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是薛定谔的父母:为什么你该少点焦虑, 多点敬畏?

赵昱鲲 小花生网 2024-04-03

檩子:前段时间,给大家推荐过一篇文章:你的孩子是“薛定谔的狗”,你的焦虑多半是自找的 … 很多朋友说写得好有知识含量啊,第一次知道育儿和“量子力学”有关。


这篇文章的作者赵昱鲲是中美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生,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著有积极心理学专著《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他也是一位6岁男孩的爸爸。


关于焦虑,上次和大家分享了他的一个有趣观点,就是:我们的孩子,都是一只薛定谔的狗。这次再和大家分享他关于“育儿焦虑”的几个精彩有趣的观点,比如为什么育儿和人生都是非线性问题;为什么你不用做一个好父母,做一个正常父母就够了;以及,为什么你是薛定谔的父母,也有无限种可能性 ... 


理性、接地气的分析,耐心读完,又会少些焦虑,多些从容 ... 


本文节选自《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作者赵昱鲲,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9月1日出版)


育儿和人生都是非线性问题,

需要的不是你的控制,而是你的敬畏——

敬畏孩子成长的规律,

敬畏孩子的天性和意愿,

还有人生那不可捉摸但又因果分明的所谓命运 ... 


“我能为孩子100%付出,但只付出了99%,我真自私!”这是又一个看上去有理、实际却无法操作的天下父母坑。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多维度的,你在这方面付出了,必然会减少其他方面的付出。


你为孩子努力赚钱,就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而父母的陪伴,比给孩子富足的经济条件更重要。


你又能赚钱又有时间陪孩子,那会不会忽略了伴侣?夫妻关系和谐,也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啊。


甚至,为什么不给孩子添一个兄弟姐妹?哦,你已经有不止一个孩子了?那你根本就不可能为每个孩子都100%付出······


还是80/20原则。父母要为孩子付出的实在太多了,你能在每一项上都做到付出20%,然后收获80%的效果,就已经是奇迹了!


80/20原则是说,你付出20%的努力,可以在一件事上取得80%的成就。但如果你要再攻克剩下的20%,你就要再付出80%的努力。


这并不是一条科学定律,而只是人们对于生活经验的粗略总结,可以说是效用曲线通俗而武断的版本。如下图所示,当你刚开始在某个领域投入时,投入产出比是很高的,但越往后越难。



这个原则虽然粗略,但是对于在实际生活中衡量机会成本非常有用。你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专攻一项,比如每天花八小时在自己最重要的专业方向,在本专业成为顶尖的专家,其他爱好只是晚上或周末花一两个小时发展。这样的策略对于成年人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孩子,在他们的未来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情况下,贸然给他选一个方向,投入所有时间和精力,很可能得不偿失。因为你只要让他花一点儿时间在其他方面,比如和小朋友玩、进行体育运动,或者学习其他学科,收获会远大于投入。对于孩子来说,知识和体验的宽度比深度更重要。


其次,即使在某一个维度上,你也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做到了100%。比如赚钱,你为孩子赚了上培训班的钱就够了吗?为什么不送他出国留学?你给他凑齐了婚房首付就行了吗?为什么不把车也买了?


第三,你的付出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父母只顾沉溺于“我在付出”的快感,而没有考虑因此给孩子带来的心理负担。你可能会说“我不要求任何回报”,但孩子知道,你其实是要求他达到你的期望。请你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一个在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人,为你付出了所有,可你却不能实现他的愿望,你的心理压力有多大?


我有一个朋友,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她的一个学生曾向她诉苦:“我现在就如同逆水行舟,一个人应付学习已经很吃力了,我爸我妈又从岸上扑通扑通地跳到船上来,说是要帮我划船,可他们一上来这船就翻了。”


更何况,有时候你的付出是在帮倒忙。你自以为给孩子安排了世界上最合理、最完美的人生之路,但孩子却一点儿都不喜欢,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时你该怎么办!


第四,这样的父母会为孩子树立一个错误的榜样——人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这样孩子会有过多的应得感(entitlement)——“我是孩子我有理,大家都应该为我付出。” 孩子长大后既不知孝敬父母,也不知回报社会,一心想的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成为下一代“孩奴”。你希望孩子的人生是这样的吗?


我从美国回来,儿子也从美国的幼儿园转到中国的幼儿园。很多人惊讶地和我说:“其他人都拼命把孩子往国外送,你倒好,孩子在国外长大,你却把他带回来了,这对他是多大的损失啊!”


我无意和别人争论,一般就直接回答:“主要是我觉得全家人在一起更重要。而且在美国的那份工作我不感兴趣,这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认为人工作就是为了钱,上班就像坐牢、回家就像刑满释放一样。在国内我能做自己爱、擅长又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孩子每天能看见自己的爸爸充满干劲,谈起自己的工作来眉飞色舞,他就会知道,工作可以是很有趣的,人生应该有一个值得投入的事业。”


我坚信,身教大于言传。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对孩子说什么话更重要。在孩子成长的环境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这比你为他选择什么学校更重要。


所以,如果你给孩子树立了错误的榜样,对他的影响,很可能抵消你苦心营造的其他所有“优势”,你全力为孩子付出,自己却没有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孩子不知道人生应该怎么活,最后只不过成为又一个精致的婚前利己、婚后利孩主义者,这值得吗?


归根到底,是育儿育己,而不是育己育儿。也就是通过育儿来育己,我生养孩子,是因为通过这个过程,我自己能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与之相反,有些父母把自己变得更好,只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努力奋斗、辛苦赚钱,只是为了给孩子一个高起点;我挑选配偶,不是为了与他共度美好的一生,而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基因。


有了这样的观念,焦虑自然是滚滚而来


1“对孩子好的,我就要去做”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和我说过:“不管做什么事情,我都要想一想,对孩子有利吗?只要是对孩子好的,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去做!


她的这种执着真吓了我一跳,简直可以媲美宗教狂热,也许可以称为“拜孩教

”了。但如前所述,你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机会成本。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孩子好的事情是无限多的。你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孩子服务中去,就好像一只熊在走过田野时说:“不管是玉米棒子、芝麻还是西瓜,只要我能吃的,我见到啥就要吃啥!”最后很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而给孩子帮了倒忙。


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聪明养育,用智慧判断比被焦虑驱动好。看见一样东西对孩子好就不管不顾地扑上去,只能说明你过度焦虑孩子的未来,对孩子太没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2“无限责任公司”式父母


如果你把孩子的什么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那么你当然也就要为孩子的所有事情负责。


“孩子数学没考好?那一定是因为我抓得不够紧。”

“孩子内向、羞涩?那一定是因为我的育儿方法有问题。”

“孩子没能入选校足球队?哎呀,那都怪我没给他报足球班。”······


这种“孩子出了什么问题都是因为我”的想法,和“孩子取得什么成功都是因为我”一样,也太自恋了吧?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倾向于对孩子的问题做出过度反应,因为他不相信孩子或者环境有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一切都得靠他这个“救世主”,比如孩子只是一次考试没有考好,也许下次努力些就能弥补,但他一定要介入;又比如孩子和同学在学校里发生纠纷,也许本来孩子或者学校能解决的,但他一定要为孩子代言,和其他孩子或者学校理论。


3“不能让孩子走弯路”


这种父母认为,孩子的发展只有一条最佳路线,任何对这条路线的偏离,都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浪费天赋。但是,育儿(以及孩子的人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根本不存在什么最佳路线。就算你认为存在,在执行过程当中也不可能不出错。


更不要说,让孩子走些弯路,其实从长远看,对孩子反而更有好处。“不能让孩子走弯路”的想法,不过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一个变种,其实是担心孩子走了弯路,被别的孩子甩下了。这样的想法,除了给自己带来焦虑外,对于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


4“别人家的父母”


有“别人家的孩子”,就有“别人家的父母”,比如:


“唉,我这当妈的真失败,你看小红的妈妈,把孩子调教得多好,小红又听话又有礼貌,谁见了不夸!”


“哎,4岁上足球课没啥,你没看见小明的爸爸,3岁就训练他踢足球了!”


这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犯了取样偏差的错误。其实,在很多方面,大部分别人家的父母可能都和你差不多。


“别人家的孩子”主要是用来责备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别人家的父母”,也主要是用来责备自己的配偶不称职,比如:


“有你这样当爸爸的吗?你看人家小红的爸爸,小红上次数学没考好,立刻就给她报了数学班。你再看看人家小明的爸爸,每天一下班,全扑在孩子身上,周末也天天带着孩子出去玩。你呢?一天只有一小时。你知不知道父亲的陪伴对孩子很重要啊?!”


其实,一次考试没考好,没必要就报补习班;父亲的陪伴很重要,但是一天一小时,如果是高质量的陪伴,那也不错了。


5“我不能给孩子带来祸害”


豆瓣网上有个很火爆的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属于豆瓣上最火爆的话题之列,基本是在讨论父母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那些最热帖子的标题,你就能体会到其中的愤怒和伤害:《五零后父母对子女的普遍强奸》、《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丧心病狂》、《父母毁掉的你心里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也给一些父母带来心理压力:“我会不会也是孩子的祸害呢?虽然我一心为孩子好,·可会不会在无意中伤害了孩子呢?”



我的看法是:没关系,父母总是会给孩子带来些祸害的。因为你是人啊,是人会犯错误,有些是无心之错,比如给孩子穿错了衣服,结果孩子被班上同学嘲笑或者忘了给孩子带午饭,把他饿了一顿。这些错误很可能你的孩子将来会在网上贴出来,自嘲说“我大概不是亲生的。”


还有些是有心之错,比如你在单位受了气,回家看孩子做作业拖拖拉拉,就大发雷霆把她训了一顿;或者亲戚家的孩子喜欢你家孩子的一个玩具,你不顾自己孩子的反对,硬是把它送给亲戚家的孩子了。这些错误很可能多年以后,你的孩子伤心地在网上贴出来,作为“父母皆祸害”的一个小例证。


没关系,只要你不是经常犯这种错误,偶尔犯一两次并无大碍。这点儿挫折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正如前文所述,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同样,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存在的。


所以,不祸害,非父母。关键是不要走极端。一方面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要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尽量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习育儿科学,减少对孩子的祸害;另一方面,不要有“做完美的父母”这种妄念,不要奢望对孩子一点儿祸害都没有。正如孩子是薛定谔的狗,你也是薛定谔的父母作为父母,你有无限种可能性。其中完美、圆满的那些状态,能实现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你能够实现的,是各种正常父母的状态。这些状态各有不同,但同样都是正常的。


读到这里,请复习:你的孩子是“薛定谔的狗”,你的焦虑多半是自找的 …  



而这种正常,对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琳娜》开篇第一句就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不幸。”这句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幸福的家庭也能够各有各的幸福。同样的,好父母也是各有各的好,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孩子都会感到满意。


美国有一项针对初中生的调查,发现有60%的孩子认为自己父母很好,而他们的父母有多少认为自己是很好的父母呢?


只有36%。


也就是说,至少有24%(实际应该更多)的父母,自己觉得不是好父母,但孩子却觉得很满意。


父母总觉得 “我一定要做到这个、达到那个,才能算合格的父母。” 但其实孩子要求得并不多,你给他无条件的爱,给他一定的自主,也给他一定的规范,就是好父母了。


做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爱、有智慧、有原则的人,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好父母。孩子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正常的父母。


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前两年有一个很流行的电视剧,叫《虎妈猫爸》。



里面的虎妈(赵薇饰)对女儿茜茜精心设计了培养计划,从吃饭、睡觉到学习、锻炼,都安排得丝丝入扣。可是女儿却处处和她对着干,不爱学习,一跑步就叫苦,爱吃垃圾食物,喜欢打游戏、看电视,不喜欢画画、弹钢琴。虎妈给自己的爸爸打电话抱怨:“我长这么大,所有的事情,不管过程有多难,最后一定能成功。可就是茜茜,自从有了她,我接二连三地栽跟头,全是挫败感。”


为什么自己的事情总是一帆风顺的虎妈会在育儿问题上接二连三地栽跟头呢?原因很简单,她想用线性思维解决非线性问题。


育儿和人生,都是非线性问题


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型的、单向单维的思维方式,它在处理简单、直接的线性问题时可以获得很大的成功,比如解一道数学题。这些线性问题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相对清晰的方法,而且一般都是结果导向的,你知道要干什么,也知道怎么干,你事先就有一个计划,然后尽可能地控制全过程,你只要一步一步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努力,总可以获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



可是,用线性思维来解决复杂混沌的非线性问题,就时常会陷入谬误,比如育儿。


育儿的目标是什么?是孩子考上哈佛、耶鲁,得诺贝尔奖?是孩子创业成功、家财亿万?还是孩子幸福快乐、平安健康?你说不清楚,我也说不清楚。


育儿的方法也不是直线型的。你希望孩子成绩好,就拼命逼他学习,他的成绩就一定好吗?不一定,说不定他会厌学,中学时就垮掉了;你希望孩子幸福快乐,就一切由着孩子性子来,他一定就会幸福快乐吗?多半不会,因为没有管教、没有规则,孩子反而更没有安全感。


当然,线性和非线性不是非黑即白,而像是一个很长的连续变化的光谱。有典型的线性问题,比如计算机编程;也有典型的非线性问题,比如人生。对线性问题,你要精心制订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关键词就一个:控制;而非线性问题则很难人为控制,你越控制离希望达到的目标就越远。


当然,我不是说对于非线性问题就只能放任自流——孩子只生不养、人生随波逐流——绝对不是。学界对于非线性问题早就有很多研充比如幸福有科学的方法,那就是爱、努力和意义;道德培养也有科学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我们做父母的自己要做道德榜样。


基本上,线性问题的解决方法,都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非线性问题呢,种瓜或许得豆,种豆或许得瓜。用线性思维解决非线性问题往往行不通,就像幸福是你做一个好人的副产品,而不是靠一颗追求幸福的红心就能直接得到的;孩子的道德是你以身作则的副产品,而不是靠灌输道德观念就能直接得到的。


在控制欲强的人(如电视剧中的虎妈)看来,世界上只有一条路是正确的,就是她安排的道路。其他道路都是歧途,荆棘遍布,并且终将陷入泥沼。电视剧中女儿不听虎妈的安排,不喜欢钢琴课,就喜欢踢足球,而虎妈想的不是:“不错啊,喜欢运动,将来身体好!”而是“女孩子,不接受艺术熏陶,整天跑跑跳跳,成什么样子!”


只有当万事都在控制之中时,你才感到安心,岁月静好,人畜无害。一旦有什么事情脱离了你的控制,你就会心惊肉跳,总觉得一定会有坏事发生,立刻焦虑上身,驱动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缓解自己的过度焦虑,你会抓住一切救命稻草,只要能给自己“大局仍在掌握中”的感觉就好。


比如,孩子数学不好怎么办?跟孩子聊一聊,听听他的想法,想办法激发他对数学的兴趣,平时在生活中找到让他演练数学的机会,使他恢复对数学的信心?


“那太麻烦了,而且万一做不好怎么办?不是又脱离我的控制了吗?还是报培训班吧,多简单,人家都说了'保证教学效果',只要交一笔钱,一切就又回到我的控制中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些培训班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父母的控制感。父母付出了金钱,把孩子送到培训班,感觉自己算是尽到了责任,孩子的前途重新回到了正轨,于是可以松一口气,满意地坐在培训班外面刷手机了。


父母为了减轻自己的焦虑,急切地走了别人贩卖的捷径,而没有过度的控制欲往往导致过度焦虑,因为你总担心事情偏离轨道。去面对问题的根本,自然也就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很快,新的问题出现了,新的焦虑又随之而来。解除育儿焦虑的根本方法不是重新控制,而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或者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宫掉你的命根子:控制欲。


因为育儿和人生都是非线性问题,需要的不是你的控制,而是你的敬畏——敬畏孩子成长的规律,敬畏孩子的天性和意愿,还有人生那不可捉摸但又因果分明的所谓命运。


敬畏还意味着知道自己的渺小。收起“我要让孩子的潜力100%发挥”、“我要为孩子100%付出”的妄念;宫掉时刻萦绕在你脑中的算计:“孩子要是上不了重点大学,这辈子就完了!” “这次旅行没有拍到一张可以发到朋友圈的照片,真是失败!”


因为养育、人生这类非线性问题的终极考量不应该是结果,而应该是过程。人生几十年,重要的是你的体验、你的情感、你的记忆、你的足迹。你在育儿过程中收获的,是孩子生病时你的担忧,失败时你的心疼,还有他离开家门展翅高飞时你的悲喜交集;但也有你和孩子朝夕相处的陪伴,孩子学会走路时你的喜悦,毕业典礼上你的自豪,和他婚礼上你的泪水。谦卑地做一个观察者,满怀喜悦地帮助孩子自主成长,支持他的人生自主展开。这,就是自主教养。


本文节选自《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由小花生编辑而成。点击阅读原文,可去亚马逊购买此书。


推荐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真实教育实践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看世界,开视野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