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道法自然 古韵凝香——画家贾广健在花鸟世界中营造独特审美意趣

CGTN CGTN 2022-12-2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也是中国文人借物抒情的精神载体,画的是物件,见的却是人心。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在花鸟画方面可谓独树一帜。他在平凡可见的花鸟世界中开掘出了不平凡的审美意趣,在乡间田垄上播撒艺术的种子,推进全民美育水平的提升,而他自己内心那颗艺术的种子早在童年时期便已种下,那是在外婆家的小花园。

1964年,贾广健出生在河北省永清县的农村,父亲是当地的一名公职干部,经常在外出差,他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公是一位民间手艺人,会捏泥塑玩具,那些五彩斑斓活灵活现的泥塑,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童年时期的贾广健。经常是外公在前面捏,贾广健在后面学,而且还捏得像模像样,从小他就显现出异于常人的美术天赋。五六岁正是淘气的年龄,当别的孩子用木头做的刀剑打闹时,贾广健却喜欢独处,尤其喜欢独自一人待在外婆家的小桃园里,那里有属于他的成长秘密。

贾广健

如同鲁迅先生的百草园,那个小桃园是贾广健的一个“天堂”,是他童年时期的艺术启蒙。每到春天,桃花冒出小小的花苞,贾广健就常常跑去看,看花苞一天天长大。等到桃花盛开的时候,他便会用铅笔、蜡笔把桃花描绘下来。

河北工学院

1984年,中专毕业后的贾广健被分配到河北工学院,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工业大学工作,成为一名助教老师。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贾广健发现这份工作虽然收入稳定,却距离自己的绘画梦想越来越远。于是,他计划备考天津美术学院,但是一打听才知道,备考这所人称中国“八大美院”之一的学子们大多是三四年的复读生,自己想要金榜题名,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是安于现状还是追逐梦想?贾广健左右为难,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做出了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在河北工学院自学绘画,一边工作一边备考。

《秋籁无声》(局部)

1987年,贾广健如愿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享誉画坛的京津画派许多名家,都是这所高等美术院校的老师。四年大学时光,贾广健在天津美术学院这片艺术沃土上,吸取着前辈们的艺术精华,全身心投入到花鸟画创作中。20世纪90年代初,工笔画悄然复兴,极大地激发出一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贾广健也是在那时将创作方向逐渐从写意转为工笔,题材尤以荷花见长。1992年,还在读研究生的贾广健创作出工笔画《秋籁无声》,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的全国美展,荣获银奖。当时的贾广健只有28岁。

 《粉淡香轻》

《鸣秋》

在经历了天津美术学院的求学和任教之后,2007年6月,贾广健入职中国国家画院,成为了一名专业的画家。在画院的十多年时间里,贾广健心无杂念地徜徉于艺术殿堂之中,再次系统地品读中国花鸟画历代名家的艺术珍宝。宋代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朝徐渭的《花竹图》,以及近代齐白石的《墨虾》等传世之作,让贾广健再次感受到中国花鸟画的深邃。在那段时间里,贾广健发现有一种中国画传统技法几近失传,那就是没骨画法。于是,他认真研习清代画家恽寿平的没骨画法之精髓。经过多年钻研,他先后创造出没骨画《粉淡香轻》《鸣秋》《盛世繁华》等作品。这些没骨画创作,开创了骨秀内含,雅静舒逸的时代新风。

贾广健没骨花卉作品之一(局部)

贾广健没骨花鸟作品之一(局部)

在几十年潜心于花鸟画创作的同时,贾广健还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美术教育者。2012年,一座占地两千多平米的贾广健艺术院在河北省永清县的田垄之上修建完成。贾广健将艺术带到乡土中去,扎根乡村,面向人民,让农民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十年间,近百名当代名家的作品在这里展出。贾广健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让普通的老百姓包括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看到优秀的艺术作品。  

贾广健现场作画

贾广健写生
“乡村振兴,文化不能缺席。”在让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的道路上,贾广健的身影一直都在。
推荐阅读:  
赤诚见笔墨 丹青述中国——新海派中国画艺术家陈家泠70岁开始的艺术“青春”
为山河写照 为时代画像——走近画家范扬,用中国画描绘历史大事件
溯传统文化源流 入诗情丹青化境 —— 走近画家王明明,与千百年前的诗意相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