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在全国发布气候研究“热度榜”和气候变化清单!四川首届适应气候变化研讨会顺利举行
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在生态环境厅、省气象局指导下,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省气候中心、省环境科学学会应对气候变化专委会举办题为“识别气候变化风险,促进气候韧性发展”的四川省首届适应气候变化研讨会。
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赵乐晨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四川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兼顾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将适应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编制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围绕重点领域、脆弱地区、敏感人群,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开展适应行动,推广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已然是不争的事实
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室主任陆波研究员以第二工作组的《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为重点,分享了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新认识。他表示,气候变化已经对生态和人类造成了广泛而普遍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将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应该引起重视。
认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是前提。会上发布了《四川省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热度榜”》,首次从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研究机构三个维度列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热度榜”,涵盖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省农业科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及其专家智慧成果,多维度呈现四川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和成效。
作为入列“热度榜”的研究人员,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陈超研究员参与编制了由西南五省(区、市)科研人员历时三年半完成的《西南区域气候变化评估报告:2020》,他表示,1961年以来,西南区域的高温事件显著增加,而低温事件显著减少。未来,该区域气温将继续升高,高温、干旱和暴雨事件更为频繁,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气象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大,建议加强监测和预警。
气候风险:任何地区都难以幸免
四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脆弱区。会议指出,四川位于青藏高原向长江中下游平原过渡地带,海拔垂直高差超过7000米,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加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易受全球气候变化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冰先知。四川有现代冰川611条,冰川数量和面积仅次于西藏、新疆、青海和甘肃。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刘巧研究员长期开展冰川观测研究。他表示,最新遥感观测和研究发现,川西地区1966—2020年山地冰川总面积由593.17平方千米减少至462.04平方千米,共减少22.1%,冰川消融将影响地表水资源,还可能诱发冰湖溃决洪水、冰川泥石流等灾害。
气象灾害是气候变化影响的重要表现。省气候中心副主任郭海燕十分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四川气象灾害风险。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气象灾害防御难度增大。2004年以来,四川因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均234亿元,近10年气象灾害损失相当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7%,是全国的1.7倍。她指出,复杂天气气候形势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
会议还发布了《四川省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和风险清单(第一批)》,率先在全国以清单的形式发布30条气候变化信息,系统展示了区域气候变化。会议强调,气候变化在时空呈现上具有复杂性,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系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未来趋势及潜在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今后将继续发布清单,为认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参考。
气候适应:亟需摆在突出位置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条基本路径。会议指出,减缓是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未来增温的幅度,见效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适应立足当前影响和未来风险,具有现实紧迫性。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田兵伟认为,气候变化下应更加重视“韧性”问题,推动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适应气候变化,四川一直在行动。根据研讨会上发布的《四川省适应气候变化大事记(1989—2022年)》,早在1989年,四川就召开了气候变化及农业对策研讨会。进入21世纪,成立省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泸州、乐山等地出台防范和应对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行动方案。此外,四川在适应气候变化机制构建、规划编制、试点示范、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编制发布气候变化监测公报,开展达古冰川地球工程实验,开展气候变化适应性与韧性城市能力建设培训。2021年通过的《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还将适应纳入立法。
会上,举办方及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10家省内机构还共同发布《四川省科学有序适应气候变化倡议》,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科学普及、试点示范、投融资、能力建设、对外合作等方面提出十条倡议,呼吁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与区域生态安全、水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城市安全的规划统筹和政策协同,将川西冰川、高原湿地、川藏铁路、大水库群、世界遗产、大都市区的气候韧性提升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
本次研讨会还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严格控制线下参会人数,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和会议用纸。此外,通过四川省“点点”碳中和综合服务平台购买“碳惠天府”机制下的核证减排量,抵消了会议产生的“碳足迹”,实现了碳中和。
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对外合作处、省气象局科技与预报处相关负责同志,成都、攀枝花、德阳等15个市(州)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学会协会、服务机构等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