建设集中处置中心。通过第三方服务,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成都市部分工业园区已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
四是加强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综合整治。针对油气回收以及油气的储、运、销各个环节开展情况检查,对发现问题率较高、整改不积极的企业开展公开曝光、约谈和处罚等措施。
五是对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柴油车流量大的重点路段加强重点检查,依法查处排放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违法行为。对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入户抽查。成都市在此过程中,对柴油货车等方面的抽查检查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结合移动源的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抓好相关工作。
六是加强重点源NOx减排,持续推进火电、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水泥、玻璃、砖瓦、陶瓷等提标改造。
七是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特别是VOCs无组织排放影响突出,进一步推动“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八是加强污染天气应对。结合PM2.5的应急管控基础,开展分析、预警预报相应工作。加密会商研判,提前采取减排措施,实施重点企业错峰生产,严格管控露天排放VOCs行为。
同时,我们将加强走航监测,开展污染成因分析,强化科技帮扶。在出现空气污染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重点污染方面尽量减少VOC的排放。按照四川省统一要求,做好依法治污、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以及五个精准。进一步将工作落到实处。
四川新闻网:
刚才提到了道路货物运输扬尘防控。我省约有40万道路货运车辆,交通运输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防止道路货物运输扬尘?请详细介绍一下相关举措。
张静: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去年,我省公路货运量超过15万吨,货运周转量超过1600万吨/公里。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5个方面的措施防止道路货运扬尘。
一是开展达标车型核查。道路运输货物种类繁多,车辆类型也比较多。为规范运输工具,防止扬尘污染,我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要求,开展达标车辆核查工作,严把运输市场车辆准入关,杜绝不符合要求的车辆进入运输市场。
二是引导专用运输装备发展。比如,对进出泸州港和宜宾港的货物,实行标准集装箱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减免通行费用,引导集装箱运输车辆发展。
三是开展货运源头装载检查。在道路重要节点和路段,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运输车辆装载是否符合防止扬撒要求开展严格检查,从源头上控制运输过程中的扬撒。
四是开展脏车治理。在道路货运车辆通行的主要路段,开展脏车进城整治,对脏车进行清洗,对防尘装备是否有效进行检查,杜绝不符合卫生与环保要求的车辆进城。
五是开展垃圾运输防污治理。针对垃圾运输车辆,督促各地严格落实垃圾处置相关要求,防止垃圾运输过程中扬撒与垃圾乱倾倒问题出现。
通过近几年的治理,道路运输扬尘防治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对比2015年和2020年运输车辆数据,集装箱运输车辆增长了74%,冷藏保温车辆增长了405%,罐车增长了11%。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封闭式专用运输工具得到较好发展。二是通过采取运输车辆扬撒监督管控、城市周边道路限速通行、禁止脏车进城等措施,我省城市周边的货运车辆扬撒问题已得到有效改善,基本消除货物运输扬撒。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道路货物运输扬尘防控。加大专用封闭式车辆的引导力度,强化货运源头装载监管,继续在道路运输关键节点位置开展车辆扬尘情况检查,督导驾驶人员做好货运车辆扬撒防范工作。
新华网: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问,对于碳达峰行动,目前是什么样的形势?下一步有什么样的目标和任务?
赵乐晨:
大家现在都特别关注碳达峰和碳中和,包括最近正在召开的两会,这也是代表委员各个方面热议的一个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提出了“30·60”的目标愿景,四川对此非常重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新发展“五大理念”,把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从战略全局和全省实际出发,主动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四川力量”。
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积极构建气候治理大格局。有效发挥应对气候变化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细化明确省级部门应对气候变化职责,在全国率先制定基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指南,常态化开展降碳形势预警、工作调度和帮扶指导。完善低碳激励约束机制,将碳排放约束性指标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省政府目标绩效等评价考核体系,持续开展降碳评价。今年环保督察当中,包括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也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应工作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来推动。
二是加强降碳“事中”管控。基本完成省级和21市(州)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四川非常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水电资源,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特别是2030年前碳达峰的工作,国家要求首先是要针对化石能源领域二氧化碳的节能减排。我省有可再生能源优势,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80%,“十三五”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完成。这是四川做好下一步碳达峰工作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同时我们四川还有重要的林草碳汇、新能源、碳金融等低碳产业,在全国也是走在前面,特别是创新氢能产业的发展,目前累计投放氢能汽车200多辆,全球首个10吉瓦光伏电池基地在川建成,四川机场集团、雅砻江水电参与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券。
三是大力开展基础能力建设。截至2020年底,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累计成交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CCER)约1600万吨,单边成交金额突破1亿元,按可比口径居全国第四。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累计开展培训100多场、1.2万人次。首次开展公共机构碳披露试点,率先在全国实现主要排放行业碳披露全覆盖,披露近2.2亿吨温室气体。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四川在GDP增长3.8%的情况下,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保持持续下降态势。“十三五”时期,全省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稳定在2.7至2.8亿吨之间,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6%左右,超额完成19.5%的约束性目标,成为全国人均碳排放最低的省份之一。
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转型已成疫后复苏、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既面临诸多挑战,也孕育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四川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指明方向,提出更高要求。一方面,四川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基础良好,低碳经济和低碳产业发展较快,电气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林草碳汇禀赋条件优越,可以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另一方面,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人均GDP、城镇化率、燃气化等现代化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乃至“十五五”时期仍需要一定的能耗和碳排放增长空间。如涉及到化石能源,我们如何处理好结构问题,提升质量效能;优质水电如何发挥好科技产业的支撑,进一步解决好低碳转型任务。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工作打算。四川作为经济大省、绿色能源大省,需要把我们资源优势转化为支撑下一步发展的动力优势,转型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一是统筹谋划碳达峰、碳中和。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研究,编制《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明确全省碳排放梯次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推动煤炭、钢铁、水泥行业“十四五”率先达峰。
二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将碳排放控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等评估体系当中,从源头上要控制新上高碳项目。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为重点,规划建设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基地。大力构建氢能产业生态圈,打造天府氢走廊、成渝氢走廊。依托新城新区、园区景区,谋划布局一批低碳试点示范,建设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碳中和示范区。
三是推动气候治理体系现代化。突出绿色低碳引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方方面面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识,特别是提升领导干部和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认识。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常态化调度机制。出台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广方案,推动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实施碳中和。启动碳资产能力提升行动,积极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建设西部碳金融中心。组建碳中和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通过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进一步抓住技术革命、能源革命、产业转型的大好机遇,把我们四川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低碳转型再推向一个新台阶。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再次诚挚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最后,感谢经信厅、住建厅、交通厅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代表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 “一个攻坚”+“三大行动” !这场发布会透露将重拳治理大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