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村里来了个扶贫洋专员》记者手记:扶贫就是发钱发物?额,怎么跟你解释呢...

CGTN CGTN 2021-02-14

I think our readers might have been deeply impressed and shocked by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Kuijiu village commissioner episode of CGTN's Job Challenge series. It follows the extreme poverty conditions there and showcases how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commissioners help lift locals out of poverty. However there were more stories that happened behind the scenes. 


Today we will share some of those stories with you.


相信看过片子的同学,
对这个大凉山深处的“最穷村”会印象深刻


大家都知道
中国政府已经承诺
要在2020年底实现全面脱贫

片子是去年10月拍的
如今刚过去7个月
村里那么多的问题要解决
想想都替他们头大
 

前两天
片子里那个小哥
扶贫专员沈瑞给我发微信
 

今年的脱贫收入标准已经变了
由去年的3750元/年/人
涨到了4100元/年/人
涨幅近10%

 北京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涨幅8.7%

脱贫收入标准的涨幅
跑赢了一线大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涨幅
Nice!

这对贫困户来说
绝对是利好
但对当地政府和扶贫专员来说
却是难上加难
上有全面脱贫的Deadline
下有贫困户的殷殷期待
这贫,还脱得了吗?

大山深处的呼唤
Voices from deep in the mountain

如果不是五年前开始的那场浩大的工程
 

奎久村的这几个扶贫专员也不会聚到一起
 
奎久村扶贫专员:沈跃、沈瑞、杨博、潘阳

CGTN的外专Nadim,也不会走进大凉山深处 


我们来看看这个贫困率
一度达到95.6%的“最贫村”—奎久村

打开一张中国地图

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划定,占全国总面积的15%以上

2014年底,中国有贫困人口8800多万人
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这11个特困片区和新疆、西藏等地区

中国的贫困人口
比德国总人口还要多
是澳大利亚总人口的3.6倍
并占全球总人口的1.14%

但经过五年的努力
到2019年底
中国的贫困人口只剩下
551万
分布在2707个贫困村

从8800万到551万
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了
这简直就是奇迹本身

但是,就是这剩下的551万人、2707个贫困村
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而我们这次去的奎久村
就是这么一个“硬骨头”
也是大凉山深贫区的一个缩影

贫困有多痛,扶贫就有多难
How hard it is to shake off poverty

我们去的时候
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
公路还没修好
只能走小路进村

去奎久村路上陷进泥里的重载车

而小路,也是紧邻悬崖湿滑危险
即使这样的路
当地村民仍能够骑摩托出入


除了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技术
还默默为他们捏了把汗

进村不久, Nadim开始发问了
果然,他是带着疑问来的
这里看起来土地资源挺丰富的
种庄稼应该收成不错呀?
这里交通闭塞,为什么不搬到更好的地方住?
沈瑞和村长分别回答了他
 

我想Nadim应该并没有完全被说服
因为换作是你第一次来这里
可能比他的问题更多
这种困惑持续到Nadim走进贫困户家里为止


两个残疾人,而且又刚添了一个孩子
户主乃来哈要一个劲的说
我们死活没问题
只要我们的娃娃能读书就好

Nadim懵了
从北京CBD的写字楼
到西南山区普通农民的家里
从三里屯繁华时尚街区的人群
到名不见经传的奎久村村民
这,就是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

在村里多走几家之后
这种认识会让人陷入迷思
我们究竟是不是生活在同一个世界?
开了个小卖部
每月只能挣200元的吉什吉惹家
 

一家八口人
三口都有残疾的阿克赤子家


还有因为工厂倒闭
而不得不回家待业的年轻人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
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
贫困,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不以个人或者集体的意志而轻易转移

如果说第一天看到的是表象
那么第二天村里的这个逃课的小学生
则让我们看到了更深层的问题
 

果不其然
工作组来到他们家才了解到了实情
孩子的爸爸在八岁时没了母亲
也没怎么上过学
如今靠打零工养活几个孩子
我们从他身上,感到的是一种无助
 

而这都只是这个村庄面临的挑战之一罢了

第三天,Nadim要去入户采集信息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脱贫计划的制定和工作的开展
就要从全面了解和排查问题开始

村委会张贴着所有人的脱贫信息

但Nadim临阵退缩,被沈瑞凶了
 

有人说没必要嘛
但看看奎久村的卫星图
就知道他为什么这么严肃了
 
奎久村由三个村民小组组成
互相之间相隔甚远
这也是大凉山村落的典型分布特征


从村委会所在的2组到3组
要翻过两个山岭,渡过一条河
至少要花3个小时
所以一旦出发
当天的工作必须完成
不然就会耽误整个村的脱贫进度

谁是贫困的终结者?
Who can end extreme poverty?

在奎久村的这段时间
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对凉山的脱贫政策全局有了大概的认识

交通闭塞,那就修路架桥

经过大凉山的G5京昆高速泸黄段全线加宽改造工程

没有安全住房,那就修建安居房

去年10月,凉山某村安置点工地

构建医疗保障体系
 

村里的贫困人员几乎是“免费”看病
但扶贫专员仍需要宣传政策
帮忙办理医保等手续

而村里刚开学不久的幼儿园
则是真正的“全村的希望”
 
奎久村幼儿园
 
还有大量的初中高中也在快速建设中

教育,几乎是这些从小说彝语的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机会
有了学校,他们就能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也能在二十年、三十年后彻底改变这里的面貌

还有很多别的政策
比如信贷支持、定点帮扶
劳动培训、产业扶贫
电商扶贫、移风易俗......
只要是能对脱贫有用的措施
这里基本都能见到

村子里这四位扶贫专员
只是中国300万扶贫专员的一份子
但他们的工作
却是全面脱贫里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一环

他们一只手连着国家
一只手拉着贫困户
让这项宏大的国家工程变得
有血有肉,温暖人心

一点感想
A quick thought

片子播出后,收到很多反馈
 
微博
 
Youtube

毫无疑问
扶贫是一个巨大、复杂的、多维度的工程
此次拍摄我们只能呈现其冰山一角

身处城市
或许我们无法真正理解这些普遍存在于深山
且离我们千里之外的事情

而他们这些扶贫专员
更多的时候
也只是隐藏在媒体上 “脱贫攻坚” 
那四个字眼下面

他们普通,平凡
在人群中可能毫不起眼,
但,却是他们
在异乡贡献着自己的年华、经验、学识
为改变另一些人的生活做着日复一日的努力

或许你会对扶贫有很多问题、很多疑惑
但这近三百万的扶贫专员的故事
值得你去了解、去聆听、去尊重

我们还会回来的
We will be back

说了这么久,现在的奎久村到底脱贫了没有?

最近沈瑞又发了几张村里的照片
 
奎久村安置房近况

我追问:你们村现在脱贫摘帽了吗?
他回:想知道,那就再来看看呀!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Job Challenge
之《村里来了个扶贫洋专员》
我们下集再见!


推荐阅读:

村里来了个扶贫洋专员

为什么中国要实施精准扶贫?| 中国为什么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