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景,阳台望雪山,朋友圈晒日出——成都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
江水滔滔,青山绵延。
十年间,四川省成都市将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美好生活体验。一桩桩民生实事,于贴心处落地,于细微处着眼;一幅幅幸福画卷,在蓉城大地上徐徐铺展。
城园相融,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8年2月,“公园城市”理念在成都首次提出。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从“首提地”到“示范区”,一个“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形态逐渐清晰,一个“天蓝、水清、土净、无废”的美丽蓉城逐渐显现。
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颁布全国首部公园城市建设条例,制定《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全面构建公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支撑体系,大力推动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三个做优做强”,统筹推进空间、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以建圈强链理念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圈和重点产业链乘势发展,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2022年10月10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集中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近90亿元。“作为‘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这一批签约的落地,将进一步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强链补链’,做优做强产业创新策源转化。”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年间,成都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图景更加亮丽,推动“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逐步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天清水绿,成都交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答卷
近年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了越来越多人心中对成都的记忆。幺妹峰横亘在城市上空,现代化与原生态恰到好处融合;天府绿道蜿蜒跳动,绿色丝带融入城市脉搏;推窗见绿景,阳台望雪山,朋友圈晒日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正在不断提升。
为维护天朗气清、山青水绿、城园相融的生态美景,成都先后成立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持续深入打好十大攻坚战。
位于成都平原西侧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多种生物在这里繁衍生息。这1275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与1495平方公里的生物乐园,一同见证着成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深叶茂,开花结果。
“十年间,成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从132天增加至299天,PM2.5浓度累计下降58个百分点;市控以上断面优良水体率由71.1%提升至100%,黄龙溪出境断面实现‘劣Ⅴ类变Ⅲ类’的历史性跨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介绍说,成都还规划建设全球最大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和全球最长的公园城市绿道,环城生态公园成为超级绿环,森林覆盖率40.33%,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88%,创建10个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和23个公园城市示范片区。
绿意盎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激发新动能
近年来,成都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总量从8000亿元跃升至1.99万亿元,居全国城市第7位,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2.9∶30.7∶66.4,大力开展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电子信息万亿元级产业和8个千亿元级产业能级不断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两位数增长。
兴隆湖畔,众多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的入驻,为这里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办公楼下来,穿过一片草地,就是兴隆湖。每天最享受的时候,就是午休来这里散散步。我们也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守护这座城市的美好生态。”成都兴隆湖边科技企业员工马女士说。
近年来,成都不断在创新驱动策源和创造提能增效上下足功夫。四川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迈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扎实推进,天府兴隆实验室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拔节成长,国家级创新平台增至200余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800余家,市场主体达到332万户,人才总量攀升至587.6万。
同时,成都围绕深化改革和扩大开发,稳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自贸试验区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
据了解,十年间,成都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8%,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62.6%,轨道交通通车里程558公里,“5+1”区域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提高至60%,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幸福美好,智慧精细现代化治理开拓新路径
“现在锦江的生态环境好了太多了,时不时还有候鸟在这里嬉戏,下班后沿着河边回家,别提有多惬意了。”家住华阳的刘女士说道。从刘女士家到地铁站,一段沿河绿道在各色花卉、绿树的围绕下,沿着锦江延伸,成功串联起绿地、公园、社区和商圈,让这里的居民沉浸在幸福生活中。
烟火氤氲中闪动着鲜活,寻常巷陌里传递着温情,一座城市的“善治”体现在智慧化、精细化、现代化,也反映在态度、速度、温度中,成都不断探索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承载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成都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约谈警示、资金扣缴、暗访暗查、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在全国率先全覆盖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不断巩固大环保格局。”张军坦言。
成都还出台《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12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落地落实河长制、“三线一单”、排污许可、生态补偿、生态赔偿、督察整改、“行刑”衔接等制度,全面完成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垂管制度改革,新环保法实施以来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2870件、处罚金额6.75亿元。
成都在严格落实监管的同时,积极融入“智慧蓉城”建设,建立完善智慧生态环境、智慧工地、智慧水务等系统平台,建成大气院士(专家)工作站,健全包括1197个大气和208个水质水量自动监测站的天空地一体环境监测体系,大力推广卫星遥感、走航观测、在线监测、电力监控等科技监测监控手段,7日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超92%。
在全民共建共享过程中,成都创新构建“碳惠天府”机制,在全国上线“碳惠天府”碳普惠公益平台,率先在副省级城市中开展国家生态环境与健康试点,加快超大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研究,14个区(市)县、193个乡镇、5个村分别创国家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成功创建51 所“环境友好型学校”、61个“绿色社区”和16个生态环境教育基地,9个区(市)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率先建立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拥有逾13万名注册志愿者、150余支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公益服务活动。
写好民生答卷,擦亮幸福底色。“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一城市特质,正愈加鲜明。
来源:中国环境报
🔹 直播预告丨四川首次联合滇渝举行长江流域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综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