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黑暗!医生私下给自家孩子的高考志愿建议竟然是...

成道社 2022-05-05

动向观察,热点聚焦,每日中产微摘:

伴随着高考成绩放榜,浙江高考状元榜眼探花均出自医护之家让广大医护都长脸了一把。                           

                            
高考状元徐嘉骜来自浙江宁波镇海中学考生,语文131,数学147,外语142,选考物理100化学100生物100,总成绩720分。徐嘉骜的父亲任职于温医大附二医青田分院。                           
                            
高考榜眼邵奕佳 719 分来自温州中学,母亲来自温医大附二院                 

                           

高考探花罗云昌 718分,父母均在医院工作,父亲是苍南县龙城中医院眼科主任,母亲则是龙湾区天河社区卫生中心的护士。                           
然而,你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三位Top3的医护子女,无一选择了医护专业,状元徐嘉骜已经被北大数学系录取,榜眼邵奕佳已经进入北京大学的博雅人才培养计划名单,打算报北大元培学院专攻数据科学。探花罗云昌目前已经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专业为金融经济管理                           
以上事实未免让人深思和唏嘘,在中国这个尤其讲究人脉和资源的国度,如果父辈能有一个不错的事业,都绝对会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在自己的呵护下成长。如果学医不错,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孩子学医呢?    
  
                     
Lancet杂志一项研究分析了中国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的卫生年鉴,数据表明,中国医务工作者在2006年是670万,2014年是1020万。但执业医师仅240万人,执业助理医师50万人。                         
在2008年的一项调查更是显示,北京大学医学部2004-2006年间,该校418名5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生只有28%现在从事医师工作,其余毕业生选择从事其他工作。                          
该研究证实中国10年来医学生的流失率很高,作者认为,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加上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中国某些医学专业领域将面临医生短缺。该文章没有指出医生退休的比例。                             
另外,中国的医学和护理毕业生的平均成本在全世界最低。在医学教育方面的投入是中国未来卫生保健的重要影响因素。                       
由以上,就不难想象,为何高考前三位都没有选择医学,事实上,作为“铁饭碗”,医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为什么不选择医学呢?       

纵观历史和世界,医生无疑是最好的职业之一,但因多年的医疗体制的积弊: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持续存在,加上不良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顾道德底线和职业操守,歪曲报道事实真相,类似“八毛门事件”、“丢肾门事件”加剧了社会对医务人员的“仇视”,医患关系不断恶化,医生职业很长一段时间被黑化,甚至尊严和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以至于“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不知何时成为业内人士的“至理名言”!                           
                           
优秀的考生不学医成为医界之痛、民族之痛!任何劝人学医的文章评论区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一片哀鸿遍野!原因无外乎:学习周期长,学费贵,学习就业压力大、工作辛苦,工资低,医患紧张等因素。                            
                

但凡事都不绝对,需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关部门早已意识到医疗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各项医疗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但这需要时间。               


一、学医好不好?

医生就是医生,它只是一个职业,是一个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职业,是一个既需要有相应的职业精神又食人间烟火的职业。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稳定,还有就是看病方便。另外,医生的朋友圈相对比较广,谁不愿意认识一名医生呢?不过请注意,现在有的地方已经把带亲朋好友加号、住院定义为“微腐败”了!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为了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和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目标。但大部分学医的,或者说其家长主要看中的是前者:稳定且看病方便。学医实际上是辛苦一人,幸福全家!          

二、我适合学医吗?

首先你要对学医的过程和医生的职业特点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自己衡量是否适合,下面说说学医的真实现状。
1. 学医就是不断的学习、再学习
选择学医就是选择一辈子的高三生活!这句话一点不夸张。除非你对自己要求低,不想进大医院,就在小医院里面过好小日子就行了。
进入医学院,你将会遇到更多、更繁杂的学科,有描述人体基本形态的解剖、组胚,有描述人体生理功能的生理学,有解答病理规律的病生、病理解剖,有具体阐述临床知识的内外妇儿等课程。每一个成功的医生都是依靠不断地学习与坚守,才打下探索新知识、新领域的基础。

现在的普通三甲医院都要求硕士以上,热门专业要求博士以上,所以你要不停的学习,医学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期间读的书厚度轻松超过你的身高!面对连续不断、枯燥的学习内容,面对一生持续、艰辛的学习压力,你有信心能持之以恒吗?
你以为博士毕业就完了?没有,如果你研究生选择了科研型,对不起,你还要加 3年的规范化培训的学习,收入少的可怜,说出来你们都不相信,轮转规培期间所有加在一起3000-4000元,在大城市几乎连房租都不够。
你又以为工作以后就不用学习了?NO! 各种考试:医师资格证考试,一阶段规培考试(以上在专业型硕士期间可完成),二阶段规培考试,主治医师考试(以上在专业型博士期间可完成),医师定期考核,几乎是两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啊,保证把你考的“外焦里嫩”!而且医学是不断发展的,知识更新比较快,你要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最新的发展,指导临床,造福于患者。
除考试外,还有各种职称晋级等着你,你要不停写文章,看文献,发论文,临床教学医院就更忙了:临床+科研+教学,周末和节假日不是学习,就是在学习的路上,这倒是为下一代起到了“好好学习”的榜样!当然以上情况在小医院、基层医院会好很多,就看你想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

                            
2. 医患关系问题
医患关系是困扰医生职业的最大的问题,医患关系紧张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其原因复杂,有医疗制度的不完善,有不良媒体的煽风点火,也有医生群体的害群之马!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医疗制度存在的明显弊端:以药养医,以耗材养医,诊疗存在商业化、指标化。
                  
3. 劳动强度问题
多种原因让很多人都喜欢去大医院,造成了基层医院医生闲的要命,大城市大医院医生累的要死。可悲的是很多医学生毕业后转行,包括我的一些朋友和同事都转行去了保险、药企等,这无疑加重了医生的匮乏,所以大医院的很多科室医生工作强度很大,饮食无规律,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医生猝死近年来也不是什么新闻了!
4. 收入问题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医生,特别是一线医生、规培医师的收入是很低的,一个惨字形容不为过。很多人说有高额灰色收入,比如商业贿赂、红包,其实这是一种偏见。请大家相信,那些高额灰色收入和红包仅仅是少数,而且是国家严厉打击对象,这方面更会越来越少。疯狂拿商业贿赂不坐牢?呵呵,那你进来试试!

                            
前不久一名家长,咨询我医院里哪个科工作不累,压力不大,风险小,收入还高?我想了半天没有想出来,其实也是,这样的科室怎么可能存在?毕竟医生职业人命关天,压力小不了的。

                            
对于绝大部分医生都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挣着卖白菜的钱!普通大众却总觉得医生收入非常高,其实都是一种误解。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对医学有了大概的了解,要不要学医内心应该有了答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做出选择吧,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冒着“被雷劈”的风险,对那些想学医,又适合学医的学子们说,去大胆的报考医学院吧,选择这个离神圣最近的职业,投身人类健康事业的恒久发展中,我相信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感悟!!


入群、合作,请注明

得知女儿高考719分父亲仰天长笑从28楼跳下去

突发!美国执法人员破门强行进入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

中美男人最大的差别是在老婆遭强暴之后

北大副校长25篇论文造假被国际同行揭发

再挖!浙大强奸犯成绩单曝光,贫困生一词遭到强奸

深挖!浙大提前为强奸犯放行毕业!顺利入职上市地产公司

一个强奸犯让浙大翻车!

震惊!90位中科院科人员集体出走,中国靠什么打赢中美科技战?

又一亿万富豪卖光内地资产彻底转移海外

筹不到钱了!筹不到钱了!比洪水更可怕的灾难...

外汇竟然能保命?自己看吧!

终于有政协委员建议从严从速解决广东非洲黑人群居问题!

广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受贿含嫖资60万 ,认定嫖娼200次

开学喜迎259位坦桑尼亚留学生,人均30万政府奖学金!

终于有政协委员胆敢公开提出:取消外国留学生国民待遇!

中央政法委:做好艰苦奋斗的长期准备 不要涨价就骂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