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财经高峰会|解析国庆旅游新风向

CGTN CGTN 2023-10-29
今年,暑期旅游人数超18亿人次,火热的景象在中秋国庆长假有望持续,迎来另一个高峰期。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游消费国之一,为国际旅游业创造了巨大收益。《财经高峰会》在中秋国庆长假前夕,对话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佐丽莎·乌罗舍维奇,澳门旅游学院院长及亚太旅游协会执行理事会成员黄竹君和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祥艳, 共同探寻在科技的加持下,旅游业将给消费者带来的别样体验。同时,作为行业专家,她们又将给消费者提供哪些旅游指南?
“体验乡村”——打造可持续旅游新模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乡村旅游逐渐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佐丽莎·乌罗舍维奇强调了旅游业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性。她表示,旅游业能够为农村和偏远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附加值,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超越了传统农业。在今年的联合国旅游大会上,“旅游促进农村发展”也将成为重要议题。会议希望通过进一步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机遇和繁荣,确保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体验个性化”——旅游路线我做主
与以往热衷于热门景点的观光游不同,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现在拥有更加成熟的旅游意识。他们认识到,旅游不再是跟随大众的喜好,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质主动探索未知的城市和目的地,从而在旅行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整个过程能够充分展现自我个性。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及亚太旅游协会执行理事会成员黄竹君认为,人们对旅游过程中的可持续性和技术应用越来越感兴趣。随着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提高,人们更愿意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避免一些消费污染。她还表示,科技的发展创新也体现在旅游业的新业态上。智能酒店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来对顾客形象进行侧写,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满足新消费的需求。此外,依靠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度能大大增强旅游体验的真实感,吸引更多旅游者前来“打卡”体验。
“文化旅游”发展三级跳
文化旅游的阶段性发展见证了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过程。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刘祥艳将文化旅游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消费者更倾向于体验历史遗产和自然美景。第二个阶段则聚焦于新建的文化遗址,如主题公园等。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深圳等地兴建了大量主题公园,因其独特的工业化印迹吸引众多游客“打卡”参观。在这个阶段强调的是现代化和娱乐属性相叠加的文化体验。最后一个阶段,游客开始追求个性,注重个人的感官体验——他们更愿意身临其境地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现代旅行者通过拜访当地民众、融入当地群体来探寻地方文化。所以,政府部门和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幸福和满意度。因为只有当地人民生活得快乐幸福,才能形成吸引游客的魅力,同时给游客以温暖的旅游体验。
推荐阅读:
财经高峰会|全球经济风起云涌,中国东盟合作如何推进?
财经高峰会|解码新消费和乡村市场的“趋势密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