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不是币神:吴忌寒

Canaan DeFi进化论 2023-04-19

为人不识吴忌寒,割遍韭菜也枉然。


老祖宗评价一个人常用的一个词是“德行”,其中“德”是指人的三观,“行”是指人的作为。一位人生启蒙老师曾点化笔者说:“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兜里有多少钱,而在于德行是否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心。”老师是好老师,但学生并不是个好学生,笔者至今没有那么高的境界,一心只想做个俗人,贪财好色,坦坦荡荡。


如果有可能接触到这一个个币圈大佬,笔者的这些文字可能会“德”、“行”兼备,没办法了解到这些大佬的“德”,笔者就只能尽可能客观的讲述这些大佬的“行”,阅历丰富的人兴许能从作为中窥斑见豹,看到这些大佬的“德”,笔者眼拙,对此在文中不多评述。


比特大陆CEO-吴忌寒


布道者


指点江山的 李笑来 在接受《界面》的采访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比特大陆的吴忌寒。我觉得这个人是区块链行业中带伤带血的战士。大概三年前,我跟朋友也说过这事儿,如果这个世界里有个我可能打不过的对手,那就是吴忌寒。只不过我们恰好不在一个赛道上,所以这也是我的运气。”


虽然这段话依旧那么锋芒毕露,但很难想像一个怼了大半个币圈的人,能对另外一个圈内人士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很多媒体在给币圈大佬排名的时候多半会把吴忌寒排在中间偏后的位置,笔者私以为这个排名是有失偏颇的,单从对中国币圈的影响来讲,吴忌寒绝对是要排进前三的。只是在广大币民眼中,看到的只是币价的涨跌,看不到这起落背后的一张张币圈权利网。


2017年 5月 23日,吴忌寒穿着得体的正装出现在了纽约共识大会 (Consensus) 的现场,他脸上一如既往带着微笑,同来自全球 20多个国家的 50多个区块链企业共同签署了 “纽约共识”。这本来庄严且神圣的一幕如今看来却显得有些可笑,一个以“分布式、去信任”为标榜的技术居然是由一小部分人聚在一起关起门来达成共识的,一直为比特币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和维护的BTC Core团队被拒之门外。


吴忌寒,这位曾经被誉为“中本聪”在人世“道成肉身”的先驱,如今又被人冠以“背叛者”的名号。


相比李笑来和赵长鹏,吴忌寒的起步更有优势,北大金融专业的他在 09年毕业后就进入了风投行业。也是因为业务原因,在 2011年的时候他接触到了比特币,此时李笑来正琢磨著自己怎么挖矿,赵长鹏还在维护着自己的交易系统。


吴忌寒的投资中还是透露著一些谨慎,和李笑来直接买了 2,100个比特币的大手笔相比,吴忌寒仅投资了大概 900个比特币,而且跟亲朋好友募资的时候还反复强调这是一个“要么赔光,要么赚一百倍”的项目。当时比特币大概 10美元一个。


投资比特币之前,吴忌寒在投行已经从底层的分析师做到了投资经理的位置,不知是不是受职业影响,吴忌寒不光自己投资,还想拉着更多人一起投资,他萌生了推广比特币的想法。大家称吴忌寒为“布道者”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他和好友刘志鹏一起创建了 巴比特社区 ,其二是他翻译了比特币创世论文 《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和他一起创建巴比特的刘志鹏大家可能会比较陌生,因为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只写了他的笔名“长铗”,他是个科幻小说作家,还获得了好几次中国科幻银河奖。他的作品当中很少见到外星人、飞船一类的事物,他更关注计算机科学和哲学,属于典型的“硬科幻”作家。他在选材的时候接触到了比特币,然后和吴忌寒一拍即合,凑了几千块钱租了一个服务器,创建了巴比特。


巴比特创办人-刘志鹏,同时也是科幻作家


现在的巴比特已经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区块链媒体之一,但在于 2011年的时候,大家对比特币、区块链了解甚少,甚至存在误解,初创时巴比特仅有十几个人注册,基本没人在社区里发帖交流。吴忌寒于 2011年 8月发的第一篇专栏文章也不是介绍比特币或者区块链技术的,而是对他在中国用比特币购物经历的描写。


现在中文区块链媒体越来越多,普通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各种中文资料,虽然很多媒体的翻译都是“谷歌体”,但至少能有个大概的了解。在 2011年的时候可没有人好心来做这些基础的翻译,再加上中本聪关于比特币的论文非常学术,如今很多术语在当时都是很模糊的,几乎没有人会想着说翻译一篇技术论文,当年年底的时候,吴忌寒主动申领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的翻译工作,这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翻译本之一。


独裁者


2012年币圈大事件 “烤猫矿机” 的融资中,吴忌寒拿出了几乎所有的财产买了约 10%的股,伴随着烤猫矿机的疯狂挖矿,为吴忌寒带来人生中第一个 1000万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矿机中闪烁著的商机。


先前我们也讲过,普通计算机挖矿是完全没有优势的,而 ASIC技术又被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厂垄断,产生投资矿机的想法之后,吴忌寒首先找到的是南瓜张预定了几百万的矿机,但南瓜张跳票了,同时一个俄罗斯的研发团队 ——Bitfury成功研发了新型 ASIC芯片,保证性能的同时功耗还非常低。这让吴忌寒看到了机会,既然别人能做出更好的芯片,我们为什么不试试呢?


2013年 4月,吴忌寒辞掉了自己投行的工作,他找到的合作对象是詹克团。詹克团原本是 Sophon芯片设计师,吴忌寒认识詹克团的时候,他正运营著一家名为 DivaIP的公司,主要的业务是机顶盒。面对吴忌寒提出的做 ASIC芯片的请求,詹克团最初是觉得十分困难,但他愣是在半年内就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和制作。


比特大陆共同创办人-詹克团

2013年 11月,比特大陆的第一台矿机 Antminer S1上线,比特大陆正式开业。


当时比特大陆没有夭折实属不易,因为就在 2014年,比特币进入了熊市,再加上当时全球最大的交易所 Mt.Gox遭到黑客攻击,损失了 85万个比特币。一时间比特币的需求大幅下降,矿机厂商也一个接一个倒下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比特大陆依旧没有停止对矿机的开发,2014年一年间, Antminer更新到了第五代。


2015年市场回暖,矿工们回归了,此时放眼整个矿机市场,能和比特大陆一争高下的对手已经寥寥无几了。除了卖矿机,在 2014年 11月的时候,比特大陆上线了蚂蚁矿池,很快就成为了全球算力第三的矿池。之后的三年间,比特大陆陆续推出了新的矿池,截止 2017年底,比特大陆占据了全网约 60%的算力。


网络上有不少声音说吴忌寒只不过是比特大陆的一杆枪,比特大陆真正的拥有者是詹克团,还拿出比特大陆股权分配变更图在证明这一观点。目前为止的事实是 ——吴忌寒依旧是比特大陆的联席 CEO,虽然另一位联席 CEO詹克团也站出来发声了,但吴忌寒并没有辞去CEO一职,也没有官方发文澄清比特大陆与吴忌寒的关系。所以没必要去纠结比特大陆是不是吴忌寒的,只需要看吴忌寒到底做了什么事即可。


如果单从比特大陆的成功来看,吴忌寒仅是个成功的投资者,完全不足以背负“背叛者”、“独裁者”的骂名,真正把吴忌寒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比特币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挑战:扩容问题 ; 让吴忌寒背上骂名的也是比特币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经历的一个关卡:分岔。


是 Jihan 还是 Jihad


2015 年市场回暖不仅给比特大陆带来了商机,也为比特币社区带来了一个大的挑战,使用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网上的交易量不断增加,而块大小和确认时间却是固定的,就像是高速路上的收费站仅有一个出口一样,大量的交易堵塞了比特币网络。扩容的呼声越来越高。


当时比特币社区就扩容方案产生了分歧。 以吴忌寒为代表的大矿池希望能扩大区块大小,而 BTC Core 团队却主张“隔离见证”和“闪电网络”的扩容方案。 吴忌寒这边说“隔离见证”并不具备去中心化的特征,BTC Core 团队说直接扩大区块大小需要硬分叉,会导致系统混乱。


后来有圈内人指出——“隔离见证”与当时比特大陆使用的 ASICBoost 技术不兼容,再加上更大的区块对大型矿池是十分有利的,更大的区块意味着对单个完整节点性能的要求更高。所以大矿池们才会支持直接扩大区块大小。


意见不统一,双方也曾希望能够达成和解,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案。于是在 2016 年 5 月的时候,吴忌寒与 Core 团队的少数派代表缪永权在香港达成了和解协议。 说是少数派代表是因为 Core 团队内部也不统一,没有达成共识,只有少部分人赞同和解协议——将区块容量扩大到 2M,同时构建隔离见证。大部分 Core 团队的人还是不同意增加区块大小。


在纯粹利益面前,共识机制形同虚设。由此可以看出说“区块链对国家构成了威胁”这种言论真的挺可笑的,高举著去中心化大旗的一众意见领袖自己都没达成共识,如何能与庞大的国家机器抗衡。


两派人就开始了长达一年时间的僵持。打破僵局的是 2017 年 5 月的时候,来自 22 个国家的 58 个公司代表在纽约举办了一场“共识大会”。如果以教科书的口吻来描述就是—— 这次“共识大会”标志着以吴忌寒为首的大矿池和 BTC Core 团队的彻底决裂,BTC 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在于, 纽约“共识大会”最终达成的意见是 Segwit2X,也就是 2016 年 5 月份香港和解协议的方案。


接下来先后发生了两件事儿改变了 BTC 的发展之路, 其一是被拒之门外的 Core 提出了一个软分叉方案 UASF,打算通过技术手段强制执行隔离见证 ; 其二是 2017 年 7 月 17 日 ViaBTC 宣布分叉比特币,新币种名为 Bitcoin Cash,也就是现在的 BCH。


新的 BCH 并没有遵守纽约共识,直接将区块大小扩容到 8M,而且采用动态区块大小。 于是当时签署了纽约共识的人坐不住了,站出来抨击 ViaBTC 背弃了纽约共识,矛头直指吴忌寒和比特大陆。 吴忌寒也马上站出来说比特大陆和 ViaBTC 只存在投资关系,ViaBTC 是独立经营的,不是比特大陆旗下的公司。但后续吴忌寒的表现真的是啪啪打脸。


硬分叉后,比特大陆蚂蚁矿池第一时间上线了 BTC 和 BCH 的挖矿切换选项,甚至请来了“中本聪”站台 BCH。这个中本聪的真假很难辨别,他是一个名为 Craig Steven Wright 的澳洲商人,自称自己就是中本聪,但一直拿不出证据来,而且也没有第二个中本聪跳出来演一出“真假中本聪”的好戏,笔者在此不做定论,真真假假的事交给时间就好了。


吴忌寒在之后做客《王峰十问》的时候说道:“目前通常意义上的比特币,已经离我翻译的中本聪白皮书很远了。如前面所说,比特币现金(BCH)社区已经独立了,我个人的精力和热忱都在比特币现金(BCH),对于比特币(BTC),我不想进行评论。我相信 BCH 目前遭到的误解和 BTC 在 2011 年遭到的误解一样大、而其中蕴藏的投资机会也和 2011 年的 BTC 一样大。”


自此,吴忌寒从一代“矿霸”一跃成为了币民口中的“BCH 之父”。因为名字的拼音是 Jihan,所以他在外媒也有一个响当当称呼——Jihad。Jihad 这个单词是从阿拉伯语音译过来的,原意是指“圣战”,后被人引申为“恐怖分子”的代名词。外媒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估计是因为他背后站着一个拥有全世界 60% 算力的巨人吧。


在区块链的世界中,掌握了算力就相当于掌握了军队。2018 年的 5 月 24 日,比特币的另一分叉币 BTG(比特币黄金)遭受 51% 攻击,据估计被窃 BTG 价值超过 1860 万美元。BTG 创始人廖翔在回应中隐晦的表示发动这次攻击的幕后黑手可能是 ASIC 大矿池,因为小矿工不可能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攻击。


能发动这样攻击的团体屈指可数,很快比特大陆就成了大家怀疑的对象,吴忌寒对此事的回应也是非常耐人寻味,他站出来说很有可能是廖翔自己攻击了 BTG,还顺带攻击了 BCH。后来骂战升级,吴忌寒说 BTG 是“垃圾币”,廖翔说吴忌寒是“下三滥”。


以至于 后来币圈形成了一个名为“区块链反独裁联盟”的组织,矛头直指 BCH 是“矿霸”,是“独裁式”管理。


这次攻击事件最终也是以证据不足而不了了之,但吴忌寒身上背负著的骂名是落实了,这位曾经被誉为“布道者”的先驱如今成为了千夫所指的“背叛者”。


个人评价


“德”和“行”看似是分开的两件事儿,实际上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什么样的三观,才会有什么样的作为;反过来讲,人的作为正是对三观的体现。我们首先需要肯定吴忌寒对区块链发展作出的贡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若说对他这个人作以评价,笔者自认为还没有那个资格。而且笔者也不在核心圈子内,很多事都是雾里看花,真真假假自有时间做定论。


笔者在想,如果换做何一,她会如何回应廖翔的责难?币圈口诛笔伐的事儿太多了,而且多多少少有些口无遮拦。笔者觉得区块链就和寓言中的巴比伦塔一样,只不过拆散人们的不是语言,而是德行。


(声明:此篇文章由客座作家 Canaan 撰写,属作者个人意见)




推荐阅读:


美元是一场骗局、比特币才是人民的货币

无区块的区块链,正在成为未来

区块链的终极猜想

23 位全球大佬谈比特币和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将颠覆原有商业模式

加密货币的三个基本假设



————

「加密笔记」 CryptoNote是由「商业不靠谱 www.bukop.com」的主编六哥所发起的区块链创业主题自媒体。 我们秉持一贯的内容主张,不追求点击率,只追求点醒率:点醒读者的几率。

想要深入了解区块链和加密经济,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加密笔记”,区块链相关交流欢迎添加六哥的个人微信号:jackhe201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