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满满!从这些文物窥见古人的环保智慧
近日
由网络博主拍摄的短剧
《逃出大英博物馆》
火了!!!
“文物归家”的主题
也在网友中引发极大共鸣
文物是文明的印记
或许你不知道的是
在我国文物中
不少文物还蕴含了古人的生态理念
诠释着朴素的生态文明理念: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顺天造物”“万物平等”
……
这些文物无不透露出
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
无形的环保理念孕育在有形的文物中
赶紧一起来看看
古人的环保“黑科技”吧~
过滤油烟,道法自然
彩绘雁鱼铜灯
彩绘雁鱼铜灯是汉代体现古人生态观的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它设计为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首颈、雁体、灯盘、灯罩套合而成,雁腹内部装水,灯盘中盛放燃料,灯罩由两爿构成,转动其中一爿,可调节灯光亮度。雁首和雁颈是排烟管。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燃料多为动物油脂,燃烧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烟雾,为避免污染空气和人类吸入,设计了细长的雁颈和雁首,烟雾会经由雁首和雁颈下沉排入雁腹的水中,起到灭烟除尘的作用。
彩绘雁鱼铜灯充分利用了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保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以动植物油脂作为燃料的灯具长期使用会有污垢,需要定期清洗。雁鱼铜灯的灯盘、灯罩都可拆卸,清洗非常方便。另外,由于颈部与体腔采用子母扣的方式连接,腹腔的贮水亦可随时更换。
类似的设计还有西汉的长信宫灯、东汉初年墓(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错银铜牛灯,这样处理照明产生的烟尘十分环保,是古人践行道法自然生态观的有力证据。
△西汉长信宫灯
△东汉初年墓(甘泉二号汉墓)出土的错银铜牛灯
积粪肥田,顺天造物
汉代绿釉陶猪圈
猪圈在战国时代开始被称为“溷”(hùn),因为古人发现猪的粪尿和人的粪尿等在混合发酵后能形成最好的农家肥,所以到了秦汉时代,便出现了带猪圈的厕所“溷”——即建造时把厕所架高,有梯子坡道供人上下,让粪便落入其下的猪圈,与猪的粪尿充分混合形成农家肥,并在农业生产中派上大用场,从而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
厕所与猪圈合并修建,做到了对排泄物的有效处理。溷厕将人类粪便的处理与家畜养殖和农业种植相结合,反映了古人以生命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来对待自然,这体现了古人重视生态环境的顺天造物理念,值得今人学习。
这种厕所与猪圈比肩而建,在如今一些地方也可以看到,这也说明这个至少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生态环保理念,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当然在今天,尿与粪不仅仅被运用于制作农家肥,还被当作了化粪池的重要来源。它们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做饭用沼气,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对中国传统生态观的进一步传承活化。
精湛巧妙的文物
点亮了我们对古人工艺与审美的认识
同时也照亮了
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除此之外
你们还知道哪些
能体现古人“环保”智慧的文物呢?
来源:国家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央视新闻、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华夏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