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省17件作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摄影展中获奖

辽宁日报 2022-06-29

为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展现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显著成就,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生态环境部于3月21日启动了2022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经严格评选,全国3个类别共81个(组)作品获奖。我省17件(组)作品获奖。


《抑尘作业——保护蓝天》 王玉玲 三等奖


在这次环保主题摄影活动中,省摄协组织动员全省广大摄影家、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共征集作品4672件,17件作品获奖。这些作品内容覆盖面广。在“美丽中国大好风光”类别中,陶华《红海滩之夏》获一等奖,曹丽萍《湿地牧歌》、姜德轩《醉美家园》、戴颖《湿地潮汐树》获二等奖,田继光《辽河入海口旗舰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陶华《峡谷公路》、蔡优松《千山雪霁图》、苗树林《人与自然和谐瞬间组图》获三等奖。在“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类别中,辽宁省丹东市姜信和《帮助鸟宝宝重回大自然》获一等奖,杨宝华《环保演练在洪城》获二等奖,高潮《电之源》、王玉玲《抑尘作业——保护蓝天》、刘振勇《溢油回收》、姜其利《油港环境监督》、廉华旭《“清”水》获三等奖。在“人与自然和谐瞬间”类别中,戴颖《萌萌的小丹顶鹤》、李佩芬《和谐家园》获三等奖。


《溢油回收》 刘振勇 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获奖作品中航拍作品,如《红海滩之夏》《湿地牧歌》《峡谷公路》《湿地潮汐树》等,体现新时代新科技与传统摄影技术的有机融合。


《帮助鸟宝宝重回大自然》 姜信和 一等奖



镜头记录野生鸟类保护全程


姜信和摄影作品荣获“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类别一等奖。作品表现被救护的小燕鸥一天天长大,快要“退毛”了。“鸟妈妈”正在亲热地与它们说话,它们似乎能听懂,叽叽喳喳地应和着。画面光影自然、人物表情生动、情节感人。


姜信和家庭对生态以及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有着深厚感情,他们曾在鸭绿江口湿地从盗猎者手中抢救了数百个海鸟蛋,克服种种困难进行孵化、喂养、野化。姜信和的妻子自从做了“鸟妈妈”,就担起了照顾小鸟和孵化鸟蛋的重任,并训练它们在水里觅食,学习起飞、降落。历经151天磨炼,海鸟终于成功放飞。姜信和拍摄的“人鸟共家园”题材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姜信和家庭先后荣获丹东市“最美家庭”、辽宁省“最美家庭”和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 红海滩之夏》 陶华 一等奖



湿地美景全方位入镜


陶华拍摄的《红海滩之夏》、姜德轩拍摄的《醉美家园》、戴颖拍摄的《湿地潮汐树》等作品表现的都是盘锦红海滩美景。


《湿地牧歌》 曹丽萍 二等奖


一等奖作品《红海滩之夏》拍摄于2021年7月28日。谈到拍摄,陶华深有感触:“盘锦红海滩美丽的自然生态吸引着我在一年四季都要前去拍摄。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一株株碱蓬草对环境要求苛刻,4月吐芽,初为粉红,随着海水荡涤,季节变化,由红变紫。每年6月至10月是红海滩最佳观赏季,一簇簇,一蓬蓬的碱蓬草汇聚成片,形成了红色的海洋,与绿色的芦苇荡相互映衬。空中俯瞰犹如一幅巨大的水粉画。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注重环境保护和人们对自己生态家园的爱护。”


《醉美家园》 姜德轩 二等奖


《醉美家园》拍摄者姜德轩将湿地美景与丹顶鹤共同入境,美不胜收。把盘锦一点一滴的变化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认识盘锦,了解盘锦,爱上盘锦,是姜德轩的摄影理想。姜德轩对摄影作品精益求精,为抓取好的光影效果,他经常起早贪黑驱车百里深入湿地采风创作。他所拍摄的红海滩照片难以计数,作品多次在各级摄影展中获奖。


《辽河入海口旗舰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 田继光 三等奖



定格珍贵斑海豹的栖息瞬间


田继光拍摄的《辽河入海口旗舰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表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西太平洋斑海豹在辽河入海口上岸栖息的场景。能拍出这样珍贵的照片,背后的故事亦是十分感人。


田继光是盘锦人,从小就生活在辽河入海口附近。“对我来说,海豹就像家人和朋友一样,它们也是这片土地最早的‘居民’。”早在2007年,田继光就发起成立了盘锦保护斑海豹志愿者协会,后发展为湿地保护协会,致力于辽河入海口湿地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体内容是围绕斑海豹开展监测、巡护、救助、放归、科普和自然教育工作。


斑海豹学名叫西太平洋斑海豹,在全球有8个繁殖地,辽东湾辽河入海口是其中最南端的一个,也是中国唯一的繁殖地。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田继光发现,早期最多能观测到80只斑海豹,但近几年,斑海豹数量在上升,已经达到181只。而且政府出台很多保护举措,如2020年盘锦市政府推动“退养还湿”,清理平整围海养殖总面积8.59万亩,打造湿地,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2020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的战略构想,目前在有力推进中。斑海豹作为旗舰物种之一,相信未来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每年,五湖四海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斑海豹,志愿者都会对摄影爱好者进行野生动物拍摄伦理的教育,反复叮咛:斑海豹呆萌、安详、放松的样子自然地摄入镜头,才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佳作。


《环保演练在洪城》 杨宝华 二等奖


艺术微论
“感人”源自对生活的提炼


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沈阳举行。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所创造的生态奇迹,也看到了辽宁各级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带来的生态福祉。在这些成果展现中,摄影图片成为直观、有力、亲民的重要载体,观众产生的互动和共鸣具体而真切,感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


透过这些摄影佳作,辽宁生态建设的成果历历在目。盘锦市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歇脚、踱步的成群水鸟,珍稀的斑海豹;大连庄河碧海蓝天中矗立的片片海上风电;阜新彰武沙海变林海的绿色景观;丹东救护野生小鸟的感人情节……每一帧图片都将真实的生态保护故事进行高度的艺术提炼,展现着摄影艺术独特的价值和魅力,是辽宁振兴发展生态成就的缩影,是对辽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诠释。


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广大摄影工作者为讲好环保故事、书写生态环境保护的史诗,常年深入生活第一线,甚至是人迹罕至的地区,将濒危的物种、鲜见的自然奇观、人与动物相处的奇妙故事以镜头呈现出来,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激发建设美好家园的内在动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更具艺术感染力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纪实摄影是辽宁摄影的强项和优势,也是辽宁摄影人秉持的优良传统。在每一项重大主题摄影活动中,辽宁摄影家的纪实摄影作品都十分突出,作品将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有机统一,富有艺术感染力。生态环保主题的纪实摄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此,辽宁摄影工作者将身心沉入环保现场:湿地保护、抢救野生鸟类、绿色发电、抑尘作业、水治理、风沙整治……他们将镜头深入每一个环保领域、每一项具体工作,以艺术手法对真实故事进行高度提炼。有些作品似有千钧之力、有些则细致入微,宏大或精微都透着摄影的生动韵律和视觉冲击,定格下无数弥足珍贵、震撼心灵的瞬间,为后世留下宝贵的历史记录。从摄影家的光影定格中,自觉凝聚美丽中国建设的共识、汇聚绿色生态发展的力量。


辽宁摄影注重本土化创作。在环保主题表现中,以务实的态度把主题做深做透,用照片多元立体地呈现身边人、身边事,反映全省把绿色低碳实施到各大产业中: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遗余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快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扎实推进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实施好城市更新行动,留白留璞增绿,推出更多生态体验场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记者:凌鹤  编辑:胡宜男  检校:冯赤、赵琢  审核:王晓领  责编: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