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隆平:文革中一直得到华国锋保护,出名后一直拒绝当官

民间智库 2022-06-06
图:袁隆平看望华国锋
文革中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
一直得到华国锋保护


01
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人,
支持和帮助他的科研项目,
是我的天职
文|华国锋
《袁隆平口述自传》序言


我与袁隆平同志相识,已经快40年了。那是我在湖南工作的时候,我们相识的媒介,就是他的杂交水稻研究。如今,他已经是全中国和全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了,而我却垂垂老矣!《袁隆平口述自传》即将出版,编者要我为该书写点儿什么,我很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四人帮”的疯狂破坏,国家的经济秩序被彻底搅乱,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湖南本来是一个农业大省,是历史上有名的鱼米之乡,但那时老百姓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我作为省里的主要领导人,对百姓的“吃饭”问题非常忧虑。而且,毛主席当时的“世界革命”的思想,也促使我们了解到全世界的粮食问题的严重性。为此,我好像在困难中看到了一个亮点。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成功,那将是对全世界的一个划时代的贡献。毛主席对农业的高度重视,鞭策我对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给予关注。早在1970年,袁隆平和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湖南省领导机关(那时中共湖南省委尚未恢复,还是“革委会”时期)就对他们的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和袁隆平曾做过一次愉快的交谈,他的坦诚,他的质朴,他的科学思维,他的科学视野和宏观意识,都给我很深刻的印象。我告诉他,要将水稻雄性不育系的材料,拿到群众中去搞,并要求有关地市和部门大力支持。对于科学研究,我是个外行。但我知道,农业生产要发展,就得依靠农业科学的进步;而农业科学的进步,离开农民和土地,是不可能成功的。作为一个地方的领导人,支持和帮助他的科研项目,是我的天职。大概从那时候开始,我们之间就建立了一种友谊。此后,杂交水稻在湖南推广试验,取得了成功。湖南的粮食生产,迅速上了一个新台阶。1975年,我已经到北京工作。他们为了将杂交水稻向全国推广,碰到了困难。我听取了他们的汇报,决定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并及时要求南方13个省、市立即行动,推广杂交水稻。后来的实践证明,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不仅是袁隆平的成功,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袁隆平就是社会主义中国的一个当代神农!我长期分享着他们胜利的喜悦。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我想: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人。本书所记述的关于他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详细过程,以及蕴藏在这一过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伟大人格,便是明证。
现在,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和世界上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需要千万个袁隆平。袁隆平的奋斗精神在鼓舞着我们,炎黄子孙应该急起直追。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02

拒绝湖南省委组织部,

不当官,一心搞科研


1978年,袁隆平参加完国家科学大会回来后不久,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荣誉纷至沓来。首先他当选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接着,中国作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遗传学理事、湖南育种学会副理事长等闪亮的头衔,都纷纷加在他的身上。可是,他还没仔细品味一下荣誉加身的感觉,湖南省委组织部的一位部长就找上了门来,要和他商量入党的问题。

袁隆平这些年苦心孤诣地做育种工作,他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那位部长本以为袁隆平会满口答应自己的提议,没想到袁隆平委婉地说:“部长同志,我连党章都没读过,对党的知识也缺乏了解,再加上我自由散漫惯了,这么仓促地入党,恐怕有些不合适!”

部长听罢袁隆平的解释,不由得笑道:“有的人挖空心思想要入党,也有人顶着党员的名义,背地里干着以公谋私的勾当,你却觉得自己不够格,你真的让很多不合格的党员汗颜!”

不管部长怎么说,袁隆平还是不同意入党,于是这位部长又说:“你可以不入党,但要有当官的准备!”

这位部长是想让袁隆平担任湖南省农科院的院长。农科院院长位高权重,属于正厅级的干部。然而,袁隆平听完部长的话,却着急地说:“我是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一不懂政治,二不会管理,怎么能当农科院院长?当官可比入党还要麻烦!”

这位部长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让袁隆平入党遭到婉拒,请他当官被其拒绝。经过耐心的交流,最后这位部长终于弄明白了袁隆平为什么拒绝了,因为他要一心搞科研。如果入党当官,势必要履行责任,他不想被事务工作所绊,只想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水稻的杂交育种工作中去。毕竟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只是取得了初步成功,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补充,还有不少的地方亟待完善。

那位部长也被袁隆平感动了,他说:“你可是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如果得不到重用,我们对领导、对人民也没法交代,这样吧,农科院名誉院长,你总得当一下吧!”

袁隆平对于领导的这个提议实在无法再次拒绝,最后他就当了农科院的名誉院长

袁隆平回到家里,向爱人邓则说明了事情的经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是不是应该当官?”邓则道:“你自由散漫惯了,搞科研还成,当官一定不是个好领导!”知夫莫若妻,邓则果真是袁隆平的知己。

袁隆平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不在家,就在实验田;不在实验田,就在去实验田的路上。袁隆平的脑海里,全都是“杂交水稻”这四个字,让他当官去坐办公室,他干不好不说,也一定会坐出病来的。

于是袁隆平笑道:“有了你的支持,我的心里就更有底了!”

以后,不少的民主党派人士都慕名找到袁隆平,想让他加入自己的组织,可是这些人的好意也都被袁隆平婉拒了。后来,虽然又一次当选第六届全国人大的代表,但袁隆平屡次请辞,最终他还是辞去了人大代表的职务。

虽然袁隆平是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不过他和有关组织还是定下了“约法三章”,那就是除了特别重要的会议之外,一般活动一律不要通知他参加,即使通知了,他也可以不参加!

袁隆平视权力为过眼云烟,视“官帽子”为不必要的累赘,他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务实的科技工作者,为了搞好育种,他可以抛开一切虚名和俗物。

可是有一个职位,袁隆平却一直干得乐此不疲,那就是湖南杂交水稻科研中心主任,因为有了这个职位,他才可以在杂交水稻领域大施拳脚!

来源|万事静观皆自得

延伸阅读:

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他用毕生心血,浇灌稻田飘香!今天,让我们送袁老最后一程!

我们含泪写下这些诗……

“教育家”袁隆平|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开宝库的钥匙

袁隆平的成就,老师请告诉学生!

沉痛送别两位院士!愿世间如你们所愿:医食无忧!

双星陨落!人民日报刊文追记

袁隆平生命的最后时光

袁隆平: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

她曾给袁隆平接生!这份珍藏75年的病历曝光……

90岁袁隆平“撒狗粮”!“闪婚”走过半生风雨,他的眼里只有她……

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90岁生日快乐
“青稞界袁隆平”!这位农奴的后代,在世界屋脊种粮31年

姜伯驹院士: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一刀切

徐匡迪院士:颠覆性技术创新在目前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

钟南山院士:教师的工作是点燃蜡烛、照亮别人,不是“毁灭”自己!


最后,请在文章底部点亮“在看”,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的时间把它放到您的圈子里!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