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县第一个的万元户是徐才,当年梁广大100万响鞭炮去庆贺
点击上面“蓝字” 关注“c2000_cn”
南海县第一个的万元户是徐才
梁广大当年带6头烧猪100万响鞭炮去庆贺
在南海档案馆,有两张很珍贵的照片,分别为1980年和1981年,佛山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何武、时任南海县委书记的梁广大,到小塘公社南沙大队及万元户家中贺富的场景。
1981年1月26日,时任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前排左二)到小塘公社南沙大队“万元户”徐才家中贺富。
今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南海“敲锣打鼓贺富”这一段佳话。照片后排左一为当年11岁的徐用芬,她就是我们今天的讲述者。
南海县第一个万元户,诞生在这里
徐用芬是丹灶镇南沙人,是“金沙五金大王”徐才的小女儿,现在为南沙社区妇女主任。
徐用芬对当年的敲锣打鼓贺富印象最深的,是响亮的鞭炮声和美丽的烟花。“那是集体第一次请吃饭,每家每户要自己搬桌子凳子出来。晚上还在南沙小学放了一整晚烟花,连河对面的西南村民都到河堤上看。”徐用芬回忆说。
1980年1月10日,梁广大带着南海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抬着6头烧猪、10坛九江双蒸酒,带着100万响的鞭炮和烟花,伴随着舞狮,来到小塘公社南沙大队,与村民开席喝酒。
书记带队来可不是喝酒那么简单,而是专程来贺富,因为1979年,南沙大队以高达550元的人均分配收入,一跃成为南海县首富村。
丹灶南沙棋盘村,资料图
南沙大队的摇钱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冒了芽。当时,南沙村党支部书记冼伟从广州请回了在广州钟表厂担任技术工人的徐才。这位已是高级技工的南沙乡亲,带着技术和户籍一同回到南沙,帮大队搞起了小五金作坊。根据《金沙镇志》记载,南沙大队在1962年就开始搞五金业,并诞生了第一家社办五金厂。
在徐才指导下,五金厂办得越发红火。到了1980年,南沙村不仅成为南海县首富村,徐才家的财产也达到1万元,成为南海县第一个“万元户”。同年1月18日,《南方日报》头版头条以《富甲全县的南沙大队》为题报道了南沙村的经验,轰动全省。
此后,南沙大队更加意气风发,加大对五金业的发展力度,当年又夺取了全面丰收,社员年人均分配929元(不含奖金),再次成为全县首富村。所以,1981年1月26日,南海县委书记梁广大再度率领机关干部到南沙大队贺富。
“我们家当时的东芝彩电,是托朋友从香港买回来的,录音机、洗衣机、电饭锅、摩托车……那些大城市流行的东西,我们家全都有。”徐用芬回忆说,所以当时领导来村里贺富,走访的第一家就是我们家。
贺富激起人们的致富热
当时梁广大为何要敲锣打鼓贺富?这个贺富对南海来说意义何在?
在那之前的七十年代初期,南沙五金业受到过一次沉重的打击。因为要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农业政策,南沙被诟病为“只顾赚钱,不顾国家的计划和利益就是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要批评的。”
于是,当时的公社领导就以限制农村副业生产“过热”为由,只给每个大队发一个营业执照,这就导致每个大队只能办一个厂,大队下面的每个村就不能再办了。
好在后来各大队经过讨论,达成了“抓好农业生产与发展农村副业并不矛盾,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继续发展五金副业是正确的”共识,于是就将大队牌照用来开办五金总厂,各村工厂改为车间,实行统一账目,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最后才使五金业遍地开花。
再次因为五金“冒尖”的南沙,致富后也一直十分低调,怕再次遭到批评。为打消这种顾虑,改变群众普遍存在“怕富”“怕露富”,怕搞经济、抓生产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认识,梁广大作出了大胆的决定——“贺富”。
从1980年开始,南海连续3年“祝富贺富”,给“万元户”们颁发奖状。1983年初,南海县委、县政府还专门下发红头文件,表彰600名专业户、重点户。
就是在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大沥人办起了铝材厂,盐步人做起了内衣,西樵纺织做起来了……一大批“洗脚上田”的农民,走上了工商业致富的路子,迎来了南海民营经济的春天。
贺富后续:徐家四兄妹还在开五金厂
因五金起家成为南海首个“万元户”的徐才家,后来发展如何?
徐用芬说,之前徐才是在南沙大队的五金厂做厂长,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施行,一批五金厂技术骨干抓住这个机会,纷纷承包集体五金企业。1983年,55岁的徐才获发全公社第一个私人牌照,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五金厂。
当时南沙所属金沙镇,在徐才的影响下,五金厂在金沙镇遍地开花,80年代末,个体、私营五金企业发展至320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鼎盛时期,全国70%的日用五金都出自这里。
金沙被称为全国的“五金之乡”,做五金的业内人都把徐才称作“师傅”,成为金沙的“五金之父”。
从事了一辈子五金行业的徐才,在他87岁那年,关掉了他一手操办的五金厂。2017年,徐才和其妻子双双离世,“父母虽然走了,但是留给我们的技术,留给我们的精神,我们一直都记在心里。”徐用芬说,现在三姐已经提前退休,而大姐、二姐、二哥还有我们家还在做五金。
(来源南海发布)
[c2000_cn]欢迎赐稿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