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孩子切忌用力过猛,哪怕是为了爱|沸腾
教育需要“柔”,需要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不管学校还是家长,要呵护还不太明辨是非的孩子,都要放低身段、降低声调,切忌用力过猛——哪怕是为了爱。
文/仲鸣
中关村二小事件,近日被聚焦。学校方面今日披露此事调查情况,认定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这或许是起本不该如此发酵的事件。当我们面对几个尚在读小学的孩子时,需要反思和正视的是,当事校方的最初反应和涉事家长的表现,都显得有些用力过猛。
尽管双方都说是在“保护孩子”——家长方爱子心切,从《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标题中就可窥见一斑;而校方也表示“我们也是为了保护孩子”。可从教育目的上来说,如果双方只是凭恃“发乎情而不止乎理”姿态对峙,问题很容易激化而不是消弭,结果也很可能适得其反,没保护孩子,反而带给他们长远的伤害。
“
教育需要“柔”,需要春雨般润物细无声。
好吧,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到此为止。相信当事方及社会都冷静过后,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而跳出该事件中的具体是非,有些教育理念有必要申明。毕竟,不少违背教育理念的现象,经常见诸我们的周围。这起事件,正是那些违背教育本义的逻辑线冲突后,并未被导入良性处理通道的极端呈现。
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人质”。说得更明白些,孩子之于家长,往往如牵着线的风筝,心始终被孩子牵着。不仅如此,家长们对孩子永远都有颗玻璃心,孩子成长就是很多家庭最大的“政治”,家长们的神经到了孩子这也总会心细如针,异常敏感。其结果就是,孩子遇到一分“伤害”,到他们那里可能就是十二分的揪心。
孩子遭遇同学“欺负”,自然也会让家长敏感。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所受摧折的预期,心理底线会被部分孩童间的打闹分分钟击溃。哪怕有些“欺负”止于淘气,跟那些校园古惑仔的霸凌恶行是两回事,既不会在孩子内心留“阴影面积”,也很容易疏解,可在很多家长眼中就是“校园霸凌”。事实上,很多成年人小时候跟同学之间也有过口角乃至肢体上的轻微冲突,但其化解就跟其衍生一样容易。就像《血战钢锯岭》里男主儿时跟哥哥的打闹,有失手但却无关霸凌。对家长们来说,也宜透过护犊心理去克制地廓清事件本质。
对学校而言,责任则更重——无论教师还是校方,都要对孩子多些是非底线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玩笑不可开、什么事情碰不得,对那些越了界的“淘气”加以警惕、劝解;而在类似“欺凌”的冲突发生后,也要懂得以柔性处理及时化解家长方的怒气,为家长们提供调解平台,而非罔顾家长情绪,压制事态。
一句真诚的“对不起”,一句“将会慎重处理”的承诺,总好过简单的定性和单方回应。很多时候,有些问题不解决,有些是非被模糊,对孩子和家长的伤害不亚于所谓“霸凌”的本身。
教育者(包括家长)要努力揭掉别人加给孩子们身上的“标签”;要通过规则教化让孩子明理,跟那些“恶”自动划界限,而非在“恶”酿成后,以激烈的态度去贴各种“标签”。
这些分析,未必能嵌合中关村二小“欺凌”事件里的所有纹路。但可以明确的是,教育需要“柔”,需要春雨般润物细无声。不管学校还是家长,要呵护还不太明辨是非的孩子,都要放低身段、降低声调,切忌用力过猛——哪怕是为了爱。
往期回顾:
政府采购“治霾神炮”的N个理由,很大、很重、很拉风…… | 沸腾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公号转载。
校对:
我们给
有价值的留言
理直气壮发稿费
欢迎别出心裁
拒绝一本正经
特别提示:录用留言会刊发在新京报A03版“微言大义”栏目。如被选用,请在后台回复你的“真实姓名+银行卡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沸腾
兄弟账号,强烈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新京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