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SU有你 ┆ 学者王有勇:“翻译是我的生活方式”
●●●●●
编者按:近期,上外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SISU有你”系列人物故事,聚焦校园里不同岗位、不同领域的上外人——乐观果敢的青年教师,奋斗热忱的莘莘学子,多才多艺的保安小哥……共同感受,SISU因为有他们而更加精彩。
本期,让我们一同了解“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之一、上外学者王有勇教授的译路故事……
作为译者,他将翻译视作生活方式,深入本心;作为师者,他将翻译融入教学理念,润物无声;作为使者,他用翻译进行文化传播,承担家国之责。
三重身份,都与汉语、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密不可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外语人在当代应有的自我要求和角色定位。
●●●●●
译者:将翻译融入人生,热爱可抵岁月长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在扬州市区古运河东岸的土冈上,一个少年正好奇地盯着被称为“巴巴窑”的普哈丁墓碑文,瞪大双眼想搞明白,这些从元代留存至今的诸多“怪异文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后来他终于知道,普哈丁墓园连同那些墓碑,是中阿友好交往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而那些难以解码的文字,正是阿拉伯语。从此,少年便与阿拉伯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顺利考入上外,就读于阿拉伯语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工作至今。
“其实我那次去扬州,本来只是高考结束去参加口试”,如今的阿拉伯语教授王有勇回忆到,“却没想到因此与阿拉伯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感慨:“或许是命中注定,让我幸运地找到了自己酷爱的语言。”
如今,王有勇已经是阿语学界中华典籍翻译的专家,先后将《荀子》《列子》《菜根谭》《围炉夜话》等作品翻译成阿拉伯语,并在阿拉伯国家出版发行。他认为,中国典籍必须“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力,“要进入国外的书店书架,走进国外的知识分子,影响国外的决策阶层”。翻译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在飞机高铁上,还是吃饭休息时,他都习惯用手机保持听力输入,潜移默化地给自己营造外语环境,而他的口袋里,时常随身携带着三四则正待翻译的中文箴言,不时翻看,在灵光乍现时记录下最佳译法。
“我有了27年的积累才敢做典籍翻译,”这些积累需要稳定的来源,“要持之以恒,不是想起来就做,想不起就不做”。三万字的《列子》,他坚持每天翻译300字,100天便是三万字,前后四个月便完成了全书的翻译。
常年来,王有勇潜心汉阿互译,推进文化外宣。他强调,“译者要有国际视野,坚持国家站位,心怀国家战略,要和国家站在一起,实现‘翻译中国’。”2018年,他参考众多白话译注本,耗时近九个月,完成了《菜根谭》这部道释儒三家融合的小品文翻译;翻译《围炉夜话》时,他匠心独具,在每则格言后以“炉边书香”为题,增加了中国其他典籍中与之相呼应的内容,实现了中国思想传承呼应的效果,脉络贯通的中国文化图景就这样在一本书中徐徐展开。
从2019年开始,王有勇开始独立运行个人公众号“中阿经典互译”,分享自己对诸多国学经典、习近平用典的阿语译文,风格简洁自然,紧跟时事。这和他总是关注新闻与著作的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语料库,充满与语言文化碰撞的千万种可能。
师者:将翻译渗透教学,诲人不倦育英才
一边在翻译实践之路上深耕前行,一边将自己对语言的热爱融入日常教学之中,王有勇认为,人才培养是一切理念和知识的传承之法。他为教育部和外交部合作设立的“阿盟国家高级翻译人才培训项目”担任阿汉互译授课教授,培养阿盟国家高端汉语翻译人才,同时在上外东方语学院开设课程,带领硕士生和博士生一同探索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世界。
在语音课上,他告诉学生,“任何语言都有其独特美感”,每个字母如同音乐中的音符,遵循节奏,自成韵律,语言的美感注入其中。若能日积月累,练就一口地道的语音语调其实很简单,“去听、去模仿,随时利用网络资源,接受最新知识。现在不像以前,怨不得教材,只怨自己没花工夫。你花了工夫,自然而然就学进去了。”
课堂上,他选择通过大量的实践,辅以切中要点的讲解,来充分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比如对于成语和谚语而言,阿语与汉语常常有意思相近但喻体不同的表述,考虑到合辙押韵等因素,采取归化、异化等不同翻译策略。他会举例说,汉语里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在阿语中的表述接近为“表面大理石,内部锅底灰”,“放一百个心”则接近为“在肚子里放个夏天的西瓜”,这背后的文化差异就需要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才能掌握。
王有勇的博士研究生来自埃及、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和巴基斯坦,近年来都加入王老师的团队参与翻译《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习近平扶贫故事》等书籍。王有勇相信,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加强他们对汉语的准确理解和语言的规范使用,能够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情结,让中国文化和思想走进留学生的心田。
“既要得意(意义),又要忘形(形式),然后再保持不忘形。”翻译的信达雅是译者应当追求的目标,王教授认为,“美感的丧失是翻译的失职。原文的风格和美感,都要不折不扣转递出去。”无论是词语、句群,还是段落、篇章,都必须把形合和意合的转换落实到每个语言单位。”
王有勇鼓励学生们采用不同的方法翻译同一个句子。他将这种方法比作24点游戏——手上的四个数字可以巧妙采取不同的算法得出24点,翻译时也可运用脑中的不同词汇组合形式多样的句子。无论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抑或是青年教师,都是功在平时,不可依赖于“救命稻草”,而要养成良好习惯,脚踏实地地提升外语水平与翻译能力。
王有勇认为,在“翻译世界”向“翻译中国”转型的当下,学以致用的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高端翻译人才,要以双语能力和文化积淀为基石,以实现“得意”、“忘形”、“得意且不忘形”三重境界为目标。“翻译质量的好坏,是中国文化能否真正走出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他感慨地说道,译者必须时刻保持一种使命感,只有对个人所从事的工作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译文质量就是在一种“加压加码、反复推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的。
使者:让翻译助力传播,胸怀家国勇担当
译者,走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以语言为翼,更需以家国为先,讲好中国故事,壮大中国声音。在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典籍可以让阿拉伯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思想的历史渊源,与此同时,也应当关注中国当代思想的外译。
近年来,王有勇积极推进中国当代思想的对外传播,先后出版《习近平讲故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上下卷)《浦东奇迹》《一带一路: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等译著,参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翻译并受到外文出版社的表彰,已翻译完成的《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外交卷)也将于年内出版。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王有勇无偿翻译电子童书《新型冠状病毒走啦》,向阿拉伯儿童普及防疫知识,获得当地民众赞誉。这份为抗击疫情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同样也是王教授眼中的译者情怀,“不要曲高和寡,而要走出象牙塔,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做出更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他还与伊拉克媒体人和艺术家合作译制了一首歌《中国,我们的明天》。歌曲用阿拉伯语写成,由王有勇译为汉语,生动展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形象。这次特别的经历让王教授颇有感触,“作为外语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不断拓展对外传播方式”。译者的舞台不应局限于纸张上的方寸之间,而应让多模态翻译在对外传播中发挥更大作用。
翻译是一个民族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无论多么经典的作品,都要经由翻译才能在他国的文化土壤里重获新生。作为一名译者,必须有中国站位、国际视野,厚积薄发,矢志不渝,方能胸怀家国大义,书写笔下乾坤。
写在最后:
常言道,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在王有勇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以“译”为道,百事可为的精神。
在语言的世界中纵横百家,在希望的田野里浇沃新土。徜徉在中阿经典作品的海洋,立足国际视野,承担译者责任,为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赋能,王有勇寄语外语专业学子:“翻译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山高水且长,愿我们都能在自己钟爱的领域远航。
【相关阅读】
SISU有你 ┆ 爱弹吉他的保安小哥刘文豪:任何工作都不应该是将就
SISU有你 ┆ 师者王文臣:助学生画好底色,做思想的同路人
SISU有你 ┆ 博士生党员赵耀:用青春讲述语言与国家的故事
策划 | SISU融媒体中心
采写 | 李雪妍 淦丹
排版 | 李雪妍
责编 | 钱俊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