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3年第4期目录摘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 目录摘要
哲学研究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规范性问题:解释和诠释之分野与统一
郑宇健 1
英美知识论与日本九鬼哲学的对话
——以“偶然性”为枢纽
徐英瑾 13
中国史研究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御夷狄”与“通财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政策取向
黄纯艳 26
语言学研究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再探李约瑟之谜:科学发生还需什么前提
朱晓农 37
数字社会建设中的老年友好语言服务研究
沈 骑 顾钧仪 54
言据标记“从X来说”的信度调节功能
胡建刚 邵敬敏 63
文化艺术研究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虚潜诗学:艺术语言发生新解
刘 阳 77
从思想-世界到照片-虚构
——弗朗索瓦·拉吕埃尔摄影理论研究 聂世昌 86
人类学研究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孤独的太平间”:死亡医学化背景下的遗体意义
潘天舒 唐沈琦 96
死生之间:灾害与仪礼
——以5·12 汶川大地震灾后为例
张 曦 111
非典与疫病研究:对五个关键视角的回溯
汪春春 119
城镇化与城市发展
学
报
第四期 2023 /
长江经济带局部城市收缩、发展分异与空间作用机理探讨
刘玉博 张学良 129
墙内开花墙外香吗——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策略研究
周 波 孔欣悦 张 超 144
安居与乐业: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吴开泽 162
中文
摘
要
规范性问题:解释和诠释之分野与统一
郑宇健,深圳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
摘 要:在当代科学和哲学的共有背景即广义自然主义框架下,我们可以尝试对规范性问题及其基础性地位给出一种宽泛而统一的说明。具体切入的角度是方法论层面的两大表征手段(即解释和诠释)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在它们与其他概念对子(诸如实证归纳 vs 先验原则、因果 vs 理由、个项 vs 类型、描述 vs 规范、世界祛魅 vs 复魅)的关联中得到揭示。解释指向某种单向的认知关系,而诠释则牵涉到双向的构成。当我们理解或解释自然现象时必然会牵涉到一种规范性,而诠释者与诠释对象之间的某种互依或互动的影响,实际上离不开诠释者本人作为知觉者的第一人称视角。
关键词:规范性;解释;诠释;自然主义;世界复魅
英美知识论与日本九鬼哲学的对话
——以“偶然性”为枢纽
徐英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摘 要:对于英美主流的知识论研究路向来说,知识的获取过程必须排斥那些明显的运气成分,由此获得“认知安妥性”。因此,对于偶然性的排斥便成了英美知识论的基本思路。与之相较,日本京都学派的哲学家九鬼周造则通过其偶然论重新评估了偶然性在知识构成中的地位。他将偶然性由浅至深区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定言的偶然;第二,假言的偶然;第三,选言的偶然。在他看来,虽然前两层偶然或许能够通过对于某些必然性规律的调用而得到部分的消除,那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选言的偶然却是不可被还原的。九鬼的这一思想将帮助我们重新评估知识论文献中经常被提到的“假谷仓案例”,以及普理查德对于“认知安妥性”的定义,由此让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从知识中彻底排除运气或偶然性成分的困难。
关键词:偶然性;知识论;认知安妥性;必然性;九鬼周造
“御夷狄”与“通财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政策取向
黄纯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摘 要: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性质,需要克服“开放—封闭”二元判断的局限,揭示政策的历史逻辑。华夷观念和天下秩序的绝对原则决定了海外贸易政策首先是“御夷狄”的取向,也使中国古代王朝不可能与海外诸国发展出国家间的对等贸易关系。中国与海外诸国互补性经济需求使海外贸易政策又有“通财用”的取向,且不断增强,从以物品消费需求为主逐步发展到以财政需求为主。宋代以后,东南沿海地区海洋性地域特征日益显现,亚洲海洋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内外动力,推动海洋贸易政策总体上不断走向开放、专门化和系统化。从汉唐到清朝前期,海外贸易政策始终是华夷理念和朝贡体制下的“御夷狄”和“通财用”,有量的增长而无质的变革。这一量的积累与船坚炮利的西方势力和不同国际关系规则的全球化浪潮交互作用,使清朝逐步改变既有轨道,被动接受新的体制和观念。
关键词: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政策;历史逻辑;“御夷狄”;“通财用”
再探李约瑟之谜:科学发生还需什么前提
朱晓农,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摘 要:2015 年笔者曾撰文探讨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未产生科学,结论是缺乏一个必要前提——逻辑,而缺乏主谓结构的逻辑跟汉语不以主谓句式为主相关。本文给出科学成立的三项必要前提:齐一性、逻辑、实证观,随之探讨两个问题:1.科学发生除了逻辑是否还有其他未满足的必要条件?答案是还需要齐一性和实证观。齐一性的产生与语言中的主语必要性高度相关。在中国历史上实证在实践方面存在,但在认识论上很缺乏。2.为什么其他文化如印度、阿拉伯或印第安文化也没发展出科学?答案是在那些文化中三项前提都至少缺少一项。李约瑟之谜是一个针对特殊现象使用否定句来提的问题:“为什么在某地不产生某物?”这样提问容易得出特设性答案;应该用肯定句来问一个一般性问题:“某物产生的一般条件是什么?”这样提问才能引向科学研究。
关键词:科学发生;语思文化;三项内因前提;逻辑;一元观;实证观
数字社会建设中的老年友好语言服务研究
沈骑,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教授;顾钧仪,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数字化建设不断推进的双重时代背景下,保障老年群体共享数字生活是秉承积极老龄观、彰显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文章基于数字社会转型期中四类主要的老年语言问题,构建数字社会建设中老年友好语言服务的内容框架,并从“实现资源整合”“坚持服务导向”“以信息为支撑”三个层面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实现老年群体弥合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生活提供现实参考与学术建议。
关键词:老年友好;语言服务;语言规划;数字社会;老年语言学
言据标记“从X来说”的信度调节功能
胡建刚,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邵敬敏,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摘 要:学界对言据标记“从X 来说”有不同的解读,而从“信度调节”这一特定角度可以做出新的解释,即该言据标记的核心功能在于调节其后接断言“Y”的信度。按照“X”的语义特点,“从X 来说”可以分为确指视角型与模糊视角型两类。对于信度充分型“Y”,“从X 来说”承担“强化信度”功能,主要实现路径为:(1)命题成立全方位化;(2)陈述对象焦点化;(3)陈述内容精准化;(4)判定依据显豁化。对于信度不充分型“Y”,“从X 来说”承担“提升信度”功能,主要实现路径为:(1)虚化视角;(2)程度调节;(3)转换视点;(4)条件特定。
关键词:“从X 来说”;信度调节;言据标记
虚潜诗学:艺术语言发生新解
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摘 要:艺术在符号区分中形成意义,这使尚无后续区分项的第一个符号的来历成为理论难题。对此的两种现有阐释,分别是无意识理论的“从有到有”和存在论的“从无到有”。前者有关艺术中第一个符号是“意识转化而来的无意识”的阐释,暗含理性的权力规训。后者设置了有无之间的界限,同样未能根除关联性立场及其总体性实质。虚潜论超越上述两种阐释而“从虚到有”,让主体在场内虚化自身,通过潜能运动中的差异因素揭示出存在于重复形态中的独异。这一过程将差异的幽灵包含在内,才以其事件性思维方式实现了客观性。艺术中看似独异的第一个符号因而是虚潜符号,它在潜重复的姿势中由实入虚,克服理性的权力规训与总体性惯习,提供了虚潜诗学的论证起点。
关键词:虚潜诗学;艺术语言;发生;独异;重复
从思想-世界到照片-虚构
——弗朗索瓦·拉吕埃尔摄影理论研究
聂世昌,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
摘 要:在用大量的论著完成了自己“非-哲学”体系的建构后,法国哲学家弗朗索瓦·拉吕埃尔将其对哲学的批判延伸至摄影理论领域,并试图通过“非-摄影” 理论撤销哲学思想对摄影的主导权。为此,拉吕埃尔不仅质疑了大多数摄影理论所依赖的世界的概念,而且还诉诸所谓的“内在的摄影实践”以消除哲学对摄影产生的消极影响。此外,为了增强“非-摄影”理论的严格性,拉吕埃尔沿用了其在《同一性理论》中创造的“广义的分形理论”模型。即便如此,“非-摄影”理论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甚至并非非-摄影理论所独有。在对自己早期的思维模式深入反思后,拉吕埃尔用“广义的量子理论”取代了“广义的分形理论”。前者对“悖论逻辑”的容许,为拉吕埃尔的理论实践开辟出了广阔的“虚构空间”。“照片-虚构”便是其利用“广义的量子力学”模型对早期“非-摄影”修正与扩展的实验性成果。由是观之,拉吕埃尔的摄影理论不仅开辟了一条新的用于思考摄影的方法路径,而且也为深入理解拉吕埃尔哲学思想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索引。
关键词:弗朗索瓦·拉吕埃尔;思想-世界;非-摄影;照片-虚构
“孤独的太平间”:死亡医学化背景下的遗体意义
潘天舒,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唐沈琦,复旦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摘 要:在当代社会,遗体的流动范围正不断超出亲属组织的界限,被更庞大且陌生的社会组织接管。在死亡医学化的趋势之下,死亡图景愈发集中在医院。作为医学知识的空间装置以及医院制度的构成部分,医院太平间成为接管患者遗体的场所。在医院太平间内,存在两种遗体观念:一种是西方医学体系中将遗体客体化并加以切割凝视的知识与文化传统,另一种则是中国社会思想脉络中情感的、伦理的、互渗的遗体观念。田野研究显示,两者间虽存在一定的张力,但又能在太平间的商业活动中被加以弥合。
关键词:太平间;遗体观念;死亡医学化
死生之间:灾害与仪礼
——以5·12 汶川大地震灾后为例
张曦,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摘 要:在灾后重建非常成功的“汶川经验”背后,灾害导致的巨大数量人员的遇难给灾区共同体社会所带来的精神性、心理性创伤仍需要时间来加以抚平,诸多仪式依旧维系着生者与死者的原有的社会性关系。在实际经验中,因遇难者遗体的集中埋葬、遇难地就地封存,使得原有的可以借助墓地、墓碑完成的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关系无法成立,因此地域共同体社会中遇难者的非宗教性的悼念、追思等仪式得以强化。在此背景下,对遇难者的种种纪念仪式的再探讨也就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仪礼;汶川大地震;面对面
非典与疫病研究:对五个关键视角的回溯
汪春春,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暨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摘 要:非典(非典型肺炎,SARS)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场国际流行病引发了生命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持续关注,相关研究与社会记忆仍从不同角度影响着当下的疫病叙述与个体日常经验。在综观社会科学领域内有关非典讨论的基础上,可以从理论对话的视角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以下五个面向:现代性与治理及日常抵抗、污名化与日常生活、疫病作为事件、疫病作为经验与记忆源泉,以及作为行动的社会科学,这些视角共同构筑了社会科学领域内关于疫病研究的叙事。此外,将非典研究视为梳理疫病研究脉络的切入口,可以构筑社会科学领域内疫病研究的理论与经验平台。
关键词:非典;疫病研究;现代性反思;日常经验;行动社会科学
长江经济带局部城市收缩、发展分异与空间作用机理探讨
刘玉博,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学良,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教授
摘 要:局部城市收缩对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以长江经济带110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0 年人口普查数据,甄别长江经济带收缩城市,并分析收缩城市与非收缩城市的发展分异,进一步地基于“中心—外围”范式,利用交通时长数据,探讨不同区位城市收缩的空间作用机理,其结论显示:(1)2010—2020 年长江经济带有51 个收缩城市,其中26 个延续了自2000 年以来的人口负增长趋势;(2)收缩城市在人口年龄结构、教育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公共服务等方面,与非收缩城市出现系统性差异,伴随人口选择性流失,长江经济带局部城市收缩可能形成了除东中西和城乡以外的另一种区域差距的类型,即收缩城市与非收缩城市的发展分异;(3)与中心城市的相对区位非线性地影响城市规模:与中心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小于50 分钟的城市,倾向于实现人口正增长,大于50 分钟的城市人口增长率呈非线性变化,更容易出现城市收缩。基于上述结论,有关方面应当优化长江经济带城市体系,加强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交通路网建设,引导长江经济带收缩城市合理地“瘦身健体”,从而推进长江经济带整体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城市收缩;区域差距;“中心—外围”范式;人口空间布局
墙内开花墙外香吗——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策略研究
周波,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孔欣悦,通讯作者,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超,中煤矿山建设集团供应链有限公司员工
摘 要:地方政府之间的标尺竞争,激发了它们发展经济、提高获取经济资源能力的积极性。由于原来以GDP 为绩效考核指标存在的缺陷愈发明显以及我国日益重视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地方政府之间竞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重新定位地方政府间竞争的标尺,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有鉴于此,基于2011—2018 年长三角及其邻近的105 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长三角一体化政策规划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探讨地方政府间竞争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尺选择的策略问题,结果发现:在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激励下,长三角城市群的邻近城市将创新纳入标尺竞争的核心绩效考核指标,而长三角城市群的内部城市仍然以GDP 为核心绩效考核指标;长三角城市群的邻近城市创新增长速度快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内部城市,产生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而且,创新能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官员职位晋升;进一步分析表明,标尺选择应满足邻近性和标杆性。可见,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经济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有关方面应注重标尺竞争绩效考核指标的长期性和创新性,并防止竞争扩大化现象,力争以地方政府间标尺竞争推进社会治理。
关键词:标尺竞争;长三角城市群;绩效考核指标;标杆性城市;长三角一体化;创新
安居与乐业: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吴开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摘 要:基于2014 年、2016 年和2017 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相关调查数据,研究职业类型、住房类型以及居住成本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体制内单位就业、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拥有产权类住房、租住公租房的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更强,居住在单位宿舍对定居意愿的影响显著为负;城市相对住房价格对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 形”趋势;不同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的定居意愿具有明显差异,职业地位、住房类型对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影响具有稳定性,相对房价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城市差异。可见,“乐业”和“安居”是影响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的关键因素,城市政府要把保障青年的稳定居住权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既要让外来青年人才“有房住”,又要让他们“住得起”,也要让他们“住得稳定”,还要让他们“住得安心”。
关键词:大城市;外来青年人才;定居意愿;住房;职业
大暑节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微信公众号|ECNU_xbzs
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官网
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