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稻田飘香!今天,让我们送袁老最后一程!

民间智库 2022-06-06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天上午,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袁隆平


他从湘西偏远荒凉的黔阳安江农校校园里走来。因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被誉之为“杂交水稻之父”。有人甚至将他的杂交水稻发明誉为中国继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袁隆平因此获得了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并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拯救饥饿奖等8项顶尖级国际大奖。


袁隆平常说他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每一次挑战,都是对初心的坚守。每一次攀登,都是对意志的考验。


苦难的少年时期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出生在北京(平)协和医院。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袁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向后方逃难。1938年底,8岁的袁隆平随父母一家七口从汉口动身,逆江而上至湖南。逃难途中,历尽艰难,时刻担心敌机轰炸,饥饿和死亡在威胁着全家。1938年冬抵达宜昌,这年的除夕,全家挤在北风呼啸的木船上度过。1939年春天,在滚滚的长江上经过长途颠簸之后,他们终于到达重庆。


仲夏的一天上午,袁隆平和弟弟来到重庆朝天门的坝滩上,只见沙滩上摆满了几百具被敌机炸得血肉模糊的尸体。面对国难日益深重、人民家破人亡的种种情景,每一个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无不痛心疾首,满腔义愤。袁隆平和20世纪30年代出生的许多人一样,儿童时期受尽了磨难。


开阔视野的求学时代


1942年秋季,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中心小学毕业,进入复兴中学。学校的规模大了,老师同学多了,学校开设的课程也多了,增加了代数、几何和物理,这一切都使袁隆平感到十分新奇,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很多。


袁隆平在学习中最大的特点是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他不仅学业成绩十分优异,而且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1946年,袁隆平随父亲回到汉口,并在汉口博学中学读高中,后又因父亲工作变动搬到南京,进入中央大学附属中学读书,并学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


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成为袁隆平一家十分关心的焦点问题。袁隆平有他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是赴重庆求学,因为重庆的文化积淀对他有强烈的吸引力;二是要研究农学,他对大自然尤其是植物生长规律有极大的兴趣。这样,袁隆平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的农学系。


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使袁隆平张开了智慧的翅膀,在知识的太空中翱翔。袁隆平的英语和俄语基础十分扎实,在图书馆,他阅读了国内外各种学术杂志和著作,开始接触当时世界上著名的生物学家如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科学思想。通过阅读大量的学术资料,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袁隆平对研究生物学领域一些重大问题的兴趣日益增加。


教学一线的“多面手”


1953年8月,23岁的袁隆平来到湘西雪峰山脚下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讲授俄语、作物栽培和遗传育种等课程,开始了长达18年的职业学校教书育人生涯。学遗传育种的袁隆平在安江农业学校讲授的第一门课,是和所学专业毫不相干的俄语。那时学校正好缺少俄语老师,在大学期间学过俄语的袁隆平就被“赶鸭子上架”了。

图为袁隆平早年在安江农校授课  苏建强 翻拍


教了一个学期的俄语之后,袁隆平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担任植物学、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等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并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袁隆平上课和别的老师不一样,为了上好专业课,他常常带领学生爬雪峰山、下农田采集实物和标本,再绘制各式各样的图解和表格,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在学生眼里,袁隆平是老师,但更像是兄长。在安江18年的教学生涯,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爱“鼓捣”的教书匠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袁隆平已然成为一名优秀的农校专业课教师。可是袁隆平并不满足于在课堂里讲农业技术,他喜欢把学生带进田野里,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动手能力,他认为知识要在观察和实践中获得,而不是仅仅从书本获得。
在袁隆平的组织下,安江农校成立了第一个科研小组。他和学生一起鼓捣起了农业科研。他们把西红柿嫁接到马铃薯上,希望地下长出马铃薯,茎上结满西红柿;把西瓜嫁接到南瓜上,希望得到新型的瓜种。嫁接的作物成活了,长势也不错。
把番茄种子播下去,番茄还是番茄,下面根本没有马铃薯;马铃薯种下去,上面也没有结出番茄。这让袁隆平对无性杂交的一贯正确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之后袁隆平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绿色革命


刚到安江农校,袁隆平研究红薯、西红柿的育种栽培。


3年困难时期,全国遭遇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没有粮食吃,什么事干不出来,所以我决定从事水稻的研究。”


1960年,袁隆平从《参考消息》上看到一条新闻:英、美遗传学家克里克和沃森根据孟德尔、摩尔根学说,已于1953年研制出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使遗传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此项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奖。


袁隆平下决心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400公斤、500公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产量大幅增长,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1960年7月,下课之后,袁隆平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仔细数了数穗数和粒数,足有10余穗,每穗有壮谷160~170粒,比其他稻穗要多。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了较深研究的袁隆平,对这一无意的发现兴奋异常,他来不及多想,立即进行研究,从理论上进一步论证了“鹤立鸡群”水稻植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且杂交稻存在明显的优势,他由此预见,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十分光明的前景,并开始了研究杂交水稻的探索之路。


袁隆平设想了利用水稻雄性不育性,通过培育不育系、保持系三系配套方法,来代替人工去雄杂交,生产杂交种子的路子,并在中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通报》1966年第4期上发表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



今天,再送袁老一程!

粒粒皆辛苦,后辈不敢忘!




来源 | 新华社微博、公众号职教有你《专栏 | 从职校老师到工程院院士,真的只相隔一粒种子的距离吗?》(作者:周勇)、《职教地理 | 一块改变世界的试验田——访安江农校纪念园》(作者:周勇)、公众号觅渡三江《黄健|稻菽千重 禾下留梦——怀念袁隆平院士》(作者:黄健)、央视新闻微博、新华视点等

延伸阅读:

“教育家”袁隆平|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

袁隆平的成就,老师请告诉学生!

沉痛送别两位院士!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双星陨落!人民日报刊文追记

袁隆平生命的最后时光

袁隆平: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她曾给袁隆平接生!这份珍藏75年的病历曝光……

90岁袁隆平“撒狗粮”!“闪婚”走过半生风雨,他的眼里只有她……

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快乐
“青稞界袁隆平”!这位农奴的后代,在世界屋脊种粮31年

姜伯驹院士: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一刀切

徐匡迪院士:颠覆性技术创新在目前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

钟南山院士:教师的工作是点燃蜡烛、照亮别人,不是“毁灭”自己!


最后,请在文章底部点亮“在看”,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您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