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发布
为传播气候变化风险理念,讲好美丽四川气候故事,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在充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基础上,结合网络投票和专家意见,选出2022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7月12日,2023年“全国低碳日”四川主场活动正式发布了2022年四川省应对气候变化十大事记。
01
省级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出炉
2022年3月14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12月31日,省政府印发《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牢牢把握将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的着力方向,加快建成全国重要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为全国实现碳达峰贡献四川力量。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四川碳达峰工作迈入全面推进阶段。
02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启动
2022年8月22日,四川确定在11个市(州)17家园区开展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试点。试点园区主导产业既有钢铁有色、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也有电子信息、动力电池、锂电材料、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还涉及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预计到2025年试点园区产值可达到5000亿元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
03
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启动
△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启动仪式现场
2022年11月22日,在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上,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正式启动,标志着试点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此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发布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四川天府新区入选。成都市五部门联合印发《四川天府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实施方案》,提出探索走出一条立足成都、服务西部、辐射“一带一路”的气候投融资高质量发展“天府路径”。
04
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白鹤滩水电站
2022年12月20日,在建规模世界第一、装机规模全球第二的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之上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从1971年葛洲坝电站开工兴建,到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再到2022年白鹤滩电站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长江干流上的葛洲坝、三峡、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共6座梯级水电站,全面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绿色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05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蓉下线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下线
2022年12月28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成都轨道集团共同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成都下线。列车采用“氢能+储能”关键核心技术,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内置“氢能动力”系统,可实现600公里超长续航。列车能源供应方式不同于接触网供电方案,具有噪音小、零碳、环保特征;可广泛应用于非电气化线路区段,提升市域车辆应用范围,同时避免实施电气化改造带来的基建投入和维护成本。
06
首次启动能源保供一级应急响应
△电力员工在高温下开展带电作业
2022年夏季,四川遭遇历史同期最高极端气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最长持续时间“四最叠加”,电力供需矛盾极为突出。为保住大电网安全和基本民生用电,尽最大努力减少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四川决定于2022年8月21日零时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首次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8月29日零时,调整为二级应急响应。8月31日24时,终止二级应急响应。
07
省级绿色低碳产业基金落地
△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出资人签约仪式
2022年1月5日,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出资人签约,标志着首期规模100亿元、总规模300亿元的四川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组建运营。该基金是四川首只百亿以上规模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基金,投资领域涵盖清洁能源产业、清洁能源支撑产业、清洁能源应用产业。基金落地将为四川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投融资支持。
08
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实现碳中和
△宁德时代宜宾工厂
2022年3月,国际认证机构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碳中和认证证书。宜宾工厂从建设筹备阶段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能源利用、交通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和创新,实现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用更少的原材料产出更多产品。宜宾工厂以“全球首个电池零碳工厂”案例入选《2022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
09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在四川组建成功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揭牌仪式
2022年11月26日,在中国气象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合作联席会议暨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共建工作会议上,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签署共建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合作协议,并为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揭牌。组建研究院是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促进四川科技战略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研究院将致力于打造全球高原气象研究创新中心,服务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10
四川首个“交通+能源”融合项目投运
△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一角
2022年8月,四川首个“交通+能源”融合发展试点项目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分布式光储项目建成投运,实现高速公路由单纯用能向自发自用。攀枝花至大理高速公路全长约41公里,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公路边坡、建筑屋顶、弃土场、隧道隔离带、服务区、收费站、沿线电子设备等7大类场景,建设分布式光储,集成光伏发电、电能储存、车辆充电等多能供应,平均每天发电约1.31万千瓦时,日发电量基本能满足项目运营用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