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初心 | 林舒心:“舒”卷张弛,漫溯“心”之所向

学习常怀赤子之心

对深造坚持砥砺研心

缘结文心

厚积薄发奔涌文学血脉

圆梦初心

成就采访者到被采访者的身份转换


汉语言文学196班的林舒心

用“心”挖掘“宝藏”

找到打开北京师范大学大门的钥匙



永葆赤心!

“三年保持十分的努力”


收到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7所985、211高校推免offer,林舒心回顾保研之路,强调“成绩是第一位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硬实力”。在学习上,她一直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你只有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朴实的座右铭从初中一直激励林舒心至今。

疫情网课期间,不同于大多数人松懈学习,林舒心沉下心来,弯道超车。没有课本就自己买书,没有资料就自己打印,整理文本目录,分类笔记内容,将纸张订成厚厚一册,用水笔标注页数。油墨用了一盒又一盒,打印机的纸换了一叠又一叠,写满黑笔和红笔印记的纸张在书桌上垒成一大摞。


林舒心网课笔记


罗列计划表,提前预习,用铅笔写下密密麻麻的课前疑问;课上听讲,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课后梳理,反复刷练习题,针对薄弱学科重点强化。她回顾自己的日常学习,坦言:“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所以我需要通过提前学习与复习,才能够达到自己的要求。”



不同于为繁重的学习压力忧虑,林舒心在“内卷的人文”中,找到自己的松弛有度。每周反思,根据预期目标调整自己的重心,有意识地做规划,平衡学习、工作与科研的进度条。紧绷状态下,林舒心特别感激寝室之间的互相帮助,带给她愉快的学习氛围。期末阶段一起背书,甚至几个寝室挤在一个房间一起背,“老师”与“学生”之间角色互换,抽背知识点,转述小故事

“期末冲刺阶段常常睡两三个小时让室友叫醒复习,同时又在两三个小时后叫醒室友去复习。”回想起室友间的“叫醒服务”,林舒心在深情投入中品味知识与友谊的甘甜。


林舒心与室友合照(左二)


裸绩4.34,三年均为年级第一,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一次省政府奖学金,拿下学科竞赛2项国家级一等奖、8项省级一等奖。林舒心口中“笨鸟先飞”的自己,一步一脚印,走出踏实的学习之路。


  砥砺研心!

“我需背水一战”


参与4项国家级课题,主持或参与15项省、校、院级课题,参编《东阳鱼鳞图册选编》,调研报告入选国务院参事室内刊《国是咨询》,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学习之余的林舒心,在科研上也闪闪发光。



因一次偶然阅读对鱼鳞图册产生兴趣,林舒心思考古典文书的时代价值,希望还原古地图助力古村落振兴建设。她带领十人团队,在指导老师李义敏、盛灿灿的帮助下,展开图册数据库的“拼图”之路


课题组调研


经历多次失败重启,林舒心带领团队在寒假日夜赶工,在学习期间“见缝插针”。逐字逐句标注200页图文资料,答辩稿打磨二十来遍,问题整理32000字,学术论文轮流校勘八九轮,文件夹存储6.7G,与浙师相伴至凌晨三四点……风雨中坚守阵地的林舒心,最终拿下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研途共进,潜心科研沉淀厚实的综合实力,她拿下保研资格的入场券,迈上冲刺推免的赛道。林舒心将高校夏令营分为“冲、稳、保”三类,针对性准备,全力以赴。

6月24日至7月14日20天无间歇参加夏令营,两部手机、一个ipad、两台电脑,“全副武装”的林舒心将自己一天的时间扩充成“72小时”,在有限的时间里参加满满当当的面试,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有时候刚从一个面试平台离开就立马打开另一个。一个月下来,她瘦了有足足六斤


参加线上高校夏令营


高强度、高质量的夏令营活动让林舒心在磨练中成长蜕变。抢着发言,抢着开麦表达想法,抢着跟导师交流,夏令营成员对学术科研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她,督促她更加积极地开拓思维,激发学术潜能,提高综合素养。


保研备战学习计划表


“大家都很优秀,我只能背水一战。”8月,准备预推免的一个月时间里,林舒心每日坚持学习15小时,关闭朋友圈等所有社交软件,将复习节奏调整成考研状态。针对英语弱项,她主动寻求好友帮助,约定每周有固定时间对练英语。视频对话的小小窗口,见证林舒心从不敢回答专业英语问答,到流利沟通交流的蜕变。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林舒心在日夜中不断沉淀打磨自身,最终如愿进入理想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缘结文心!

“我想诉说文学的故事”


弯眉浅笑,含情凝望远方,信然踱步间,话语铿锵,时而激昂恳切,时而婉转深情,一步步带领观众走进文学经典的殿堂——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林舒心在闪闪发光。



一年前,林舒心抱着“佛系心态”报名院赛,没想到一路稳扎稳打冲进省赛决赛。惊喜之余,她暗下决心,投入为期3个月的强化训练

和备赛的选手组成“四人小分队”,每天早上6点,人文地下室是她们的“第二舞台”。狭小的空间里,荡着激昂澎湃的回声。语音语调、情感转折、手势变化、眼神交流、走位技巧……每一处细节都抠到极致。


朗诵(右二)


“再来一遍”说了多少次?林舒心已然记不清。她清楚的是,朗诵技能的“get”绝不仅靠一朝一夕,更重要的,是对经典文学的细腻把握。

“《鹿鸣》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起兴,多重章叠句,每一段的情感需层层递进,渐渐将宴飨之乐推至高潮……”以《诗经》为例,林舒心一字一句地将朗诵心得娓娓道来。


“国旗下青年说”朗诵(左二)


幻想自己置身历史中,仿佛与先哲隔空对话,细细体会他们独有的心境,林舒心动情地说道:“我想将他们的故事诉说给大家听!”

经典诵读比赛设有文化常识考试环节。15分钟,100道选择题,林舒心不慌不忙地坐在桌前,从容迅速地做题。纸张翻动间,多年积累的文学素养在这一刻展现出它的闪光点。



从小喜欢读书,林舒心享受着深入文学云海的酣畅淋漓;上大学后,图文二楼的长廊里,多了个伏案看书的身影。随着兴趣广泛阅读,她笑称自己喜欢看《唐诗风物志》《经典常谈》等一类“杂书”。

“你读过的每一本书,或许在某一天会‘反哺’归来。”她微微一笑。


林舒心阅读的书籍(部分)


兴趣在左,热爱在右;一路播种,一路开花。林舒心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一路斩获“全国大学生中国经典美文诵读比赛铜奖”“浙江省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厚积薄发在这个富有书香气的女孩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与文学的故事未完待续……


圆梦初心!

“感谢人文孕育了我”


“人文孕育了我,引领我一路走到现在。”

初入大学,在辅导员兼指导老师张峻峰给新生的介绍中,林舒心与人文学院融媒体中心结缘。回忆起面试场景,她坦然一笑:“当时我就是很自信。”


院融媒体合影(第一排左五)


自信的女孩儿同样幸运。成为一名文字记者后,张老师耐心地改稿,带她一起逐字逐句推敲。看着文稿上密密麻麻的批注,林舒心渐渐悟到文字背后的温度与力量,写出一篇篇至情至性的文稿。


点击跳转推文


问及最喜欢撰写的文稿类型,林舒心坚定答道:“人物稿!”

第一次采访叶蓓学姐,林舒心上了进入大学来“关于人生的第一堂课”,学会放平心态,不功利性地追求;与黄敏华学姐一见如故,林舒心愈加明白优秀的人到底有多努力,萌生保研的想法;“支教一生,自教一年”,陈辉学长的教育情怀深深感染着她……

心有所感,必有回响。彼时的林舒心被保研学子丰富履历震撼的同时,从优秀的学长学姐身上不断汲取正能量,鞭策自我三年里一步一步走来,在2022年的秋天,她摘下“保研北师大”的果实。


采访保研学子时,曾憧憬过成为被采访的人,当憧憬变成现实,身份上的转变令林舒心再回首这三年,不禁感慨自己已成长为期待中的模样。

给学弟学妹们的寄语,她选择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

站在名为“人文”的坐标轴原点上,林舒心不给自己设限,不断突破舒适圈拍视频、剪辑、主持、摄影、配音……三年前的林舒心想不到三年后的自己可以身兼多项技能,浓厚的情感溢于言表,脱口而出之际化为朴实而真切的两个字——感谢——感谢人文给予她发光发亮的舞台


林舒心参与主持(右一)

林舒心被展出的摄影作品


深造之路已然明晰,林舒心总结过去,将“大学生活”定位为“价值满满的宝藏三年”。在未来,她相信,北国的四季依然烂漫。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林舒心用“心”去发现价值,挖掘价值,最终成就价值。显然她现在,与时“舒”卷,和光同“心”,亦正如宝藏般闪闪发光。




-融媒体中心 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
文字丨成禹 周映映 林依烨 阚梓匀 徐梦琳
图片丨本人提供
编辑丨周映映
责任编辑丨成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