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季尚之:从上外出发探访109个乡镇,传习文化遗产,守望中华文脉

SISU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3-01-01


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年度人物季尚之

3年来,他带领来自22个院校的200多名“微笑上海”团队成员走访上海109个乡镇,采访人数超过500人,录音时长超过30000分钟。

他牵头成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生传统文化传习传播团队”,带动200多名上外学子组成60余支社会实践队伍,传习、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季尚之,植根于文化沃土中,行走在广阔大地上,细心观察、深入调研、用心记录,延续乡土情怀,传习文化遗产,守望中华文脉,书写青春篇章。

 

●●


   爱心启程:公益实践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担任校社会实践部副部长、校学联社会实践与科创指导中心公关联络部部长期间,邀请昂立教育集团副总裁王晓波、花间堂创办人张蓓等知名校内外人士来校做创新创业指导讲座,为有社会实践理想的同学搭建平台、分享经验……季尚之的大学生活可以说与“社会实践”、“公益服务”难舍难分。

其实,毕业于上外附中的季尚之在高中时期就与社会实践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他第一次参与到一项援助青海玉树牧区小学建设的公益实践活动中。“原本以为这只是件简单的事,但真正做的时候却有着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青海和上海的教纲不同、牧区学校流动、高原运输不便……面对摆在眼前的种种难题,季尚之从自己身边出发,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发动十二所学校参与其中,为牧区建成了一套完整的教材系统。

这一次公益实践的成功,在季尚之心中播下了社会实践的种子,也给予了他在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道路上一路前行的自信与原动力。“我想要做能够帮助到别人的事情”,季尚之坦言,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获得快乐和成长。

季尚之赴俄罗斯索契参加“第十九届世界青年联欢节”

2015年,季尚之以保送生的身份来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就读于英语学院。英语学院老师们的无私关怀与专业指导、学院兼容并包的人文氛围和代代相传的人文关怀传统,给予了他无限的鼓励与支持,一一化为他前行的助力。并且,在他的实践过程中,他也深切感受到了校团委在社会实践平台搭建、流程管理、指导培训等各方面的用心与坚持,并得到了校团委的老师们的支持与指导,学校给力的支撑体系和支持系统,让他能带领项目从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学校、学院给予的平台与支持,让季尚之得以投身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观照乡土文化的身前身后,记录迸发于田野和市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季尚之和班级同学们


 

  微笑上海:

一千三百多天,一百零九座乡镇

青砖黛瓦白墙,小桥流水工匠,有这样一群上外年轻人,方寸之间默默守望乡土的质朴、匠心的光芒,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一积一跬步地发掘和发扬失落的民俗传统。他们就是“微笑上海”团队。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就是季尚之。

季尚之和微笑上海团队深入乡村进入千村档案记录

“微笑上海”的创意源自《微笑台湾》杂志。他们踏遍万水千山,走遍全台三百一十九个乡镇,挖掘传播背后的独特风土。季尚之看到以后,便也有了在自己的家乡上海创办“微笑上海”的想法。记录发生在上海乡镇的故事,留下人与土地发生连接时的美好瞬间,探明都市人和土地的精神关联,是季尚之创立微笑上海的初衷。

季尚之认为,每个乡镇都有源于自己独特历史文化的风土人情。无论是名扬在外的“南翔小笼”,还是年青人没怎么听过的“练塘茭白”,同样都有着打动人心的土地故事。对于季尚之而言,真正走在乡野之间,不同的风俗与文化并存喧嚣,能让人感受到土地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天然的生生不息和顽强,给人带来的感动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

目前,季尚之创建的“微笑上海”团队共包含来自全市二十二所院校的两百余名大学生,累计采访在地各专业人士五百余人次,采集录音、录像超过三万分钟,下属调研团队共计五十余组。微笑上海项目,是季尚之大学社会实践道路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三年多来,不管路途远近,无论寒暑风雨,季尚之坚持每次活动都亲自与受访者进行详细访谈。在他看来,每一座乡镇都有着独特的风物与特点,这些特点或许是自古已有的,或许是新近形成的,但只有开始关注这些文化遗产,才会产生情感,才可能带来一些良性的变化,才有可能开始去传承。而这也正是季尚之希望通过“微笑上海”带给更多年轻人的思考。探索家乡并对乡土生成自豪感,通过自身努力建设家乡,创造新的生活美学,这是季尚之的初心与坚守,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上海青年对这座城市的热爱。

时至今日,“微笑上海”不断发展壮大,已经走出上海,走向了浙江、江苏、香港等地区。随着微笑上海的成功,季尚之也得到了“微笑台湾”活动的发起方《天下杂志》的支持和鼓励。

季尚之与天下杂志微笑台湾副主编陈世斌


 

  步履不停:扬语言之帆,讲中国故事

除了微笑上海,季尚之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对乡村田野调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的青年学生加入文化传承的队伍,如何让具有外语特长和国际视野的上外学子真正认识、理解、传承、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于是,带着对文脉守望、文化创新的思考,季尚之牵头成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生传统文化传习传播团队”,目前正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将该团队孵化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生传统文化传习传播中心。自2017年起,季尚之带领上外学生以文化传承为使命,开展《贤城古语——偒傣话的语音研究》、崇明生态岛优质农产品的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地化融入——以吴淞面塑为例》、金门岛民宿开发管理制度对崇明的启示》、南部沿海的岱山移民遗存研究》、《神化完人——明松江知府黄伟神化的初探》等实践项目近60余项,带动学生人数超过200人。

在季尚之看来,社会实践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将旨在传习传播中华文化的社会实践与上外学子的外语专业学习结合起来,一定能迸发1+1>2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新能量。

 

季尚之和同学们在宝山罗店进行社会实践

近期,由季尚之发起、英语学院赵璧老师指导的“海上谣谚”上海谚语翻译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了解沪谚,对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是寻根、是留存祖辈的记忆;对新上海人来说,是融入、是理解海派文化的变迁;对在上海学习、工作的外国人来说,是了解当地文化、是体会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将上海谚语翻译成地道的英语,无论是跨时代跨社会背景的正确理解,还是如何保留中文双关原汁原味翻译,都有着一定的难度。在英语学院赵璧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团队成员拜访多次组织、并亲自参与民间文化集成编写的金山文化馆原馆长胡林森老先生,整理寻找一九二六年的沪谚典籍,组织建立微信公众号,每周定期发布沪谚的翻译,助力沪谚的传承与推广。以类似的项目为契机,季尚之带领自己的伙伴们结合所学专业,将调研报告、采访见闻、实践成果进行多语种翻译传播,积极探索着传播中国文化的路径,积累着讲述中国故事的经验。

 

 

季尚之和同学们在浙江嵊泗县嵊山镇后头湾村社会实践

寄语学弟学妹,季尚之鼓励大家“不要胆怯。大学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基础。不仅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如果对其他任何方面感兴趣,就去尝试做做看。如果真的有兴趣,真的做得好,资源就会超乎想象地倾注到你身上。”

谦逊如季尚之,他更愿意将自己在社会实践领域取得的成绩归结于同学的帮助和老师的支持。但是,执着比聪明更难得,努力比幸运更重要。未来,季尚之打算继续坚守自己的社会实践之初心。直道而行,他要在田野的风中用双脚丈量散落在村落之中的乡土文明,在纷扰的市井声中用纸笔记录流转于历史间的文化遗产。从上外出发,他想要乘着语言的翅膀将中国故事讲到更多的地方。

●●●●●

采访 | 卢敬仪 盛澜馨

编辑 | 卢敬仪

责任编辑 | 辛非怡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服务号:SISUers / 订阅号:sisu194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