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微观窥世界 | 今日美术馆全新策划云展览首发上线


线上今日美术馆的正确打开方式一文中,我们提到了“云”上今日美术馆的五种打开方式:


①线上征集活动

②Future云端馆”APP

③360全景展览

④在线展览小程序

⑤在线课程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积极参与当代社会热点的讨论,就大众共同关心的问题,提供不同的文化视角和借鉴,持续为大家传递我们对艺术的思考,是美术馆的使命和责任。自2010年起,今日美术馆即开始注重线上内容运营。为了给观众提供更为便捷的观展方式,今日美术馆特别设计的在线展览小程序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并首次上线全新系列展览——“微观世界”


❗ Ps:此展线下美术馆没有展出哦 ❗


“微观世界”系列展览共分为三季


正在展出

苏珊·安格(Suzanne Anker)、陈友桐


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微观世界 — 生命彩虹

杨鑫、胡任乂


微观世界 — 隐秘的原型

铃木悠哉


本期的先行板块,我们将通过苏珊·安格 (Suzanne Anker)和陈友桐两位重要生物艺术家的作品,就当下生物事件中包含的生命、共存、原生性等问题,带大家走进“微观世界”的首季展览——“基因·群落”




NO.1



为什么做这次系列展览?


当一个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十几亿人被迫相互隔离;这些微小的类生命体让人们重新意识到自己脆弱;它们无疑已经成为改变当代经济和文化生态的重要推力。它们是谁?它们是如何来到这里?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改变呢?艺术家和科学家总是在真相与构想中徘徊,他们的责任就是去探寻真相的源头,再用新奇而令人感动的方式,把信息精确地传达到大家身边。今日美术馆正是想通过一个系列展,带大家去探访那些和微生物对话的艺术家。 


那些通过微生物,植物,甚至身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就是要接受来自生命体本身的直觉和活力,以及不受创作者意识支配而释放出来的活力。它独立于艺术家的意识之外,而引导我们做出决定,从而找到情感,动力和依赖关系之间的解决方案。身体是通过神经感觉系统连接世界的有机体,物体通过社会价值系统连接世界的无机体。它们的共存依赖于自我调节和彼此对于信息的能供性,也因此创造了额外的快感。  


我们希望利用在感知力,基因,互动关系和现象学方面的知识,通过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在艺术史,社会学和技术性哲学之间的寻找一个纽带。当然,有时候理论和实践的连结并不总是严谨地指向同一方向。就像即兴说唱、身体绘画或即兴舞蹈一样,即便在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多变和偶发,然而,这种社会化的主观意识及其主体间的共鸣,是诱发我们举办此次云展览的动力之一。




NO.2



微观世界——基因·群落



此次疫情在2020开年席卷全国,深深地影响了大家的衣食住行,并且爆发的疫情已经开始点燃其他大洲。人们似乎对于微不可见的微生物产生了比以往更大的未知与恐惧,对自然、生物法则也产生了更大的敬畏。


“微观世界”的第一季——基因·群落,我们将去探访那些在实验室里,用高科技设备寻找真相的艺术家。他们有着不一样的视角和信息,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什么生物体会相互排斥或吸引?当身体可以再生,生命可以被重塑的时候,由基因构建的家庭和血缘关系还有效吗?染色体的序列也会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吗?它们会引发怎样的社会、道德和生物伦理问题呢?




策展人介绍



 

苏磊


今日美术馆新媒体实验室执行总监,新媒体艺术策展人,当代艺术理论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巴黎圣德尼大学,巴黎拉维莱特国家高等建筑学院,获得学士、硕士学位,并就读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博士(站内)。先后任教于北大巴政国际双硕士班和央美高精尖课程。研究领域为当代艺术,参数化设计及后资本主义文化景观。今日美术馆第一届未来展策展人。北京大学海外名师 (TASC)论坛策划人。




展览前言



基因革命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生物学的范畴, 它已逐步演变为一种既有象征性又具备隐含意义的文化符号,成为当代艺术家的想象力与灵感之源。


在今天的环境下,传统的以基因关系(或者说血缘关系)为单位的结构已不再是稳定的模式。农业社会延续下来的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正在松动。我们正面对另一种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个人化,原本基于近似血缘关系的家庭结构变得更加灵活,婚姻重组,同居甚至同性婚姻……或者选择单身,孩子出生是因为有了新的生殖技术, 甚至美国也在修改了基于亲属关系的移民政策,  这些是源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选择。


尽管如此,基因(血缘)的关系对于每个人在人生早期阶段的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的,甚至是根本的。尽管它产生了痛苦,紧张和冲突,但它仍然坚不可摧,因为它定义了我们的起源,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真实面貌。不仅表达了对当代对于基因(血缘)关系的思考方式,而且展现了基于生物基因(血缘)的文化,伦理,社会和生物学联系。在每个人, 每个组全都试图找到自己的身份的社会里,什么是在这种生态化环境中,产生族群的原则?什么使人们根性地共存或对抗?




艺术家是谁?



 

苏珊·安格 Suzanne Anker


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是美国生物艺术的先驱,代表艺术家和理论家,纽约视觉艺术学院造型艺术系主任。

 

她在艺术与生物科学的交汇处工作。她的实践研究了21世纪自然界发生变化的方式。关于遗传学,气候变化,物种灭绝和有毒物质退化等,她呼吁人们注意生活的美丽和“开悟性思考自然界的必要性。 

 

她的作品已在纽约纽约MOMA的PS1博物馆;ZKM,德国卡尔斯鲁厄;韩国大田双年展,北京今日美术馆;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沃克艺术中心;华盛顿特区史密森学会;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J.Paul Getty博物馆;德国柏林夏尔特柏林医疗历史博物馆;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佩拉博物馆;日本京都现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不同地区的重要艺术机构展出。


 

陈友桐


1981年出生于广东澄海,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广州。自2003年起长期投入于微生物艺术实践,陈友桐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媒介实验者。


2016年,陈友桐联合发起并创办了以手机端移动平台为基础的“文化馆”线上艺术计划;同年创设了对中国独立音乐产生积极影响的“内耳”音乐平台和旨在支持当代影像艺术家的电影短片项目“艺术家的电影”。2017年,组织策划首届“内耳音乐节”;组织创办“移动影像中心”。




展了什么?



其实早在2015年,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的作品“想象的未来”就已经参展了今日美术馆·未来馆的开馆展  。


▲ 想象的未来展览现场


▲ 想象的未来,Suzanne Anker  Biota/ 生物区,雕塑


今天,我们再次荣幸地邀请她来到今日美术馆参与这次线上展览,以她独特的生物科学和艺术相汇的角度,在自由发展的生物群落中尝试发现文化基因和生存媒介之间的关系,以生物自身适应环境的生存法则,隐喻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共存结构,来展示她所思考的“微观世界”。


我小时候就对科学感兴趣,我会观察毛虫变蝴蝶的过程,我发现这一变形充满奇幻且非常复杂。同样,我现在聚焦基因科学领域也是因为受到了DNA进行自我复制和转换这一能力的启发。


——苏珊·安克


苏珊·安可扩展了基因概念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其作品探究因基因革命而起的社会、道德和生物伦理问题。从显微镜下观察到中期染色体让她觉得这“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字母”,于是她就开始刻画一些强调各种生命形式间差异的雕塑作品——青蛙、鱼、鸟和灵长类动物——各自都有其细胞手稿 ,她从视觉上将染色体的书法形态比喻为写作。


▲  “微观世界——基因·群组”部分参展作品

动物符号学系列 - 水果蝙蝠,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

1993-1999,颜料,29 x 55 x 4英寸 


▲  “微观世界——基因·群组”部分参展作品

原初与未来(细节),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

装置,尺寸可变


通过微生物,植物,甚至身体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就是要接受来自生命体本身的直觉和活力, 以及它们自身不受创作者意识支配而释放出来的活力。它独立于艺术家的意识之外,而呈现出自身内在的真实的逻辑和形态。生命体是通过神经感觉系统连接世界的有机体, 物体通过社会价值系统连接世界的无机体。它们的共存依赖于自我调节和彼此对于信息的能供性,也因此创造了额外的快感。 


陈友桐凭借其对基因科学的兴趣来创作艺术品,其作品探究因生物的根本因素而引发的社会、道德和生物伦理问题 。他专注于整个生态系统在动态中建立的平衡,这种深刻的好奇心因此转变成了艺术品。


▲  “微观世界——基因·群组”部分参展作品

光,陈友桐,微生物、抗菌素、粮食堆 ,2011


▲  “微观世界——基因·群组”部分参展作品

有秩序的空间,陈友桐,装置,微生物  营养,2008




NO.3



今日展览小程序还可以做什么?


“云”上今日美术馆除了可以为大家呈现全新推出的线上热展外,也将以新颖的作品呈现方式、多样化的互动模式来呼应时代,传递当下的文化价值。


为了广大观众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艺术文化和展览内容,小程序中还包括了艺术理论的相关在线学习视频课程供大家免费学习


▲ 由Suzanne Anker主讲“生物艺术的概念”,将带你更为全面的了解此次生物艺术及本次展览内容。


▲ 由美国普利特大学新媒体艺术系教授布莱克·马奎斯·卡灵顿主讲的“艺术理论——变化的身体”,将与大家探讨控制论简史、如何带着控制论的理念探讨领域内的艺术发展等。




NO.4



今日线上展览小程序传送口


👆🏻 更多精彩内容扫码即看 👆🏻


“微观世界”系列展览1——基因·群落

今天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

接下来的几周

我们将在今日美术馆线上小程序

陆续为大家推出余下两期内容


👇🏻

展览2: 微观世界 — 生命彩虹

展览3: 微观世界 — 隐秘的原型


敬请期待


本季展览也已上线由在艺App发起并主办的“2020春季·Collect+艺术周”。在积极参与中国首个“云端艺术周”的同时,今日也在不断探索5G新时代背景下艺术公共体验的新可能。




《今日艺术学院》往期课程回顾




线上热展进行中




即将恢复线下展览





小程序合作伙伴



注:

1,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转发到朋友圈与大家一起分享!

2,你可以在微信上查找公共账号,搜索“今日美术馆”,加入我们的行列!

3,关注今日美术馆,你可以获得更多展讯,有趣的活动信息,很多都是免费的哦!

4,你还可以回复“0”,进行自助查询!

5,今日美术馆开馆时间:10:00-18:00,17:30停止检票,每周一闭馆,周二至周日全天开放欢迎大家!


今日美术馆网:HTTP://www.todayartmuseum.com

今日美术馆官方微博:@今日美术馆

官方微信号:today_art_museu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