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实录丨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
1月17日,生态环境厅召开2022年首场新闻发布会。厅新闻发言人、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通报生态环境厅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全省2021年12月和2021年1-12月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近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和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以下是发布会全文实录。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2022年生态环境厅首场新闻发布会。我谨代表生态环境厅宣教部门,对大家在2021年给予我厅新闻宣传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是周末,省两会召开在即,大家牺牲休息时间,来参加我厅2022年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再次表示由衷感谢!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厅紧紧围绕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转变,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逐步提升,我们不仅全面接受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还圆满承办了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并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今天的发布会主要是对我厅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作个通报。按照惯例,我们还将发布全省2021年12月和2021年1-12月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近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和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下面,我介绍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李岳东先生,综合处处长秦海鑫先生,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先生,科技与财务处处长阳恺先生,大气环境处副处长凌云扬先生。列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生态环境厅20个相关处(室)、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今天,我们共邀请到中央、省、市新闻媒体22家。
首先请李岳东先生通报我厅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
李岳东: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给予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参与支持。过去的一年,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同频共振,召开120余场(次)新闻发布会,大家给予充分支持,积极报道传播,既充分保障公众知情权,也倒逼问题整改,推动了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提升。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生态环境部的有力指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接受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承办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预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在中央对各省(区、市)2019、2020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我省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
下面,我向大家简要通报一下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情况。
普及宣传,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2021年12月28日,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政策研究中心和我厅承办的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在成都成功举办。省委彭清华书记和生态环境部孙金龙书记分别作主题报告,省政府黄强省长致辞,11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领导,11个省(市)领导、4位院士级专家和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260余位嘉宾与会,共同分享交流,形成了一系列有深度、有价值的观点和成果,参会嘉宾和社会各界对研讨会给予积极评价。本次研讨会是一届规格高、规模大、影响广的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盛会,实现了“三个第一次”,即第一次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后举办,第一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后举办,第一次在京外与地方共同举办。“三个第一次”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热潮。
我们以承办研讨会为契机,紧密结合四川实际,着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普及化宣传。创新方式方法,一手抓学校、一手抓农村,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学校、进农村活动。编创发布、多渠道推送生态文明故事系列短视频、连环画和四川方言散打评书等新闻宣传产品,通过知识竞赛、自然研学、骨干教师培训、文化下乡、宣讲进村、技术到户等多种形式,增强通俗性、趣味性、互动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社会宣传教育实效,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进普通人群,汇聚起保护蓝天碧水净土的全民力量。
用好四项措施,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2021年,初步核算全省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31.8微克/立方米,较三年均值下降4.5%;优良天数率89.5%,较三年均值上升0.1个百分点。“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频现,“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得到黄润秋部长点赞。
一是用好奖惩考核“指挥棒”。定期“晾晒”各城市PM2.5、优良天数率及在全国排名情况,对空气质量改善不力的市(州)分管领导以及季度排名全省后三位的县(市、区)领导分别约谈5人次和6人次,发出警示函29份。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空气质量激励约束办法,进一步发挥大气资金激励作用。2021年,除成都外,自贡、宜宾、德阳、乐山、达州、泸州等14个重点城市进入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前100名。
二是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整治。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37.9%下降到27%、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占比超39%。实施绿色货运配送、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等国家示范工程,推广新能源车20余万辆。完成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900万千瓦,全面实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完成水泥生产线深度治理64条。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56家。整治死灰复燃“散乱污”企业627家。
三是突出科学精准治理。统筹疫情防控、电煤保供和大气攻坚,不搞“一刀切”。依托全省空气质量综合决策平台和数智环境管控系统,发挥四川(成都)院士工作站等专家团队作用,日分析、日研判、日调度,每日发布环境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实施差异化管控,让标杆企业重污染天气期间放心生产,对工艺水平低、治理设施落后的,从严管控。全省夏季臭氧浓度同比下降5.6%,秋冬季PM2.5浓度较预测下降5.9%—11.3%,累积抢回90个优良天。
四是密切协作合力攻坚。经信、生态环境、住建、交通等部门分别牵头开展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专项整治,全省排查点位95万余个,推动12.8万余个问题整改。抽检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587万辆。公安部门牵头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伪劣油品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查处非法加油站近150个,涉案金额6.2亿元。
美丽河湖建设有力推进,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2021年,全省203个国考断面中195个达标、优良率96.1%,近七成水质达到II类,Ⅴ类、劣Ⅴ类断面全面稳定消除;重要江河湖泊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9.3%。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的成都府河黄龙溪断面、“老大难”自贡釜溪河碳研所断面均稳定达标。
一是提升水环境质量目标。编制长江、黄河、赤水河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谋划三年实施项目140个、总投资93亿元。提出构建以Ⅱ类水为主体的“十四五”水质目标,统筹推进城市、乡镇美丽河湖建设,凉山州邛海申报全国美丽河湖示范创建目前已进入全国前18强。在成都、德阳和宜宾三市开展城市公园水体综合治理试点整治工作。
二是推动水质达标攻坚。以保护优良水体、整治不达标水体、巩固临界水体为主线,开展小流域限期达标、消灭污水直排口、整治入河排污口、城镇污水及农村面源污染攻坚等专项行动。启动铜钵河、琼江、濑溪河等流域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工作,组织川渝两地省(市)、市县开展联合巡河督导。按月开展水生态环境形势分析,约谈水质不达标的市县政府,全年约谈县(区)人民政府8个。
三是深化水环境监管。对黄河、赤水河等重点流域开展多轮次暗访暗查,发现问题全部移交地方并指导地方加快整改。开展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回头看”,督促53个问题企业完成整治。指导划定泸沽湖搬迁区域,统筹推动泸沽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全省105个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推动出台四川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全面启动岷江流域保护立法工作;发布四川省泡菜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决定,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印发《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的实施意见》,细化落实六大措施,一手抓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服务保障。
一是优化环评服务经济发展。全省21个市(州)完成“三线一单”优化完善成果发布,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积极争取将成都、乐山纳入国家“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聚焦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两高”行业,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方法,推动将碳达峰目标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相融合。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建立拟建、在建、存量三类“两高”项目台帐,强化源头准入把关。向成都等12个省重点项目推进和投资运行“红榜”城市赋予部分省级环评审批权激励政策,向成都及7个区域中心城市再下放35项省级权限。持续试行环评预审,对5个重点项目,3148个拟签约项目出具预审意见。建立国省重点项目年度清单,专人专班联络服务。目前,全省已完成6717个项目环评审批,涉及投资约1.53万亿元。确保乐山机场、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清峪口水库等一批国省重点项目顺利开工。
二是夯实绿色环保发展基础。省政府出台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行动计划,预计两年投入20亿元,补齐各级监测、执法、应急装备短板。撬动政银合作,确保3年内向生态环境领域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的项目融资额,支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拟发行10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支持,已先期推动落实60亿元。会同财政厅落实第一批专项债券、一般债券87亿元投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服务项目218个,撬动地方和企业投资超160亿元。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统筹2.5亿元财政贴息资金撬动400亿元绿色信贷。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拟于2022年上半年举办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已包装招商项目101个,总金额1238亿元,资金需求830亿元。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四川是“生物多样性宝库”,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我们不断夯实生态本底,坚决维护生态安全。
一是系统谋划。加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守牢全省14.92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启动编制《四川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1—2035年)》,开展优先区域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调查,率先优选“五县两山两湖一线”(黄河流域5县,青藏高原贡嘎山、海子山,泸沽湖、邛海自然保护区,川藏铁路沿线)等重要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
二是强化监管。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启动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监管试点,对1208个生态破坏疑似问题开展现场核查处理。深入开展自然保护地“绿盾”行动,对海螺沟小水电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对海子山“格聂之眼”生态破坏问题坚决叫停;开展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成效评估试点,更好履行生态保护统一监管职能。
三是优化考核。区别于重点生态功能县考核,制定实施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考核结果纳入党政同责目标考核,权重占20%,排名前10位的县(市),择优命名为省级生态县,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多点发力,以政治建设引领业务能力建设
厅党组会前学理论,厅务会前学业务,处室负责人专题领学重点难点问题,提升领导干部钻业务、谋重点、解难题能力。举办“院士讲座”“专家讲座”,累计举办15期,参训人数达2万余人次。计划用3年时间,引进百名生态环境类专业硕博人才。实施干部双向挂职工程,41名干部进行交流锻炼。连续2年开展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竞赛比武,培训基层一线干部4000余人,举办“天府行动”“天府卫士”系列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提升环境应急快速响应和实战能力。固根本,夯实基础,构建“1+7+3”的省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环保装备能力,全年投入9.8亿元用于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投入1.21亿元配备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常用执法设备共计7000余台,新增执法用车312辆。
2022年,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服务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全面完成国家年度考核各项指标,切实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全省“两会”即将召开,欢迎各位记者朋友积极宣传报道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一年,诚恳期望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支持我厅例行新闻发布工作,共同讲好美丽四川生态文明故事。
主持人:
继续请李岳东先生通报全省2021年12月和2021年1-12月大气、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近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进展和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
李岳东:
生态环境厅关于2021年12月和2021年1-12月全省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的通报
根据《四川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四川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的规定,现将2021年1—12月全省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通报如下:
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市级城市排名情况
1—12月,21个市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攀枝花市、甘孜州、凉山州,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后3名依次为资阳市、自贡市、内江市。
县级城市排名情况
1—12月,183个县级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泸定县、攀枝花市东区、九龙县、木里县、洪雅县、理县、金川县、北川县、盐源县、盐边县;地表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后10名依次为隆昌市、蓬溪县、井研县、自贡市贡井区、自贡市沿滩区、自贡市自流井区、西充县、仪陇县、丹棱县、泸县。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市级城市排名情况
12月,15个重点城市(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雅安市、遂宁市、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后3名依次为自贡市、成都市、德阳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同比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南充市、达州市、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较差的前3名依次为泸州市、眉山市、遂宁市。6个非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依次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巴中市、广元市、攀枝花市。
1—12月,15个重点城市(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雅安市、遂宁市、资阳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后3名依次为成都市、宜宾市、自贡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同比较好的前3名依次为资阳市、南充市、达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较差的前3名依次为内江市、遂宁市、广安市。6个非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依次为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巴中市、广元市、攀枝花市。
县级城市排名情况
12月,71个重点县级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三台县、雅安市雨城区、蒲江县、江油市和苍溪县(并列)、荣县、富顺县、南充市嘉陵区和营山县(并列)、乐山市五通桥区;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后10名依次为泸县、成都市温江区、成都市成华区、成都市金牛区、泸州市龙马潭区、成都市锦江区、眉山市东坡区和井研县(并列)、成都市双流区、自贡市贡井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同比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达州市通川区、仁寿县、广安市前锋区、达州市达川区、南充市嘉陵区、蒲江县、三台县、丹棱县、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新都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较差的前10名依次为泸县、井研县、屏山县、江安县、犍为县、宜宾市叙州区、眉山市东坡区、珙县、合江县、泸州市江阳区。
1—12月,71个重点县级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雅安市雨城区、三台县、苍溪县、营山县、富顺县、旺苍县、南充市嘉陵区、自贡市大安区、蒲江县、大竹县;环境空气质量较差的后10名依次为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成华区和成都市锦江区(并列)、成都市金牛区和成都市温江区(并列)、泸县、成都市新都区、宜宾市翠屏区、成都市新津区、成都市双流区。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同比较好的前10名依次为大竹县、蒲江县、达州市通川区、达州市达川区、旺苍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南充市嘉陵区、乐山市五通桥区、成都市新都区、三台县;环境空气质量同比较差的前10名依次为井研县、珙县、内江市东兴区、宜宾市南溪区、成都市新津区和成都市锦江区(三地并列)、泸县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并列)、富顺县、隆昌市。
上下滑动查看2021年1-12月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上下滑动查看2021年12月和1-12月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生态环境厅关于全省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情况的通报
去年,我省持续紧盯整改工作不放松,聚焦中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长江经济带移交等突出问题,通过常态化明察暗访、移送责任追究、区域限批等手段,狠抓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推动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工作总体推进顺利。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
2017年中央例行督察8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83项;移交的9070个信访问题,已完成整改9056个,信访整改完成率99.8%。2018年央督“回头看”及沱江流域专项督察66项任务,已完成整改62项;移交的3665个信访问题,已完成整改3659个,信访整改完成率99.8%。
长江黄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
2018—2020年,国家移交我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62个,已完成整改57个。其中,2018年移交的20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2019年移交的2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9个;2020年移交的2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8个。2021年移交的9个问题,正在抓紧制定整改方案。全省482个自查问题,已完成整改425个。此外,2021年国家移交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1个,正在有序推进整改。
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
第一轮省级督察发现的892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8908个,整改完成率99.8%。第二轮省级督察689项整改任务,已完成整改554项,整改完成率80.4%;群众信访举报问题5038个,已完成整改4769个,整改完成率94.7%。
常态化暗查暗访发现问题
2021年以来,省市县三级持续开展“四不两直”暗查暗访,拉网式排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省级层面开展暗查暗访215次,拍摄制作省级警示片13部,移交移送各类环境问题282个,对其中200个突出问题实施省级督办。各市(州)组织暗查暗访3481次,其中市级领导带队930次,党政主要领导带队205次,共发现问题4000个,已完成整改3446个。
生态环境厅关于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的通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21年全省共办理环境违法案件4644件,处罚金额3.69亿元,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及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250件。现通报3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案
2021年9月11日,执法人员对成都红旗油脂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该公司压榨车间有组织废气进行采样监测。监测报告显示,该公司压榨车间有组织废气臭气浓度为72443(无量纲),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限值2000(无量纲)35.2倍。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八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对大气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应当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遵守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的规定,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该公司处罚款65.12万元。
案例二:广安京桉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擅自倾倒危险废物案
2021年11月17日,接群众举报,执法人员对广安京桉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调查,发现该公司于2021年11月15日晚擅自将实验室废弃试剂及车间生产废料包装物(均属危险废物)倾倒至广安市前锋区桂兴镇天才村2组荒地中。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九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的规定,广安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该公司处罚款60万元。
案例三:古蔺县源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
2021年10月22日,接生态环境部赤水河流域排污口排查组移交线索,执法人员对古蔺县源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调查,发现该公司酿酒车间的酒糟渗滤液未经处理,通过地埋涵管、雨水沟直接排入盐井河。该公司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规定,泸州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该公司处罚款48.5万元,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
主持人:
下面进入记者答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提问前先介绍一下来自哪家新闻单位。
新华网
冬季我们遭遇了多轮重污染天气,给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带来一定挑战,请问今年我们会不会提前打响前瞻性战役?今年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又在哪?
凌云扬:
非常感谢大家关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去年11月以来,我省盆地出现区域性污染过程,全省上下齐心,全力攻坚克难,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31.8微克每立方米,较国家考核基数(2018-2020年三年均值)改善4.5%,优良天数率89.5%,较国家考核基数提升0.1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国家下达“十四五”首年目标任务。特别是,在去年气象条件较往年更为不利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在这里,也通过新闻媒体,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年,我们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据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的预测,全省气象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另一方面,各地空气质量改善不平衡、基础还不稳固。1月以来,已出现两轮污染天气过程,对全年造成了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标本兼治,按照国家“十四五”目标进度要求,继续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一是加强统筹调度。加快出台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办法,按照“后进补先进”原则,进一步发挥大气资金激励作用;深化大气环境质量“以时保天、以天保月、以月保年”,制定空气质量积分排名办法,各地每日空气质量纳入积分管理,年终统一考核。继续运用好每月排名通报、“四不两直”暗查暗访、约谈提醒、典型案例曝光和部门协作等机制。
二是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继续强化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面实施精准管控。对重点排污单位加强驻厂监督,严查偷排漏排;重点道路实施疏导分流,严控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查柴油货车超载超标、违规渣土车上路行驶;严格工地应急管控,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打好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实施臭氧污染防控攻坚方案,明确目标和攻坚任务,推动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快VOCs和NOx协同治理。加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深度治理。推动石化、化工、工业涂装、油品储运销等VOCs综合整治,降低臭氧污染影响。
四是持续开展“三源”整治。按省政府统一安排,经信、生态环境、住建、交通等部门牵头继续开展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污染综合整治行动;公安部门继续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行动,农业部门组织开展秸秆综合利用专项检查,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包片帮扶。
春节即将来临,我们将推动相关部门继续加强烟花爆竹污染管控,开展专项行动,避免因烟花爆竹燃放出现重污染天。
四川日报
刚才我们了解到,四川提出构建以Ⅱ类水为主体的“十四五”水质目标,这是否意味着在剩下的四年市民可以对全省河湖水质有更高的期待?II类水质的目标是国家给我们下达,还是四川自我设定?目标的背景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今年我们有什么具体举措?
芮永峰:
谢谢您的提问。四川是千河之省,是长江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确保一江碧水出川,不仅是建设美丽四川的重要历史使命,更是要为全川8000多万群众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生态产品,提升老百姓环境获得感、幸福感的责任担当。为此,我省在国家要求提升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的基础上,自我加压,提出了到"十四五"末,要实现七成以上断面水质达Ⅱ类以上的奋斗目标。正如记者朋友所问,未来四年我省广大人民群众对全省河湖水质是会有更高期待的。
“十四五”国家给我省下达的水质目标是实现198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占比达到97.5%。但没有对Ⅱ类以上水质断面作要求,构建以Ⅱ类水为主体的水质目标,完全是我们省自加压力设定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提出这个目标也是经过充分考量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我省水环境质量自“十三五”以来持续稳步改善。去年203个国考断面Ⅲ类以上195个,优良率96.1%,明年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国家考核目标。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等流域的水质基本保持在Ⅱ类以上,岷江、沱江干流也基本达到Ⅱ类,2020、2021年全省Ⅱ类以上国考断面达到136和139个,分别占比67%和68.5%,基于这样的基础,我省积极构建以Ⅱ类水为主体的水质目标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以黄河、大渡河、雅砻江、青衣江等优良水体保护为抓手,一是减污。对岸上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染开展深度治理,持续降低入河污染负荷。二是扩容。探索内源修复、合理调配水资源,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构建健康的水生态系统。三是增能。推进实施生态隔离、保育等重点工程,恢复自然湿地,持续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另外,我们还将推进全域美丽河湖建设,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修复拓展河湖滨水生态空间,构建水网绿色生态走廊,强化自然生态景观保护,增加公众亲水空间,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景观、休闲、垂钓、游泳等亲水需求,提升公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实现“人水和谐”。国家有要求,人民有期待,那我们必定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碧水保卫战,不断满足群众对全省河湖水质的更高期待。
四川新闻网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迎来新机遇,请问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四川将如何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效、如何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
秦海鑫:
谢谢您的提问。大家知道,“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大气、水、土壤等领域为重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有力助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美丽四川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同时,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和趋势性总体上未根本改变,大气、水环境治理成效尚不稳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等等。需要我们在下步工作中下大力气推动解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去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保障措施。省委彭清华书记在去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上也做出安排部署,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部署要求为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出台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继续开展涉及大气、水、土壤等方面的一批标志性战役,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助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目标更明确。注重与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保持衔接,更加突出系统谋划、科学实施、分步推进的策略,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和2035年的工作目标,同时在各项攻坚战和有关行动、重要举措中也明确了具体目标,有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二是任务更清晰。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我们将在已有基础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更周密的安排、更灵活的方式,初步构想提出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五大行动、污染防治攻坚九大战役、构建治理体系现代化六项举措等重点内容,有力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发展。三是保障更有力。重点提出压实党政主体责任、加强公众参与、抓好宣传引导、强化队伍建设等内容,特别是要发挥好各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监督落实等职能,研究推动解决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
四川经济日报
环保投融资如何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四川环保投融资预计达到什么规模?
阳恺: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涉及流域水环境治理、大气面源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方方面面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以实施系列生态环保项目为支撑。大家都知道,生态环保项目具有公益性强、收益率低、实施周期长等特点,普遍存在投融资难、投融资贵、资金总量不足、来源单一等问题。近年来,尽管中、省等各级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依然难以有效满足污染防治攻坚战大量资金需求。为此,我们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努力构建完善环保投融资机制。
一是加强财政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全省“十三五”环保投入共2459亿元,年均增幅11.1%。加大政府债券投入,近两年协调落实专项债券、一般债券共19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386亿元。二是强化政银合作,会同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等制定“百亿绿色金融债券发行计划”,推动3家银行发行绿色债券100亿元。与农行、农发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3年内向生态环境领域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的信贷资金,截至目前,已落实774亿元信贷资金。三是用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近两年统筹财政资金2.5亿元贴息,省市各分担50%,撬动800亿元绿色信贷。四是整合省直部门环保资金,分领域组织实施,省政府出台巩固污染防治成果行动计划,利用3年时间,中省财政投入228亿元,拉动市县和企业投入280亿元。五是创新运营模式,联合多部门指导县区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收费标准,以收费质押权向银行贷款80亿元。在巴中等地探索“财政支持、付费使用”的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保障机制。六是搭建投融资平台,会同省经合局筹备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阶段性推动实质签约投资698亿元、融资803亿元。七是做强投融资主体,推动整合省属企业环保资产300亿元,组建省环保产业集团。鼓励环保企业直接融资,对成功上市的一次性补助100万元。
现在回答第二个问题。
2022年,我们将继续做好现有的投融资工作,在强化财政投入的基础上,继续抓好政府债券投入、绿色债券发行、财政专项贴息、谋划好投融资项目等举措,预计全年中、省财政投入50亿左右;财政贴息2亿元,撬动贷款资金投入约400亿。省农发行、省农行融资达300亿;预计争取政府债券资金100亿左右,推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40亿。同时,今年3月,我们将举办首届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和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已整理包装招商项目215个、融资项目337个,投融资需求均超千亿元。
各个方面加起来大概我们投融资规模是七八百亿,撬动社会投资4000亿左右。
四川发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的“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我们的环境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了,那是不是快够到天花板?止境在哪里呢?能不能介绍一下今年生态环境保护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呢?
李岳东: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经常在思考研究的一个重大问题,“十三五”以来,全省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确实在逐步提高,一年比一年好,在座的各位应该和我一样也能深刻感受到天更蓝了、水更清了,雪山常见、鱼翔浅底的景象也更多了。
要实现“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一个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这是对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刚性底线要求。从四川来看,尽管这些年来我们环境质量逐渐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明显提升,但我们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无论是大气、水还是土壤,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大气环境质量方面,部分市(州)PM2.5还没达到35微克/m³的国家标准,个别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同比还略有下降。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两级城市之一,大气环境质量与另一级重庆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水环境质量方面,尽管我们主要江河的水质普遍达到了Ⅲ类甚至Ⅱ类以上,但从这些主要河流的支流来看,目前不少支流水质较差,农村黑臭水体消除的任务还很紧,部分支流水质改善较为缓慢。全省目前还有8个国考断面、10个省级水质考核断面所在的河流没有实现水质达标。尽管我们去年国考断面达标96.1%,但与其他较好的省(市)相比,我们还未实现10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还有一些历史存量的污染问题尚未解决。环境质量本身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同时与先进地区的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所在的城市相比还普遍存在差距。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这是总书记要求“十四五”我们要毫不松懈地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目前,四川正积极制定污染防治攻坚几个标志性战役的文件,中央去年印发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省上正在逐条整改落实,制定一系列方案。大气方面主要就是要针对不达标重点城市;水环境方面主要是针对水质还没有达标的重点流域;土壤方面我们将进一步紧盯耕地污染和对人民群众健康有潜在影响的一些污染地块的处置,当然也包括对一些尾矿库的进一步整治。
第二,进一步推动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这一治本之策来进一步提升和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重点围绕4条线来讲,一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专门作出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径。二是能源结构调整,一方面是要关停和转型升级一些对环境空气质量,对水体质量造成污染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另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建设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三是交通结构的调整,从新能源车的使用,燃料电池、氢能、公交车的使用,到整个交通体系的优化,要出台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四是用地结构的调整,从用地上要出台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
第三,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今年省委政府将印发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瞄准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四川的目标任务,把推动美丽四川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在今年开好局、迈好步。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们新闻发布工作的大力支持。省两会即将开幕,拜托各位媒体朋友多多宣传生态环保工作,如还有进一步采访需求的,今后我们也可以安排。再次感谢大家,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 黄强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
🔹 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中国碳达峰碳中和进展报告(2021)》发布🔹 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哪些亮点?这场新闻发布会透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