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提升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四川经验来了

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近年来,四川省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聚焦重点、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方面取得了长足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深入发现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

构建大环保格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定期召开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省政府印发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广泛收集、科学研判、及时发现、精准溯源的生态环境问题发现机制。省领导带头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暗访暗查,省直部门分行业暗访暗查。2021年以来,省级层面暗查暗访215次,拍摄制作警示片13部,移交移送环境问题282个,督办突出问题200个。

二是主动发现群众身边热点问题

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出台“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增强群众获得感”工作方案,联合印发《四川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推广“环保曝光台”经验做法,按照“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思路,通过“12369”热线、问政四川等全方位收集环境问题,有效弥补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短板,消除监管盲区,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推动问题彻底整改、限时归零。截至2022年2月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6532件信访件,已办结6040件,其中,责令整改3643家,立案查处1543家,罚款金额2733.02万元。丰富发展四川特色的“枫桥经验”,在全省推广开展“环境圆桌对话”,深入排查梳理生态环境问题和突出环境矛盾纠纷。搭建对话平台,邀请信访人、周边群众、律师、环保志愿者、专家学者、企业业主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对话、平等协商,推动疑难突出环境信访问题有效解决。仅2020年,全省开展“环境圆桌对话”77次,成功化解75件信访,化解成功率高达97%。

三是精准发现群众不易感知的难点问题

“一张网,一盘棋”建设全省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做到环境质量、污染源、生态质量监测等数据有效集成和互联共享。自动监测站从“十二五”期间的296个增加至2634个,基本实现全省市县城市环境空气、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全覆盖,试点开展重点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实现了从粗放到精准的转变。水、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从频次低、指标少到频次高、指标细。强化资金统筹用于配置环境应急监测设备,重点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快配备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等智能设备,不断提升监测和执法能力。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生态环保铁军建设,在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开展生态环境综合类、督察执法类、监测类“业务标兵”和“岗位能手”评选,推动环评、监测、执法、督察等工作有机结合。强化事前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督政和督企、执法检查和监测预警之间协同联动,避免监管缺失和重复检查增加基层负担。2021年—2022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落实科学治污要求,检查点位超过55万余个,曝光典型案例680个,推动7.8万个问题点位整改。

来源:中国环境报


🔹 倒计时2天!重商、亲商、爱商,企业可以直接“拎包入住”——四川三大园区万事俱备,只待你来

🔹 应对气候变化怎么干?生态环境部门这样发力

🔹 韩正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作专题座谈会上强调:加强统筹谋划,确保安全保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不断迈上新水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