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如炬 使命如山——老党员刘全国的奉献人生

辽宁日报 2022-06-29

“要做好代办工作,重要的是要有党员的责任心,有奉献精神。代办服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上午,清扫社区广场,清理长廊垃圾;中午到二院给金晓钢送饭;下午陪同物业工作人员检查下水井疏通情况。”


“解决了市场商贩使用高音喇叭噪声扰民问题,受到附近居民一致好评、拥护、欢迎。以后还要加强巡查,防止反弹。”


……


一笔一画,一丝不苟。上面这些文字,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街道雷锋社区党员家庭代办站代办员刘全国生前写下的工作记录。25个厚厚的记录本,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为居民代办的6000余件民生实事。这些工作记录的时间始于2013年7月28日,止于2020年12月26日,他生命结束的前一天。



几千个日日夜夜,刘全国的日常工作始终围绕着这些烦琐的“小事”周而复始。代办各种证件,代交各种费用,上门维修、疏通下水……记录本上,这样的“小事”,每天多则三四件,少则一两件。


无怨无悔,驰而不息。7年间,刘全国凭借着一腔热情、一名老党员的责任心,每天奔忙在为民代办的路上,成为居民的贴心人。


点点滴滴,就是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生活之忧,让居民认识了、熟悉了身边的这位“百姓雷锋”,大家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位可亲可敬的邻家大哥。



“他走的前几天,还在为大家服务”


积劳成疾,刘全国累倒了。

2020年11月2日,刘全国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下了4个支架。出院时,医生反复叮嘱他好好休养。可刘全国记挂着代办站的工作,一出院又忙了起来。

2020年12月26日22时30分左右,就在刘全国病发的前一天,附近的居民楼突然停电。接到居民打过来的电话,刘全国立即去现场查看情况,等维修人员抢修好,才回家休息。

2020年12月27日一早,刘全国到社区参与社区换届的准备工作,一直忙到中午。12时15分左右,他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可还未等到救护车到来,就永远地离开了。

妻子鲍玉坤回忆说:“全国特别热爱他的工作,走的前几天,还一直为大家服务。这几年,全国几乎天天都在为社区、为居民忙活,早出晚归。有时半夜刚到家,接到一个电话,他就又出了家门。”

“父亲还在时,每天晚上6点多,是我家里最热闹的时候,支部里的党员,左邻右舍都会来我家里聚一会儿,聊聊社区里的事儿,讨论代办站的工作,说一说家长里短……”儿子刘明家深情地回忆起父亲。他说,自己能看出来,父亲是真心喜欢代办员这个身份,把为民代办当作自己的事业。

2013年7月,雷锋社区党员家庭代办站正式成立,刘全国主动请缨当上代办员,并把代办站设在自己家中。

起初,居民们对刘全国不熟悉,也不知道代办站究竟能干什么,来找他办事儿的人很少。

代办员李玉兰说:“那时,全国很着急,找到我说社区成立代办站就得发挥作用,首先要居民知道咱们是干啥的。”

没过几天,刘全国就印了几盒名片,和李玉兰一起挨家挨户走访,发名片,介绍代办站的服务内容。

不到一个月,刘全国就完成了270户家庭的走访工作,还专门设计了居民信息登记表,把每家的情况都记录在内,对于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困难居民,重点标注,制订帮扶计划。

从那时起,刘全国接到的求助电话越来越多,对于居民的诉求,他竭尽全力帮忙,一帮到底。

刘全国有一本通信录,上面记着物业和供水、供电等民生部门的电话。居民家中暖气跑水了、下水堵了、停电了……只要找到他,他都会第一时间来到居民家查看情况。如果是小问题,他就自己动手维修,实在修不了的就替居民报修。就这样,刘全国和物业及民生部门的负责人乃至维修工人都熟悉起来。大家被刘全国的奉献精神所感染,遇到问题,不管早晚,只要刘全国一个电话就“好使”。

时间久了,居民都知道社区里有个热心肠的“刘大哥”,有啥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他来帮忙。

2020年1月,居民金晓钢因病住院,身边没有亲人。了解到金晓钢的情况后,刘全国当天就联系3名志愿者承担起轮流护理的重任,直到金晓钢出院。当年10月一天夜里,金晓钢再次发病,只好又找到刘全国。刘全国马上赶到金晓钢家中,联系120将他送往医院。

“我家里没有米和菜了。”2020年2月的一个早上,83岁的郭庆源老人给刘全国打来求助电话。郭庆源的孩子在外地工作,老伴身体不太好,又正值疫情期间,购买生活必需品有困难。“好的,我来帮你想办法,一定尽快给你送去!”放下电话,刘全国立即赶到超市购买了米和蔬菜,送到郭庆源家中。

一件件暖心实事让刘全国赢得居民的信任。7年里,刘全国的手机24小时开机受理居民代办事项,随叫随到。“有了难事找全国”,成了楼院里许多居民常说的一句话。



“刘全国就是我们眼中雷锋的样子”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尽管距离刘全国去世已有两年时间,可每次提起他,年过七旬的史长勇、吕霞夫妻俩都忍不住落泪。

吕霞对记者说:“我们没见过雷锋,但在我们眼中,刘全国就是雷锋的样子。”

史长勇、吕霞是失独家庭,身体都不太好。平日里,换液化气罐、疏通上下水等活儿都是刘全国帮着干。

“全国,快过来救我,我病了。”一天晚上刘全国刚睡下,突然接到史长勇的电话。放下电话,刘全国三步并作两步赶到了史长勇家,先拨打120,又联系了几名志愿者来帮忙,陪着史长勇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垫付住院押金,忙碌了一夜。

在史长勇住院治疗的十多天里,刘全国天天早上6点多就来到病房,倒完便盆打好开水后,又帮着他洗漱、买饭、按摩,同他聊天排解郁闷情绪。史长勇出院后,刘全国又和其他志愿者轮班,帮他做康复。在刘全国等人的精心照顾下,史长勇很快就好起来了,他见人便激动地说:“就是自己亲生儿子还在,也不一定有全国照顾的好啊!”

2019年5月,史长勇家中装修,刘全国带领志愿者为他家刮大白、铺地板,忙里忙外。吕霞说:“这些年,全国对我们家的帮助真是数也数不清,大事小情就没有他没帮到的,他就是我们家的主心骨。”

雷锋社区属老旧小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家庭相对集中。帮助这些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成了刘全国代办服务的主要内容。

90多岁的高启生老人独自一人居住,平时买粮、买药、日常生活缴费都找刘全国。刘全国从不推托,还经常买些好吃的给老人送去。

70多岁的范明义夫妻俩身体不好,每年一到买秋菜时节,刘全国不等老人求助,就会主动上门帮他们买秋菜搬秋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针对社区里有独居老人较多,接收消息不及时的情况,刘全国逐户向老人宣传防疫知识,疏导恐慌情绪,帮老人买菜、买药、测量体温。每次为大家服务后,刘全国还不忘叮嘱:“有病、有事、有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立即就到。”

“刘全国,活雷锋!”这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雷锋社区居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们说,这么多年了,谁家有困难有难事都会想到找刘全国,他为咱们大家做的好事真是太多太多了。

雷锋社区曾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驻地所在。雷锋于1960年4月7日来到抚顺,在这里度过了他2年4个月的军旅生涯。1953年出生的刘全国从小就在部队驻地附近生活,是唱着《学习雷锋好榜样》、听着雷锋故事长大的一代。

“像雷锋那样,做雷锋传人。”

这是刘全国一生,永远不变的初心。



“退休了也要发挥党员的作用”


“哥哥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走路多了,腿就痛得厉害,看他整日忙忙碌碌的,我总劝他别干了,保重身体,可他总记挂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天没闲下来。”妹妹刘全凤告诉记者,“那时,哥哥总对我说自己是一名党员,退休了也要继续发挥党员的作用。”

在担任党员代办员之前,有40多年党龄的刘全国是雷锋社区知心党支部书记。为给支部党员、群众提供一个方便的工作学习活动场所,他做通老伴的思想工作,把自家变成了支部办公室、党员家庭代办站。党员权利义务制度展板、党员服务活动照片展、记录簿册材料等,布满了他的家。知心党支部有部分党员因高龄、患病,无法及时参加党支部开会和上党课,刘全国就会亲自上门传达相关内容,做到不落下一人。

带着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刘全国在帮助群众办事时更加执着、坚定,帮助居民解决了数不清的难事。

和刘全国同住一个楼的一位姓王的居民,今年54岁,因患有精神疾病,一人独居,生活十分困难。刘全国主动提出帮他申请低保。接下来的日子,刘全国先陪着他办理了精神疾病鉴定和病历等手续;开具下岗失业证明;到民政部门为他开未婚证明;到产权管理部门办理无房证明……一道道手续办下来,刘全国整整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帮助这位居民办妥了一切。

17委的居民楼临近市场,由于有30多个商户天天使用高音喇叭叫卖,附近居民长期受扰。刘全国了解这件事后,对商户打起了“感情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之后,刘全国还发动24名党员志愿者组成治安巡逻队,接到举报电话,就立即出动,进行劝阻。经过两个月的坚持,再没有商户使用高音喇叭了,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凡星”闪烁,照亮雷锋城。刘全国走了,可他的故事,仍在雷锋社区、仍在抚顺这座“雷锋城”里广为流传,激励着更多的党员群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如今,在雷锋社区,在抚顺,一个个“刘全国”式的党员干部向他看齐,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他的敬意与怀念,弘扬、传承着平凡而伟大的雷锋精神。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斯人虽逝,风范长存。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记者:周明、崔振波  视频:郑新煜、孙明慧、黄瀚博  编辑:高智勇  检校:王宏伟、张舒宇、张勇  审核:王晓领  责编: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