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亮水环境质量成绩单:创20年来最好水平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
绿树丛生、鹭鸟成群、鱼翔浅底
初春走进成都市兴隆湖公园
不少前去游玩的市民感叹
生活的这座城市越来越像一座大公园
△晚霞中的兴隆湖,图源视觉中国
此番美景背后
是久久为功奋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翻阅新近发布的四川水环境质量成绩单
2022年
四川水环境质量创20年来最好水平
这一成绩对于老百姓来说,有哪些最直观的感受?守护水清岸绿,下一步治水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近日,四川发布微访谈栏目走进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邀请到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进行详细解答。
1
“成绩单”亮眼
203个国考断面优良202个,占比99.5%
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处长芮永峰透露,203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202个,占比99.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稳定消除,优良率位居全国前列;Ⅱ类以上水质断面占比75.4%,基本实现以Ⅱ类水为主体的水环境格局;长江、黄河、嘉陵江等主要出川河流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确保了川江清水向东流。
△南充嘉陵江畔的城市傍晚,图源视觉中国
“2022年我们不断改善水生生境,提升重要河流、河段自然岸线率、水源涵养功能,实施水生态修复,加强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完善河湖水生态系统,全省水生态得到进一步恢复。”芮永峰介绍,长江流域达氏鲟、胭脂鱼等珍惜特有鱼类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圆筒吻鮈、小眼薄鳅等土著鱼类得到重现。
△泸州东门口再现明代“鸢飞鱼跃”胜景,图据泸州发布
同时,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环境的深度治理,水生态的保护修复,四川“三水共治”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水清、岸绿、业兴、人和的美丽河湖。“2022年四川在78个美丽河湖案例中,经过初步筛选、现场复核、专家评议、公众代表评议,最终评选出阿坝州花湖、宜宾市江之头、成都市兴隆湖等9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鱼翔浅底、人水和谐的景象层出不穷,持续为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态产品。”芮永峰说道。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图源视觉中国
2
迎难而上
系统施策构建治水新格局
据悉,近年来四川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主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治水新格局;高位推动,层层夯实治水责任;精准治理,系统推进流域管控;夯实管理基础,有效提升监管能力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坚持规划引领,先后印发实施“十四五”长江、黄河、赤水河等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从深化流域空间管控、有序推动水生态修复、加强水生生物保护等方面谋划项目措施;持续完善“一河一法”,陆续出台沱江、嘉陵江、赤水河等流域保护条例,加快推进岷江立法,为流域治理保护奠定法治保障基础;深化跨省合作,扩大流域治理朋友圈,与重庆联防联治,推动琼江、铜钵河、南溪河达标;与甘肃、青海、陕西协同治理跨界河流,共护上游水生态安全。
△乐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图源视觉中国
坚持每月向省级河长、省级部门及市州主要领导通报水质,每季度召开水环境形势分析会提出工作建议;加强考核问责,将水质达标及变化情况纳入党政同责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对水质下降地区按要求提醒、预警;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对赤水河、嘉陵江等流域执法检查,督促各地落实法定治水要求。
坚持“以日保月、以月保年”,统筹推进达标工作,每年年初按照未达标、有风险两个层次,针对相关流域制定年度工作方案,细化措施、工程、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针对近年来水质下降明显的时段,分别出台加强枯水期精准管控和汛期面源污染强度削减方案,指导地方靶向发力,有效降低污染峰值。细化帮扶指导,组织省环科院、规划院专家60余次深入内江、遂宁、资阳、雅安、乐山等地“解剖麻雀”,推动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产养殖退水等问题整改,努力以最短时间最少投入最佳效果提升水环境质量。
△成都乡镇污水处理厂,图源视觉中国
密切“测管协同”,用好用活“五个一”机制,省、市、县三级做到断面专人盯、随时盯、精准盯、有效盯,每年对水质下降、超标排放预警提示近700次,及时应对水质异常。强化污水处理监管,以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开展水污染治理设施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完成问题整治120个。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入河排污口监测溯源24385个、整治6333个,整治完成率62%。十三五以来,统筹中、省财政资金210亿元,引导地方治理投入,治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3
推进“三水共治”
2023年力争水环境质量稳定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三水共治”,是一个关键词。据悉,下一步,四川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着重以水污染治理为核心提升水环境质量,以水系连通为重点科学配置水资源,以水生态修复为突破提升河湖健康程度等三个方面加快推进“三水共治”。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攻坚。对小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开展排查,在部分重点小流域开展“三水共治”示范试点,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代表性的治理经验,打造一批四川特色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典范。根据试点示范的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全面开展小流域“三水共治”。
△巴河穿过巴中主城区,图源视觉中国
着力提升城市水质排名。聚焦影响城市水质指数(CWQI)的重点河流、重点断面和重点指标,指导攀枝花、甘孜、阿坝、广元、绵阳、自贡、内江、资阳等地开展“固优、提好、治差”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夯实精准管控措施,降低主要污染物浓度,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提升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
深化入河排污口监管。加快入河排污口“排、测、溯、治”,推进入河排污口信息化建设,力争2023年,全面完成全省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
深入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组织开展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排查“回头看”,建立城市黑臭水体问题清单,强化跟踪督导,持续开展黑臭水体监测,实现长制久清。
同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以水功能区达标倒逼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内江成功创建国家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为契机,积极推进自贡、遂宁、资阳等缺水城市再生水循环利用。大力推动引大济岷、安宁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建设,规划建设更多跨流域水系连通工程,切实解决部分流域生态用水难以保障问题。研究制定河湖生态流量(水位)保障实施方案,完善监测体系,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实施动态管控,保障生态用水、水位。
△安宁河流域米易县撒莲镇农田一景,图据攀枝花日报
此外,将改善水生生境,提升重要河流、河段自然岸线率、水源涵养功能,大力推进生态缓冲带建设,加快实施长江干支流重要滩涂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及黄河流域湿地草地生态修复。有序实施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长江、嘉陵江、赤水河等流域原生鱼类重现。建立完善水生态考核体系,完善水生态监测能力,摸清底数,扎实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以“水生态系统健康、水生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四项指标考核为核心,倒逼水污染防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加快转变。
芮永峰表示,通过实施这一系列工作举措,今年力争实现345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下降。203个国考断面中,Ⅱ类及以上占比达到75%。力争全国城市水质排名“前30有名”,水环境质量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来源:四川发布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