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CF专栏 | 浅谈青年海归的学术发展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科技工作者回到祖国发展,被称为“海归”。谁在海归?为何海归?对于想海归的成功人士,如何海归?海归之后又要注意哪些事项?且听三位海归作者娓娓道来。
关键词:海归 青年学者 学术规划
谁在海归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海外青年科技工作者回到祖国发展,被称为“海归”。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海归人数达60.84万,同年出国人数为48.09万人,这一组指标在2010年为28.47万和13.48万。从2006年到2015年十年间,我国年度出国/回国人数比例已经从3.15:1下降到了1.28:1,可见越来越多的出国人员选择了回归祖国[1, 2]。这表明,高等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国际化交流愈发强烈,但出国和归国的人员数量将逐步趋于持平。其原因一方面是出国人员对祖国的情感归属、文化认同,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强大吸引力。相比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很多不确定性,中国不仅社会环境安定,而且出台了诸多科技强国、振兴科技的利好政策。中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结构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对于很多身处高等教育和前沿科技一线的年轻人而言尤为重要。
海归青年学者基本可以分为三类:海外博士刚毕业就回国找工作,海内外博士毕业后在海外担任教职(包括博士后)后回国升迁,以及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取得卓著建树后回国发展。但无论如何,海归对大部分青年人来说,多少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青年海归们是否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光鲜靓丽?或者海归之路其实是困难重重?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为何海归
海外青年学者们为什么要回国呢?我们简单总结为三点:安居、乐业和价值,这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是一致的,即首先要满足家庭生活,在生活和感情上获得满足感,然后在事业发展上获得尊重感和成就感,最后在社会上作出贡献,体现个人价值。这三点成为了促成海归的关键因素。
1. 安居 要想乐业,必先安居。处于25~45岁年龄段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可能正处于恋爱结婚或生儿育女的阶段。虽然在海外结识了朋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老去,大家愈发思乡心切。
2. 乐业 科研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而青年阶段的学术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近些年,国内不少高校的改革步伐很大,发展非常快,海归人员参与到高校的大变革中,能获得必要的发展支持,持续开展科研工作。
3. 价值 对于在海外学习工作生活数年的青年人而言,人生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近些年,祖国在高速发展和进步,进入了创新驱动的发展阶段。国家和很多省市地区对科研学术和产学研融合越来越重视,推出了一系列海外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从科研启动经费、研究团队建设、科研办公场地、研究生配套等方面给予很多支持,帮助引进人员快速融入工作环境并迅速展开学术工作。
另外,我们客观分析一下海内外的科研风格和环境的区别。
1. 风格 国外大多数是个人英雄主义式的科研工作,虽然有科研团队的存在,但也相敬如宾、彼此独立。国内更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引导的团队工作,注重科研工作的传承以及群策群力。科研独立性是一个学者最基本的素质,海归人员一定要坚持,但也需要融入团队和集体,开展更重大科学问题的联合攻关。因此,海归学者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个人学术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经费 国外科研虽有不同程度的政府性规划和引导,但大多以自由探索式为主。而国内处于全面创新发展阶段,重大科研项目围绕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开展,而基础研究也越发受到重视,相关科研的预期投入会进一步提升。国内科研经费在人员开支方面的占比仍然不高,但已有显著改善;而在科研条件建设方面的投入依旧占比很高。
3. 生源 国外人力成本较高,社会架构稳定,攻读硕士博士的学生不多,国外高校招生相对困难。国内很多学生将高工资和社会地位寄希望于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所以研究生生源数量较多,而且人力成本相对较低。国内的学生在英语、国际视野方面相对国外学生不具有优势,但在基础知识和发展潜力方面绝不比国外学生差,所以需要海归学者悉心培养和指导。
4. 心态 国内科研界目前处于迅猛发展阶段,科研人员普遍勤奋工作,图谋更快更好的发展,难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国外科研环境较为稳定,科研人员的心态相对平和,但在高校获得终身教职之前,压力也绝不比国内小。
5. 机会 国内正在快速发展,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弯道超车”的发展理念,大力推动了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也亟须高新技术落地,可谓遍地都是机会。国外的一切都很稳定,所以机会相对不多。
6. 挑战 在职业发展方面,海外学者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获得教职以及晋升为终身教职。国内学者除了职称晋升外,还需要竞争很多级别的人才称号以获得更好的认可。两者看似不同,但其评价指标其实均为学术贡献、项目、荣誉和履历等。
怎样海归
回到祖国有很多渠道,首先是回到自己的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母校。熟悉的社会环境、交往密切的师生资源、潜在的优秀合作团队都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另一个渠道是很多高校和机构举办的海外青年论坛。建议打算海归的科研人员尽可能在国内多走动,了解各个单位的情况,避免盲目选择。同时在海外学习工作期间,也要尽可能通过国际会议等机会多结识国内的老师,促进合作。通过海外导师的推荐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比较容易找到合作伙伴较多的单位,在后续发展中取得领域前辈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总之,一定要提前准备和多方联系,以便找到匹配的单位,避免回国后发现“一切都是陌生的”这种情况。除了要考虑自身的科研发展因素,也要适当结合目标单位所在地域的区域经济、家庭和子女教育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
成败海归
很难精准地定义什么是成功的海归。青年海归发展是否良好,在短期内也很难衡量判定。我们从论文、经费、团队和贡献等方面进行探讨,便于青年海归设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1.论文 青年海归在博士或博士后阶段发表的论文,导师功不可没,而一旦回国任教则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地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学者长期保持自己写论文的习惯是难能可贵的,更重要的是指导研究生做出好的研究成果,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从论文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飞跃进步。归国后,青年海归大多都配有研究生招生指标,需要一字一句地指导学生写出第一篇论文,逐渐形成团队梯队,并把做科研写论文的思路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国内的论文评价已经不是单看数量,对论文的质量尤其是代表作的影响力尤为重视。如何在繁杂的工作中产出原创性、影响重大的论文成果是最主要的工作。
2.经费 经费不是多多益善,很多海归在早期都希望有大量的科研经费来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其实,对于在国外有较长时间科研经历的归国人员来说,需要迅速搭建团队才能把工作做好;对于较年轻的海归而言,不必在科研经费申请上花费过多精力,否则将陷入项目申请书撰写和财务报销的漩涡中。归国后几年内最核心的任务还是持续不断地做好研究,发表有影响力的论文。
3. 团队 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团队合作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研组织方式。海归也可以从零开始建设自己的研究团队,但需要3~5年后(一般来说得需要2~3届硕士毕业并有第一个博士毕业)才算是把团队梯队搭建好。团队就像坦克战车一样,具备强大的自我推动力,并具备稳定的执行系统。所以海归务必要制定好一个3~5年的发展规划。除了培养自己的研究生增强研究力量外,还应吸引志同道合的海内外其他青年学者加入团队。
4. 贡献 社会贡献无外乎分两种,理论攻坚创新和产研输出。要让团队和学校/学院逐渐认可自己,让学术界的小同行都认识自己,让前后辈都支持自己,让合作企业认可自己,让产业界认可自己的科研技术,让社会认可自己的团队和学校,这一切都是3~5年内必须达到的。海归还具备一个特殊的贡献潜力,就是为团队和学校的国际化作贡献。充分利用自己的国际合作关系,在学生培养、国际合作交流方面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5. 生活 形成自己的行事风格,建设好个人魅力,既和国内的科研环境充分融合,又能将自身的独特属性以及一些独特的、有趣的思维引入到国内。
海归之后
如何让海归的青年学者实现理想的“空降”和“登陆”?笔者基于个人和朋友的海归经历进行总结,希望能为青年海归提供一些思路。
1. 心安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总拿国外的优点来对比国内的不足,毕竟我们离欧美顶尖科研机构的学术环境还是有一些距离的,但这也体现出我们出国留学并回国的意义:把海外较前沿的科研方法以及思维带回国。
作为海归一定不能浮躁,要冷静。国内的发展机会很多,隐藏的风险也很多,处事脉络也需要学习。很多事情都体现出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我们从内心层面必须要有融入环境的心态,逐步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环境。
海归的心态必须要安静,要平淡。近期海归青年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不少海归学者的成就都已经比不上很多本土博士毕业生了。海归们不要高估自己,要降低自己的预期,拉长时间线,我们拥有的不是海外的一个博士文凭或海归证明,而是创新性的科技思维和方法等。
对于初聘职称的预期也不宜过高。国内各大高校正逐渐展开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近期的预聘系列考核变得非常严格。在海外的长聘制度(tenure-track)下,成功找到教职并在几年后能拿下终身教职的人能有多少?这是否也进一步证明中国与国际的科研水平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了呢?
2. 体居 这里的“居”不仅是指买房和家庭,还包括融入本地的科研圈和生活圈。在欧美,大家十分推崇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但很多海归回到国内后,熬夜和出差较多,很难平衡家庭生活和工作。其实,陪伴家人的质量比陪伴时间更为重要,应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时间内陪伴家人的质量。
更进一层,“居”也包括我们融入本地的科研圈子,如果不能和大部分本地成长的资深教授和年轻教师打成一片,发展一定会受限。海归要多参加本地各类学术活动和会议,比如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CCF专委会、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等,扩大朋友圈和影响力。
很多在海外学习工作多年的人可能对“社会关系”产生了一些比较消极的看法,但客观来看这也是社会人的客观属性。前后辈关系、师徒关系、朋友关系,表现的是一个“靠谱”的链路,是支持大家可以稳定砥砺前行的基础。目前国内的契约精神还稍有不足,这更需要我们融入科研圈,曝光自己的特色科研工作,让别人一想到某个领域分支的研究就能想到你,从而逐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科研事业奋斗。
3. 思乐 要做到敬业乐群,除了把本身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好,也要和同事朋友融洽相处。首先要有把自身融入到学院大家庭的观念,积极参与学院、工会组织的活动,跟同事们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同时,也要树立多作贡献和服务的观念,积极主动承担学院事务性工作(如招生宣传等),这样有助于建立个人与同事的良好关系。
4. 兴业 海归类似“空降兵”,刚入职的首要任务是认真培养学生,特别是前两三届硕士生和第一届博士生。在没有老生对新生传帮带的情况下,必须亲力亲为,身体力行。我们的成长模式很难直接在现在的学生身上得到复现,应该挖掘他们的个性、兴趣、特色、创新和情怀,必须以身作则,也需要融合海外的一些新颖的教育思想。例如,在修改学生论文时,可以把所有学生集中起来一起现场修改;多和学生聚餐和团建,和他们成为朋友,进一步提升团队凝聚力。
个人的科研事业发展需要思考如何借势。我们有责任把个人的科研发展规划与国家、单位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例如,找准学校、学院、团队的重点学科方向,依托学院与团队的优势科研平台,结合学科前沿进行较长远的研究布局,从而使得个人和团队的发展目标一致,为科研之树的成长提供土壤与养分。
在吸引优秀生源方面,对刚回国发展的青年海归而言,也是一大挑战。因为刚回国,知名度较低,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学生。建议海归积极主动地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通过课堂教学为广大学生群体展示个人的学术热情和科研方向,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另外,也可以通过开展前沿学术讲座、参加学生学术竞赛活动、建立学术俱乐部、担任班主任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学生交流的渠道,吸引优秀学生将来加入实验室,提前投身科研。
参考文献
[1]留学生十年就业大数据:海归就业优劣势明显[OL].(2017-08-11).
http://www.sohu.com/a/163757460_372460.
[2]智联招聘与全球化智库.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OL]. (2017-08-22).
http://article.zhaopin.com/marketing/pub/view/detail-100134.html.
作者介绍
王晓飞
CCF专业会员。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教授。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大数据及智慧城市等。xiaofeiwang@tju.edu.cn
作者介绍
陈旭
CCF专业会员。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后,德国哥廷根大学洪堡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移动社交网络、博弈论等。chenxu35@mail.sysu.edu.cn
作者介绍
杨树森
CCF专业会员。西安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系教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博士,曾任英特尔研究中心博士后,英国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算法与应用、边云协同智能理论与应用。shusenyang@mail.xjtu.edu.cn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前往CCF数图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