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内驱力”十足,这是我总结出来的“秘诀“!
每个做父母的,心里都有一个不敢说出的愿望,就是:“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内驱力、自我管理能力,我就可以解套了”!而事实上,多少人上完一天班回来,还要辛苦陪娃写作业,一忙十数年 ...
我们都知道具有内驱力的孩子是无比强大的,但这样的孩子好像永远出现在“别人家”。怎么把自家的娃儿培养成“内驱力”十足的优秀小孩呢?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妈妈的“内驱力培养”攻略。花友@温2010的女儿就是一个“内驱力”十足的小孩,她把这些年的经验总结成这篇攻略,十分详细。读起来需要几分耐心,但一定会给很多爸爸妈妈带来启发 ...
本文由花友@温2010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内驱力,按我的理解,有两个方面:有目标(需要),存在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落差;然后,得是发自内心的自我驱动、而不是外界加诸的“要求”,来愿意付出努力去填平落差,达到目标。
粑粑麻麻们最关心的是“学习”问题了。我们能怎么“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驱力呢?
美国心理学家 Daniel Pink 在超级畅销书 "Drive" 里把这种自我驱动力,叫 Motivation 3.0
传统认识里,人类行为有两种驱动力(drive):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这是人类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除此而外,人类行为还有第三种驱动力,其来自于内在动机(inner drive),即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并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以及我们的世界做得更好的内在需求。
我的看法是:要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必须做到两点:第一是“需要”;第二是“过程,是执行”。
首先,孩子自身要有内在的、强烈的“需要”——有想要达成的目标,对比自己的现状,发现和目标之间存在落差,从而自发自觉地觉得自己需要学习、需要成长,产生自我驱动的动机。
然后,能设定目标、采取行动,并在过程中某些特定的时候能克服困难、翻越过一些坎儿、以及能在一些必要的、单调枯燥的阶段选择坚持,通过一系列的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最终形成螺旋式的上升。
先来说说“需要” ....
其实“内驱力”这个东西,孩子们生来就有 ...
首先,我是坚信:孩子作为一个从无到有的生命,是与生俱来自带巨大好奇的、也是天然具有对于学习和成长的巨大的热情的,哪怕是作为生物体基于生存适应的本能而进化出来的学习意愿和能力。
如果说,孩子不爱“学习”,那问题恐怕出在目标和过程上——也许是我们自身首先应当反省:关于“学习”,是孩子真的不愿学,还是我们的目标过于功利、短期和短视了?
学习和成长应该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把眼光放长远,放在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一生来考量,把注意力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上,尽量保持清醒,控制自己少被外界的喧嚣、焦虑和比较所裹挟,兴许,焦虑就去掉一大半了。孩子的心比久经世俗的大人纯粹,他们绝对可以敏锐地分辨出大人的目标到底是“学习(成长)”还是“分数”。
从我自己的孩子身上,我能看到孩子那种巨大的、完全是不可遏制的学习意愿(不是指考高分)、那种让我作为成人自愧不如的学习能力——背诵记忆、理解吸收、联想联结、迁移应用以及不受束缚的脑洞大开。这种旺盛的学习欲望常常让我甚至觉得感动。
有一次,数学老师让回家听算,要求了要快,限定了时间;刚开始我觉得女儿是达不到老师要求的时间的。但是她有自己的想法。比如给她出个104-78,她不是按老师教的直接做退位,而是自己搞了个100-78=22,再22+4=26。这是我观察到她偶尔分步列式、然后询问之后发现的;孩子并且告诉我“喜欢用自己这个方法,觉得好用、快。”
语文、英语、科学甚至包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观察,我觉得都能发现类似的情况;而且不单单是我自己的孩子,基本上,我在自家周围几乎所有的孩子身上都看到过类似的情形——只要大人是鼓励而不是打压、或是不停地催促“不要在那里浪费时间,快、快、快!” 而我自己是觉得孩子这样很好,一向是鼓励孩子多想、寻找自己的方法、同时尝试对不同的方法做比较、并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我而言,是真的相信:孩子的学习意愿和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完全超越已经或多或少思维固化的大人的。作为家长,对于孩子这种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对于学习的强烈欲望,只要尽量少破坏,呵护就好,无须刻意去“培养”。
如果孩子的内驱力不是那么明显,怎么办?
但的确,很多爸爸妈妈都会说:我家的孩子,就是一点动力都没有啊!
这时候,家长就要给孩子有所引导。比如,讲道理、树榜样!
就我家来说的话,从小都把小不点儿当大人一样讲道理(当然语言需要修改和组织,得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而我看到的是2岁多的小孩儿完全能明白为什么在超市买东西要排队、3岁可以试着克制自己尽量少吃垃圾食品。
所以,对于学龄孩子,道理应该是完全讲得通的——讲道理这大家都会,事实上我觉得这简直是作为家长最爱干、最会干、最乐意干的事儿了——我就极爱干,经常干(所以还需要修炼;得学习克制自己)!除非家长的学习“要求”太过分、或根本不愿意讲道理,一味高压;甚至,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那个“道理”,自己确是先想明白了吗?
再者,也可以树立“榜样”——这算实例。至于“榜样”,名人传记、伟人言行当然很好;在我家,鉴于小不点儿7、8岁,榜样一般没那么高大上,榜样通常是身边的:比如孩子班上的同学,或是同事、朋友的孩子,甚至认识不认识只是一起玩过的孩子。榜样也不需要完美,不是361度无死角,每次只是一件事,示范作用只要一点就好,就事论事、现场发挥。大家伙儿对这些都驾轻就熟,不赘述。
在顺应和发掘“需要”这一阶段,孩子的好胜心、同伴效应,自然也是可以“利用”的——适当刺激,不过分就好——不能搞成比较了,不然就适得其反,那“别人家的孩子”反成仇人了,而不是榜样。
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给自己设目标 ...
有了需要和落差,自然自发就产生驱动了。但是,这要转换为内驱力,还需要一个关键的步骤:家长帮助孩子给自己设目标。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低龄阶段,甚至连全局观都没有——尽管他会有模糊的方向和向往,但基本上是很难设定合理的、科学的目标的。
所以,首先,我们能帮助孩子把目标整理出来,并帮助分解目标,分解到阶段。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帮助他设定合理的目标,目标需要清晰、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同时帮助孩子理清现状,“落差”就有了。
目标不应当太高,太高孩子容易受挫,那对于建立自信自然是不利的;目标也不宜太低,太低太容易,在过程中孩子体验不到足够的努力,也很容易因为太简单太容易而觉得无聊。
就我们家而言,通常,孩子有想法之后,我们会一起讨论,把它具体化,然后一起写下来,做成计划;如果孩子没想法而我有想法,那我会找适当的时机跟孩子提起,一起来讨论,引导(好吧,其实是诱导)孩子去思考某个目标,然后朝这个方向靠拢。
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
S - specific 目标越具体越好
比如, “新学期我要好好学习” 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目标,而 “到期中考试时,我要进入班级前十名”,就很明确。
M - measurable 完成度要可衡量
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可衡量的阶段性小目标、里程碑。比如,新学期我要记住100个英语单词,每周掌握20个,5周实现。
A - attainable 目标通过努力可以实现
好的目标,是孩子通过一定努力可实现的。比如一个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孩,就不适合马上制定800米跑多块这类目标,但是可以把目标定为“每天坚持跑步”。
R - relevant 选择对个人成长很重要的目标去实现
孩子也许想法很多,目标也很多。目标多了,势必注意力会分散。所以在一个时期内,需要对目标做优先度排序,集中精力去实现1-2个对个人成长比较重要的目标。
T- timely 实现目标一定要有期限
这个目标,什么时候能实现?有人说,没有截止日期的“目标”是耍流氓。对于孩子来说,面对有期限设置的目标,才有去完成的紧迫感。
一定要强化孩子积极的、正向的心理体验
这部分,也是孩子最可能需要帮助的、作为家长也最能有效帮到孩子的。
所谓内驱,是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人作为一个生命体,除了生存发展的本能需求之外,心理需要是隐形的、实际上却是不容忽视、而有着巨大影响力的。有两种基本情形:
第一种:反复被提示 “我这里不行、那里不好,一堆的缺点需要改正,太多的不足需要弥补……”
第二种:“嗯我很能干,这件事我干得很好!……这次这一点还不够好,我换个方法重新试;试了几次之后,我成功了,耶!”
哪一种情形人愿意反复重温?不用猜,正常人都选第二种。
所以我以为:要帮助“培养”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驱力,应该做的是强化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正向的心理体验,让孩子在一次次从无到有的“努力→达成”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学习力,体验到自身的力量,体验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和掌控感,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心理自信。
这种自信作为坚实的基础,又可以在下一次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让孩子可以就事论事、把注意力集中到分析困难、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归咎于“我不行”,孩子就可以不轻易言败、愿意再次尝试,去寻找方法,克服、提高、达成,于是再一次地体验“我可以!”,从而继续增强信心,于是越来越强,良性循环!
这就是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所谓具有成长性思维,就是能这样看待问题:我总是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遇到困难,我能坚持
我能从错误中学习
我能去学任何我想学的东西
别人的成功能给我带来启发
我觉得努力和态度非常重要
我喜欢挑战自我 ...
就我们家吧,小时候一般都是使劲儿夸,目的是先建立自信再说——所以基本没什么需要踮脚才能够着的目标;
小学入学后,少部分时候的目标设定在跳一跳、踮个脚能够着,希望是:自信也差不多有了,有些时候也该走出舒适区来晃一晃,学习挑战一点难度,可以更好地体验努力和成就的价值;
再之后,挑战性目标的比例应该会继续加大、落差会适当增加。
但,总体来说,我们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始终会保留一部分的舒适区体验、然后一部分的挑战性体验——总体来说,我家还是偏懒偏享受型(自汗一个)。
总之,希望孩子热爱学习,那就得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在“学习”这件事儿上感受愉快,感受到“我可以!我能行!我很善于学习。”而不是反复受挫,甚至伴随的是没完没了的训斥、挖苦甚至打骂这种极度不愉快的心理体验。
所以,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家长,请无条件地相信孩子:他不是不愿学习,不是不愿成长;他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他不会,需要帮助!这种时候,请选择跟孩子站在一起,去打败困难;而不是跟困难站在一起,去打败孩子。
孩子是主体,爸妈要辅助,不是领导,不要监工!
孩子毕竟是孩子,大脑的发育、情绪的控制、自控能力都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分析和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也是需要一步步学习和提高的。所以,孩子的行动和执行,也是需要大人的帮助的。在必要的时候,讲道理、适时地提醒、帮助总结回顾、一起评估、分析、改进措施……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到孩子,推动孩子对目标和计划采取行动。
无论是制定目标,还是在执行过程中,孩子必须是主体,是有意愿、并采取行动的那个人;家长只能是辅助,不是领导,不是监工,更加不是替代者!
比如,在执行过程中,回避不了的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困难时候、以及单调枯燥的时候。这种时候,我觉得是尤为重要的;孩子需要家长的帮助!
我所理解的对孩子有益、有效的帮助是:帮助孩子克服,翻越过去;帮助孩子学会坚持——前提是:目标本身,是孩子自己想要达成的;这整件事是孩子自己想要的;目前的困难和枯燥只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那种孩子本来五音不全完全反感钢琴而妈妈觉得对门邻居小姑娘表演起来很提劲很长脸所以娃儿你也得弹钢琴、学不好不好好学就是没毅力不懂坚持的“坚持”不在此列。
这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不光是为了达成学习任务;事实上,我觉得更有价值的同样是在心理层面上:
孩子通过这个过程的亲身体验,学习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想办法、如何在过程中进行调整;孩子通过克服困难,体验自己的力量,体会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可以面对它、怎样去解决它。”
通过这样的努力过程、最终达成目标,孩子能体验到的是成就感、和掌控感。一次次地重复,一次次的积极正向的心理体验,孩子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自信,相信“我可以!”,相信自己可以去尝试,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相信“失败是暂时的,只是这一次我还没有找到对的方法,我可以再试试其他的办法。”而不是认为“失败是因为我不行”从而回避问题、躲避困难。
建立起这一强大的心理自信、不回避问题和困难的态度、以及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看问题和尝试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无疑是可以迁移到任何领域的;而拥有了这些,孩子也将终身受益。
在这过程中,家长的帮助,同样应该是辅助性的、提示性的,而不是直接的指挥、甚至包办代替;必须是具体的、让孩子自己能操作的。也就是说,让孩子能借助帮助、但一定要通过孩子自身的执行、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得到结果,来体验这个过程,孩子最终建立起来的才是对于“自己”力量的信心,而不是对于别人力量的肯定、反而备受打击“我就是不行!还是得妈妈来。”——那这个“帮助”其实是适得其反了。
所以,很多时候,作为家长,我觉得一定要克制自己,克制自己想要挽起袖子上的本能,收回自己伸出去的手,放手让孩子去做、去体验、去犯错、去总结、去改进——哪怕他慢一点,“笨”一点,“浪费时间”一点。
这个时候,慢下来吧,等待孩子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和方法去学习,去努力,去体验;
这个时候,去功利一点吧,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一辈子的事,而建立起对于自身力量的自信、独立性、自我驱动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将终身受益!
就我们家而言吧,学校功课是孩子自行负责,如果听课有不懂,“问老师!”日常中,我们在一起还会做的是会结合课内做一些拓展(因为孩子自己会有很多问题,课堂内容基本上不太能满足她精力过剩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孩子也愿意跟我讨论——所以我是真的感受到孩子自身是极度渴望“学习”的,当然,不是指极度渴望100分)。
做拓展,本来是为了鼓励孩子继续打开脑洞、拓展思路,尝试联想联系,学习在相似、相关的内容以及抽象(理论)和具体(现实)之间建立联结,或者比较、对比、批判思考等,希望对孩子的深度思考能力有一点锻炼;但拓展本身,我觉得也是对孩子学习力的促进,结合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学习能力,同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自我学习的内驱力——孩子自己能感受到知识在网络化、体系化,而不是支零破碎;思考可以往纵向和横向拓展;孩子自己能感受到认知在不断发展,所以,更加容易感受“学习这件事很有趣!”是不是?
我们一般怎么做呢?
先举个学习上遇到困难的例子,我们克服这个困难之后并延伸到了拓展:
从小一下开始,孩子数学老师开始布置“复述”书本内容的作业,孩子刚开始一脸懵懂不知道这个“复述”要怎么说?确实,要说些什么“点”?什么结构什么顺序?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符合要求?刚接触这个,对这些统统不懂,就确实没法说。所以老实说,刚开始我也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复述”是怎么回事、目的是什么。
经询问老师、再结合自己的理解,之后按老师指定的书页内容、挑出典型题目来,给孩子示范“你看,这个题,先……然后……再……最后……;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是……要求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问题,我们判断应该用加法/减法,列出的算式是……最后答案是……”。示范之后,让孩子按照这个框架套路,复述另外的题目。刚开始,过程中还需要提示题头词;练习几次之后,孩子掌握了这个复述套路,很快可以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讲清楚一个题目了。
到小二上,我们把复述作业扩展到“复述+举例”,流程简化到“读图、读题,题目给我们的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算式?答案?”;然后有些题目,复述之外再另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对某些典型题目,“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用哪一种?为什么?”。现在到小二下,再简化,复述只选择一、两个典型题目来讲,但是会再拓展到比如“这个题目其实关键实质是在于‘数位’,考察我们对数位的理解;因为我们学过,不同数位上的数字,它所代表的数目是不同的……”同时引导孩子联想到看过的可汗学院关于“数位”的讲解,结合课本本身的内容,孩子可以尝试去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尝试去“抓出”题目涉及和考察的知识点——这实际上也是对于总结归纳、穿透现象抽象出实质的能力的一个训练。
现在孩子已经基本可以熟练地讲“题目给我们的信息是……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列的算式是……答……”;“我还有一种方法,是……我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这个问题我觉得它(可能)是在考我们……”
这个过程,我能观察到的是孩子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理解的透彻程度、逻辑条理性、联想对比比较分析和判断选择的能力、以及符合逻辑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整体上,是思维和认知的提升。
再举个拓展的例子:某天,孩子读 Wonders 拓展阅读一篇介绍短吻鳄的non-fiction文章后,习得了这类科普文章的基本结构、写法;自己联想起曾读过的NG的介绍bear等动物的文章,提了个问“alligator和crocodile有什么不同?”查字典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再跟我bulabulabula比较了这篇 Wonders 文章跟DK的文章在结构、细节、有趣性方面有点什么不一样;最后,跑去把自家的兔子打量了半天,然后仿照结构写了一篇中文作文——介绍兔子——主要应用了wonders的文章结构方式、加入了DK中一些她感兴趣的元素(比如关于兔子的几件有趣的事),写成当天的语文作业之一——日记。我觉得,这就算是个仿写拓展的例子,活学活用。
所以,在学习方面,孩子最让我觉得欣慰的就是她的学习劲头一直很好,愿意思考、动脑筋,有联想联系的习惯,愿意考虑更多的可能性、尝试去思考其他的方法,喜欢挑战难一点的东西;如果遇到问题,不太会轻易放弃,而是能够愿意再尝试(有些时候,也是需要家长的夸奖、鼓励、包括激将甚至小小的批评和“嘲讽”的);愿意锻炼自己、尝试坚持和翻越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适当的时候,推一把!
所以归根结底,就我从自己孩子的身上所观察到的,我所认识到的始终是:
学习这件事,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是需要给予孩子具体的帮助的。一定要帮助孩子通过他自身的实践、去体会自己的力量,帮助孩子体验到努力、克服和坚持的价值,帮助孩子去体验经过他自身努力而达成目标的成就感、掌控感。通过这样积极的、正向的心理体验的反复重复,孩子最终建立起强大的自信,这,无疑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内驱力是有巨大作用的。
人都是愿意去做对自己有意义有价值、自己感兴趣的事;人也只会愿意多多体会“我很强大!我很能干!”的良好感受的。一个正常人,谁会乐意反复体验的都是负面情绪、一次次折腾一次次地沮丧、然后告诉自己“我不如人。我确实不行!”的感受呢?自信心只可能来自于成功体验,需要的是正向强化,而不是相反——老揪着错处、不足不放,让孩子反复接受“我不行”的暗示,我以为,实在危害甚大!
最后,在某些特定的、必要的时候,也许还需要对孩子“推一把”——这个是指在某些坎儿,孩子勇气不足、或者就是出于想逃避困难或想偷懒(人的天性,完全可以理解,但,不一定纵容)的时候,想一些办法,把孩子逼出舒适区,适当逼促他超越,目的是让孩子能更好、更快地进步;同时,“超越”的成功心理体验可以有效地迁移到下一次、别的场景,同样地,反复重复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达到正循环。
在这个过程吧,我想说:不应该完美主义。孩子毕竟是孩子,身体、大脑发育都没有完成,自控能力也达不到大人的水平(其实很多大人也同样达不到应有的水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无条件地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有些时候的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允许孩子休整、调节、充电,再上路。分分钟打鸡血,大人尚且不能,何况还在成长发育中的孩子?反正我是不行,所以也不好意思这么高标准严要求孩子,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至于办法,各家孩子情况、性情不同,具体措施和分寸就需要最了解孩子的麻麻粑粑来把握了。
像我家,比如孩子6岁去学游泳,大班课,孩子其实学得很快,几节课下来已经完全有能力脱离浮板独自游了,但就是不敢丢手(心理恐惧)。教练给推出去要她自己游几米,反复让适应了几次之后,最后教练提起来直接给她丢到深水里,孩子一下就懵了,边扑腾边哭。教练在附近跟着,不救命;我在边上看着,忍着没过去。最后还是自己游了一段,到了岸边。
这次吓哭了,当天下课就有点怕,说下节课要停一次课、不来了。我抱她,跟她说这很正常,没有学会游泳的人肯定怕水,要淹没的恐惧绝对是本能,换成是大人也会怕的——共情,接纳情绪;然后我们商定:如果你下节课不想来就休息一下,我们下节课就不来——接纳退步。害怕的感受妈妈理解,我很害怕的事情我是可以躲开它的,没人逼我;于是很快情绪就稳定了,又有说有笑起来。之后不再说这事儿。
过了这当口,之后,我们(其实是我,找准时机有意把话题再扯上去)有意无意地谈起当天被吓哭的事,诱导妹妹回忆起“虽然我哭了,但是我还是没忘记教练教的;最后还是我自己游到了岸边,没有要人救!”(虽然吓哭了,妈妈说了“大人都可能被吓哭的”;妹妹自己说出这些话,于是还是感觉很自豪!)闲闲聊过两次之后,到下一次课,妹妹表示愿意去上,再试试。
这一次课再被丢了一回。这次有心理准备了,只嚎了一声就自己收了,然后认命地自己往岸边游;就此学会了游泳,当天可以独立游到25米。之后就摧枯拉朽进步很快。20天的课程结束后,已经完全可以独立畅游100多米、200米;再之后,很快可以连续游到500、800、1000米以上。
更重要的是,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恐惧、困难、枯燥的基本功……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拿这个游泳来说事儿,妹妹自己就会想“是啊我学游泳的时候bulabulabula”,类似问题的解决都顺理成章了;然后继续再重复。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一次典型的积极正向心理体验的巨大好处!而这些,无疑是可以有效迁移到任何领域、包括学业学习上的。
所以,到底我们要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呢?
就我所观察到的自家孩子的成长历程,我所认识到的是: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整体;内驱力,只是其中的一点。如果我们着眼于孩子整体的、完整的、健康的、终其一生的成长,那么内驱力本身,不会是一个问题。
爱孩子,无条件地爱!拥有完整的、无条件爱的孩子安全感充足,几乎可以应对任何问题。(这一点我自己反省:不够好;孩子的爱似乎更加无条件、更深刻不计较。)
尊重孩子,尊重他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存在,同时也因为这个生命尚未成熟而给予他必要的、具体而有效的帮助;帮助他体验努力和坚持的价值,帮助他体会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体验积极正向的心理感受,从而帮助他建立起对于自身力量的强大的自信。(努力中。)
全身心地信任孩子,相信他天生的善意、好奇、学习成长的本能和巨大能力,反省自己的功利,减轻不必要的焦虑,给孩子时间和空间,相信孩子的成长。(嗯,继续努力中。)
把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放在首位,给孩子充分的玩耍和放空的时候。(这点算不错。我家娃一直玩得很好,身体好所以才精力旺盛,才能有那么多“为什么?”)
最后,一个好的亲子关系,几乎可以在任何困难的时候有效地帮助到孩子和大人。我们亲子关系方面还算不错,所以让我能偶尔基于孩子傻乎乎的信任而玩一些诸如激将的小花招而能奏效;或者“语重心长”唾沫横飞地其实讲不清楚大道理的时候也能糊弄住孩子盲目信任“妈妈说的一定是对的”;或者有时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情绪失控而恼羞成怒迁怒于孩子而且自我安慰、无原则地原谅自己“人无完人”的时候,孩子会大度地不跟我计较而是选择性失忆转头就忘,不影响下一次的亲密论战……
基本上,这些,就是我所理解的能有效“培养”孩子“内驱力”的“秘诀”了。
愿与各位花友共同探讨。
点击"阅读原文"可与作者直接交流 ...
你的故事:对孩子很重要的那些“力”-自制力、内驱力,大家都是怎么培养的?欢迎来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分享你的故事!如被微信选用,会有特别感谢!也欢迎加编辑微信(linzi1939)询问交流…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真实教育实践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看世界,开视野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