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初心 | 人文学子改编民间故事,以图画书唤醒失落文化

      毕矮传说、西湖传说……一个个生动的民间故事记载着先祖的奇思妙想与智慧,闪耀着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光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宝贵的民间故事却逐渐蒙尘。为唤醒民族记忆,让传统文化在儿童教育中“活起来”,一群永葆童心的人文学子聚到一起,成立了“重绘失落的浙江记忆”课题组,致力于融民间文学遗珠于图画书改编和儿童课堂教育,为传承失落的民族印记赋能。

      通过不懈努力,课题组收集到由浙江民间故事转化而来的122本图画书。但这个数目相比浩渺的民间故事,数量实在太过微小。“那我们能否自己改编民间故事为图画书并将其投入课堂实践呢?”这个念头出现在课题组负责人冯丝源的脑海中,并迅速得到了指导老师与课题组成员的认可。


让“沧海遗珠”焕发新活力



 在仔细翻阅《浙江民间故事集成》后,课题组成员选择以温州乐清民间故事《龙船花》为底本进行图画书改编。该民间故事蕴含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但却鲜为人知,甚至连当地人民都知之甚少。

      除了内涵丰富,《龙船花》还涉及两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清细纹刻纸与首饰龙。这两项非遗历史悠久,现在却只能更多尘封在老一辈的记忆当中。课题组希望通过这个民间故事的改编,达到唤醒民间故事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双重目的。



      “乐清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船、细纹刻纸都在渐渐被人遗忘,尤其是孩子们。”家住乐清的叶梦瑶惋惜地说道,她怀念这些记忆,并努力用新方式守护它。

      《龙船花》虽然带有浓厚本土色彩,但它传递的男女平等观念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普世价值。同时,课题组也对一些较有影响力的民间故事的图画书传承方式作出进一步创新,力图以更新颖、更多元、更动人的绘本以及教学实践助力民间故事的传承。

      这也正体现课题组民间故事创新改编过程中着眼的两个维度:一个是使逐渐消逝的优秀民间故事重新鲜活起来,用图画书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给下一代,如《龙船花》;一个是将具有代表性和知名度的浙江民间故事打磨得更好,打造浙江民间故事的讲述品牌,如课题组正在进行的西湖传说的图画书改编。


赋传统内核以“图画书新衣”



课题组对民间故事图画书中具有代表性的8个故事、19本图画书展开了细致的文本分析,并总结出民间故事图画书转化及传承实践的核心理念——儿童情趣、保留特色、审视传统、现代视角。《龙船花》正是依据“十六字诀”进行改编。

      课题组在动工前积极和乐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取得了联系,非遗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力对图画书的创作想法予以赞赏和支持,并提供了与首饰龙和细纹刻纸相关的丰富参考材料。



       文本改编过程中,课题组将《龙船花》原故事中的一些俚语化表达进行删改,如“直擦横揩”“后生”“剪纸老司”等词语。课题组成员胡佳欣表示,这些带有浓厚本土色彩的词语可能会给不熟悉当地文化的人带来误解。

      “图画方面的困难也很多,”负责绘画的钱浩楠坦言,“因为我们缺乏经验,在选取动作进行描绘时比较纠结,不知道如何描绘最有表现力的瞬间。”为了达到理想效果,图画书前后共改版3次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龙船花》加入了改编者用心别致的亮点。比如在图画中加入剪纸元素,除了体现非遗传统工艺外,还考虑将图文结合,形成某种节奏感。而故事主人公老金伯在故事不同画面中出现3次,形成一条隐形线索。



      负责人冯丝源笑言:“由于图画承担重要的叙事功能,在《龙船花》中我们精心设计了老金伯的表情,让它成为增强整个故事叙事张力的重要线索。”就连图画书的前后环衬也得到了巧妙运用,寥寥数笔的白描,介绍了细纹刻纸的制作工具。



      课题组还将《龙船花》作为礼物,为汤汤童话书屋五周年“庆生”。在现场,课题组成员绘声绘色地分享原创民间故事图画书,孩子们听得饶有兴致。双方还开展“民间故事绘本分享”擂台赛,在妙趣横生的活动中共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网
编辑 | 周语彤责任编辑 | 王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