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要变了,他的建议也许是最聪明的选择!

成道社 2022-05-05

动向观察,热点聚焦,每日中产微摘:


旧闻又成新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丛日云教授在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最近又在网络上爆红,其全文及精彩片段在微博上被频繁转发。他在演讲中告知学生,未来社会可能有大的变化,局势风云变幻,暗潮涌动,前途莫测。一旦遇上“重庆模式”这样的结果,该怎么去面对。他具体细分了勇 敢者的做法及胆小者的做法,认为关键是不要让自己的人性在随波逐流中泯灭。即使不敢做抗争者,也不要去对抗争者背后放冷箭,助纣为虐。他希望自己的学生在 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站在人民一边。


他在演讲中说到,今天毕业走出校园,明天就是社会大学的开学典礼。人生就是一次次的毕业与开学,但是,只有这次毕业与开学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告诫学生,即将踏入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舞台,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险恶的江湖,污浊的泥潭。并称这个江湖深不可测,远非你们所能想像。 


他还说,你们如果关注社会动态,就能看到天边在积聚着乌云,就能听到乌云中酝酿的风暴。敏锐的人都能看到,风云变幻,暗潮涌动,前途莫测。他问:“面对可能到来的社会大变局,你将如何选择?” 他用“重庆模式”来提醒学生面对复杂纷乱的现实该如何选择:“如果中国再来一次义和团或红卫兵运动,如果重庆模式成为中国模式,你们能不能清醒地说不?如果你没有这个见识或勇气,能不能至少做个无害的逍遥派?” 

他告诉学生,面对滚滚而来的浊流,如果不能总是抗争,是否可以选择偶尔抗争;如果你不敢积极的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如果你不能勇敢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表达或者选择沉默。 如果你选择配合,但你还可以把调门放低一些。在你主动或被迫干坏事时,能不能内心还残留一点不安和负罪感。他认为即使这点也是人性未泯的标记。 


他对有可能选择不抗争做法的学生,也提出自己的要求,对其他抗争者,要怀几分敬重,即使没有这份敬重,也不要在背后放冷箭、使绊子,助纣为虐。 


他希望,在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文明一边,选择站在人民一边。 


他的演讲也引起很多企业家、专家学者的共鸣。北京一家信托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王锳女士对此感概表示:“我愿意尽力让尽可能多的人读到这个讲话,也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的师长要以如此沉重的心情送学子和孩子们进入社会而难过。非常难过。她还在结尾处加了三个泪奔的面孔。 


北京思源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总裁曹思源也引用丛日云教授演讲中的一句话,对其表示力挺与支持:“我希望,你们在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文明一 边。” 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也对此回应,认为这是每个人都应记住的座右铭。经济研究学者刘海影表示,这是很低的要求,同时也是很高的要求。 


四川某通讯公司法人“悲月的微博”也感叹:“世上还有这样的师长,才让人感到这国还有那么一点点希望。真希望当初毕业时,也曾有人在耳边这样叮嘱,而不是一堆到今天一句也想不起来了的官方套话和经学术包装后的‘成功学’。” 



附录:演讲节选—— 


同学们: 


今天是你喜庆的日子,是你们的成人礼,是你们人生的一个新的开端。 



你们即将进入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丰富而精彩的人生舞台,你们将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价值,享受你们的人生。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险恶的江湖,污浊的泥潭。 


这江湖深不可测,远非你们所能想像。你从此闯荡江湖,就像你当初学步一样。这江湖重新塑造你们的力量,你们可能还没有足够的估计。你如今要义无返顾地闯进去了,却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 


人生多歧路,这是人的宿命。如果严肃对待人生,不得不一次次面对歧路面前的困惑与焦虑。人生就是无数的选择。从人生终极目标的选择,大的发展方向的规划,直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选择、迈出每一步的选择。你的选择构成你的一生。 


正确的一生,还是错误的一生。 


不要别人做梦你也跟着做梦,被别人忽悠着做梦,做与别人同样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 


我们的人生与这个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你们这代人有过一个安宁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但你们的未来可能面对着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 


你们如果关注社会动态,就能看到天边在积聚着乌云,就能听到乌云中酝酿的风暴。 


敏锐的人都能看到,风云变幻,暗潮涌动,前途莫测。 


面对可能到来的社会大变局,你将如何选择? 


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你是不是一个明白人? 


龙应台女士在《大江大海——1949》里,记录了无数人在那一刻的选择:走还是不走?走,是一辈子;不走,也是一辈子。无数人的悲剧就从那一刻所做出的选择开始。 


国家走了一段弯路,对你来说,就是毁了一生。 


如果中国再来一次义和团或红卫兵运动,如果重庆模式成为中国模式,你们能不能清醒地说不?如何你没有这个见识或勇气,能不能至少做个无害的逍遥派? 


面对滚滚而来的浊流,如果你不能总是抗争,你是否可以选择偶尔抗争; 


如果你不敢积极的抗争,你还可以选择消极地抗争; 


如果你不能勇敢地表达,你可以选择含蓄地表达;如果你也不敢含蓄地表达,你可以选择沉默。 


如果你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选择了配合,但你还可以把调门放低一些。在你主动的或被迫地干着坏事时,能不能内心里还残留一点不安和负罪感。这一点儿不安或负罪感,仍是人性未泯的标记。 


即使你不去抗争,但对其他抗争者,要怀着几分敬重,即使没有这份敬重,也不要在背后放冷箭,使绊子,助纣为虐。 


我希望,你们在大潮袭来时,选择站在理性一边,文明一边,选择站在人民一边。 



以后你们一次次受伤时,会念起母校,不管在这里经历过多少不快,这已经算是一方净土。 


面对着这样的社会环境,你能不能做到举世皆醉,惟我独醒;举世混浊,惟我独清? 


我对此不抱多大希望,我自己也做不到。如果坚持那样的处世准则,也只好随着屈原投入汩罗江。 


但佛教的一个处世原则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引:那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既有随缘,也有不变。不变是原则,随缘是通融。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人能够实践的准则。 


在个人生活领域,我希望你们选择健康向上的人生,选择做一个有良知的文明人。 


当然,坦率地告诉你们冷酷的现实,并不是让你们应该选择消极和放弃。人们常说,我们虽然长着黑色眼睛,却用它寻找光明。没有光明和希望,那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绝望的人生。 


你内心的一片净土只属于你,只要你守护着它,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进入。 


曾有一位西方人面对放弃的忠告时说,我不是要改变世界,我只是不想改变自己。

同学们,你们就要远走高飞了。今天,我们注视着你们离开的背影,而追随着你们脚步的,是我们永久的牵挂! 


我们关注你们的成功,关注你们的幸福,更关注你们是否走在正路上。 


愿上苍眷顾你们! 


再见了,同学们! 


(简介:丛日云,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与政治现代化,西方文明通论大系。)


入群、合作,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