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海豹“走失”之后……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大连旅顺虎平岛海域,将2头被救助的斑海豹放归入海。这是我省自2019年开展斑海豹救助工作以来,累计救助成活的第91、92头,成功放归的第86、87头斑海豹。科研人员在放归斑海豹的背部安装了信标跟踪装置,将用于开展放归斑海豹的洄游规律和救助效果评估研究。
斑海豹这一动物有何特点?为何我们时常会听到斑海豹走失、被救助、被放归的消息?记者带着问题到省海科院寻找答案。
斑海豹是唯一能在我国海域进行繁殖的鳍足类海洋哺乳动物,渤海辽东湾结冰区是世界上斑海豹8个繁殖区中最南端的一个。去年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斑海豹上升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据统计,世界范围内野生斑海豹数量约为45万头,斑海豹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渤海等海域,数量约为2000头。斑海豹也被人们称为渤海精灵。
斑海豹在冬季生殖,幼崽出生时体重约为四五公斤,全身披着白色的胎毛,在冰雪的环境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但也因为胎毛吸收大量水分,不利于它们在水中游泳。幼崽在出生后的第15天左右,皮下脂肪渐渐形成时,开始脱换胎毛。大约需要7天到10天的时间,胎毛便全部脱换完毕,换成了短、粗、硬的新毛,身体光亮且有斑点。经过25天左右的哺乳期,幼崽的体重增至30公斤以上,就开始独立生活了。
受海风、海流、气温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斑海豹妈妈捕食期间,容易造成栖息在浮冰上的斑海豹幼崽与母亲分离,并随海流漂浮或落入水中,数日后搁浅在岸滩上。
在省海科院,救助斑海豹已成为每年的“常态”。省海科院海洋珍稀动物保护研究室副研究员田甲申介绍,今年2月13日和2月15日,我省成功救助了两头处于哺乳期的斑海豹幼崽。其中一头斑海豹幼崽被救助时头部已开始褪毛,膘情正常,但身体背部有7处外伤,其中1处严重化脓肿胀,另有2处难以处理的深伤口,生命垂危。另一头斑海豹被救助时还身披白色胎毛,据判断出生仅10天左右,身体消瘦,尚不能自主摄食。
因这两头斑海豹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被送至省海科院进行救治救助。在救助团队长达1个月的精心照料下,那头生命垂危的斑海豹生命体征逐渐好转,伤口慢慢愈合,身体各项指标接近正常水平,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另外一头斑海豹在经过初期插胃管喂食鱼浆的方式进食后,身体状态逐渐恢复,后转为人工填喂鱼块,至自主摄食冰鲜鱼,再到捕食活鱼。
如今,经过近4个月的救助,两头斑海豹健康状态良好,具备足够的呼吸、游泳、潜水和在陆上运动的能力及寻找和捕食活猎物的能力,经科学评估各项指标符合放归标准。
省海科院是斑海豹们的第二个家。该院具有多年海洋哺乳动物研究、保护和救助经验,是全国海洋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网络成员单位和农业农村部濒危水生野生动植物物种(海洋哺乳类)鉴定单位,也是我省水生野生动物救助基地。基地建有专门用于斑海豹救护的救助场馆及相关医疗、动物福利等配套设施,具备研究、保护、救助和饲养斑海豹的条件和能力。
救助基地将根据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的最新要求,持续开展斑海豹等水生野生动物救助、康复工作。通过优化水生野生动物的救助、康复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辽宁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救助并放归斑海豹后,我省还通过信标跟踪装置,对斑海豹的洄游规律等进行评估研究,为开展斑海豹的异地保护和救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斑海豹的洄游,像其他动物的迁徙一样,也是集群行动,其洄游具有适应意义,可保证种群得到有利的生存和繁殖条件。
来源: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
记者:李越 摄影:特约记者刘刚 编辑:胡宜男 检校:孙广、张勇 审核:刘爽 责编: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