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快报】“梵语文学译丛”《毗尔诃纳五十咏》

中西书局 2021-02-04

《毗尔诃纳五十咏》(梵汉对照插图本)
【印度】毗尔诃纳 著
傅浩 译
2019-7,定价:38.00元
ISBN:978-7-5475-1538-9


内容简介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诗人,受聘为某国公主的私人教师,不久二人就两情相悦,私订终身了。国王闻知后大怒,下令将诗人处死。诗人在临刑前当场口占五十首艳情诗,叙说与公主朝夕相处之乐,公主亦因与诗人别离而悲痛欲绝。这对恋人的奇才真情最终感动了国王,诗人得到赦免,有情人终成眷属。据说,这位诗人即生活在11世纪印度的婆罗门诗人毗尔诃纳。他即兴创作的这组梵语短诗从此结集传世,题为《毗尔诃纳五十咏》(又名《偷情五十咏》),是印度梵语文学史上广为人知的名著。这组短诗主题一致,集中于对男欢女爱的昔日好时光的回忆;风格一贯,用单一诗体、第一人称发言、“直到现在”起头等手段营造一种形式感,是一部具有完整性和独特性的佳构。



作者简介

毗尔诃纳,11世纪印度北部迦湿弥罗国的婆罗门著名诗人,生平富有传奇色彩,以大诗《超行天传》(Vikramākadevacarita)闻名于世。



译者简介

傅浩,1963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英语文学专家,主要从事英语诗歌研究。自2010年起,师从梵语文学专家黄宝生、郭良鋆、葛维钧三位先生学习梵语和巴利语,历时三年有半,精读过《罗怙世系》《金刚经》和《本生经》等多种梵语和巴利语经典,译著有《阿摩卢百咏》(梵汉对照,2016)等。



编辑推荐

☆古印度著名爱情诗集,诗人及诗集创作背景均富传说性

☆悲剧意味的分离艳情味贯穿诗集,为诗歌赋予了一层梵语文学的戏剧性

☆附有译者对梵语诗歌现代汉译形式的学理探讨,时有妙语

☆以梵汉对照形式排印,并有印度古典细密画插图



目 录

译者序
毗尔诃纳五十咏
参考文献
附录:梵语诗歌现代汉译形式初探


译者序节选


《毗尔诃纳五十咏》是印度梵语文学史上的名著。这是一部仅收录有五十首艳情短诗的小诗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主题一致、风格一贯的一组诗。虽然主题都集中于对男欢女爱的昔日好时光的回忆,但每颂诗内容相对独立,彼此间也没有逻辑关系,更像是随意汇集的、非一时一地之作。其实这正是印度传统“若干咏”抒情诗集(或曰组诗)的一个特点:统一在一个主题之下的杂乱无序的独立篇什的堆积,例如更早的《阿摩卢百咏》和更晚的泰戈尔诗集。《毗尔诃纳五十咏》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有诗作(或诗节)都用一种诗体(vasantatilakā,春天吉祥志体)写成,都用第一人称发言,每颂都以同样语词“直到现在”起头排比等形式手段营造出一贯的风格,从而给人以一种无序而有章的较为密切的关联感。
尽管其背景颇具故事性,但《毗尔诃纳五十咏》并未采取有头有尾的历时叙述方法,而是采取即时呈现方法,让故事中主人公直接现身说法,其独白敷衍成篇,从而赋予整部作品以戏剧性。戏剧性是梵语古典文学的一大特点,无论大诗(史诗)小诗(抒情诗),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盖戏剧源于祭仪,是文学的滥觞,人类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印度婆罗多的《舞论》,都是主要讨论戏剧的。主人公的忆述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排列,而是想到哪儿讲到哪儿的散碎印象的拼缀,给人的空间铺排感似大于时间相续感。这种似乎不假后期编辑加工的自由联想式的创作实录,更接近人的真实心理活动和思维方式。当然,这些诗作现今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面貌必是经过后人辑录编订的;尽管像大多数古代作品一样,在传抄过程中不免遭受增删改作,但这并未改变其创作过程的即兴性质。格式上,省略了“若干咏”诗集惯有的敬神或祈愿性质的开场诗,大概是因为作者原本就没有作。煞尾诗倒是有一颂,一如传统,有着此类诗惯有的煞有介事的说教味儿,但味道不很浓。



实体书


内页



长按二维码购买


相关图书链接


【新书快报】《阿摩卢百咏》

【新书快报】“梵语文学译丛”《十王子传》《六季杂咏》

【新书快报】“梵语文学译丛”《指环印》《罗摩后传》

【新书快报】“梵语文学译丛”《结髻记》《妙语宝库选》


供稿编辑:孙本初

图书摄影:张舒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