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部根据经典绘本改编的影片,假期正好看!(可在线观影)

苏丫丫 小花生网 2021-04-05

一般来说,一部童书真的是要足够优秀,有很大的读者群,才有机会被拍成电影或动画短片。今天介绍的这20部影片来自花友@苏丫丫的推荐,都改编自经典绘本,有电影,也有动画短片,大朋友小朋友都爱看!


文末有观看链接获取方式,感谢她的分享!祝大家观影愉快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苏丫丫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瑞典著名儿童文学家林格伦说:“希望儿童文学作品都能作为儿童生活的延伸部分而存在。”而电影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的重大功能,早为世人所承认;它的教育功能,亦为世人所认同。

  

比得兔 



1894年的英国伦敦,生长在贵族家庭的毕翠克丝·波特小姐27岁,她像往常一样对着她养的兔子写写画画。不同的是,这次她要给一位生病的小孩写一封信,为了打发自己的无聊时光,也为了打发孩子养病的无聊时光,她把这些兔子画入了信中。


6年之后,1902年比得兔的第一个故事被英国的出版社Frederick Warne & Co出版。



初版时,只有印制28,000本。但是,截至2008年,该书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突破4000万本,比得兔故事系列销售突破1亿,并且被翻译为30多个不同语言的版本。从当代童书天才莫里斯.桑达克到J·K·罗琳,都是这只小兔子的拥趸。


每当说起现代图画书的起源,总是绕不开波特小姐和她的彼得兔。的确,这套盈手一握的小书无论从尺寸还是内容都是为孩子而诞生的。


时隔百年,这套经典的图画书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


来自花友@Samekoojoy的影评:


孩子看完电影后,小家伙把小说和电影进行了比较,对整个故事更是喜欢的不得了。还经常把故事书翻出来回味里面的精彩片段,经常一个人看着看着就哈哈哈笑半天,抱着故事书不肯撒手。


公牛历险记 



1936年,罗曼·里夫著,罗伯特.劳森绘的图画书《爱花的牛》在美国出版。


当时凯迪克大奖还没有出生,纽伯瑞大奖也没颁给罗伯特.劳森,可是这本书刚在美国出版,一万四千多册,一抢而空。直到1938年,平均每周都随便卖出3000册。



1938年,这部作品被迪士尼改编成动画短片《公牛费迪南德》,最后荣获193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78年后,这个故事重返大银幕,首周票房破亿,成为2018年动画片的第一个爆款。对于这个超具涨粉体质的从出生红到现在的故事,一定要去看看。


来自花友@高原朵拉的影评:


这部影片表达的观点是相当理想化的,完全符合小朋友的和平主义观念(不打架、不杀生),但它的幽默诙谐也不会让陪同小朋友进电影院的父母们感到太幼稚或太脱离现实,此外,牛兄弟们关于命运选择的争论,也可以让父母和小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到底哪个公牛的观点是对的,其他公牛是否一定要遵循Ferdinand的选择。


穿靴子的猫 



《穿靴子的猫》是一个流传了300年的法国童话,有无数的版本。


获得1991年凯迪克银奖、弗雷德·马塞利诺绘图版的《穿靴子的猫》在故事情节上基本保持了四百年前夏尔·佩罗搜集、加工的民间故事的原貌。因此这本书没有改编者的署名,只标注着:选自佩罗童话。



读这个版本能了解到佩罗所在时代大概是什么样子,17世纪的气息扑面而来。电影版本力求保持原著的风格,整个画风也是透着绘本里文艺复兴时期淡淡的古朴油画味。


只不过编剧还加入了西方几个众所周知的文学形象来调节气氛,比如就是来负责搞笑的Humty Dumty。


2011年的同名改编电影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动画长片(提名)。


来自网友@桃淘电影的影评:


超级大萌猫,童话大荟萃,由于有安东尼·班德拉斯的配音,你又很难不把它和佐罗联系在一起。由于这猫太可爱,还有瞪眼绝技,想不爱都不行。


雨果 



这部电影的原著是《造梦的雨果》,你需要知道两件事:


  • 它是2008年凯迪克大奖金奖作品

  • 这本书有500多页,一般绘本是32页



它可以说是凯迪克大奖8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最特别的一本书,500页的书,300页是图画。这些图画不是插画,而是故事的一部分。


不同于任何绘本、小说,作者Brian Selznick创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小说形式—绘本小说。


该系列一共3部作品:


  • The Invention of Hugo Carbet 《造梦的雨果》


  • Wonderstruck 《寂静中的惊奇》


  • The Marvels 《大魔术师胡迪尼的盒子》


2011年,第一部《造梦的雨果》被拍成电影,第二部《寂静中的惊奇》今年10月上映,第三部《大魔术师胡迪尼的盒子》正在拍摄中,我准备存钱去买电影票。


来自网友@Yimeng BAI的影评:


如果你觉得自己微不足道,那么hugo说,比方世界是一个庞大机器,那么它的每一个零件是让它可以良好运作的零件,而你我,都是这必须存在的齿轮。 推荐这部暖心的电影


天降美食 



如果说前面几部电影都最大努力保持了绘本原著的风貌,这部《天降美食》则尽最大努力脱离绘本的影响,绘本和电影的风格相差甚大。


如果孩子是绘本原著的拥护者,看这部电影可能会失望。如果孩子是个吃货,那么这部电影真是太合适了。


绘本的作者朱迪•巴瑞特和绘者罗恩•巴瑞特是老搭档,两人还合作过《老麦克唐纳有一个农场》《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等绘本。


来自网友@小偷|隐忍沉定的影评:


剧情没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但笑料不断,父子的关系在美国人拍的动画里算是最感人的了。


霍顿与无名氏



这个电影改编自苏斯博士同名绘本。苏斯博士重新定义了美国儿童的阅读文化,从他开始,有了分级读物这回事。苏斯博士获奖无数。获得美国图画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大奖和普利策特殊贡献奖,两次获奥斯卡金像奖和艾美奖。



《霍顿与无名氏》电影2008年由福克斯出品,霍顿的配音演员是金凯瑞。金凯瑞是谁?


在我心目是他是美国的周星驰,演过《变相怪杰》,《冒牌天神》,还有一部神作《楚门的世界》。


来自纪录片导演@魏晓波的评价:


《霍顿与无名氏》应该是一部美国主旋律电影吧,平等、自由、博爱、民主、童心……这都是些多么美好的主题。这些不应该是美国精神的代言词,而应该是属于全世界的。


走钢丝的人 



这部电影改编自《高空走索记》,属于人物传记,主角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高空钢丝杂技演员菲利普·帕特,写的是他在1974年登上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美国世贸大厦的双子星大楼,高空走索的事情。


这本绘本获得2004年凯迪克金奖。世贸大厦在美国“9·11”事件中,受到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的撞击,引发大火并坍塌。作家在纪念帕特的壮举的同时,也哀悼了这两栋大楼的消失。


电影版《走钢丝的人》则由BBC、Discovery和UK Film Council联合出品,属于传记类纪录片,荣获2009年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一书一影,皆是对历史最好的还原。


来自网友@D.B.的影评:


“当你知道你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为你让路”

Philip知道他要在450米高的双子塔间走钢丝,于是,他做到了。

人时不时需要看一看这种关于梦想的片子。让自己能从浑浑噩噩生活的泥沼里,浮出头来,吸一口新鲜空气,看一看漫天繁星……


极地特快 



这部电影里,有最好听的圣诞歌,改编自《极地特快》。据说这本荣获1986年凯迪克金奖的书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圣诞礼物,销量超过700万册。


电影中的小男孩、列车长、圣诞老人皆由汤姆.汉克斯配音,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等三项提名。


影片拍摄耗资1亿多美元,完全由电脑CGI动画技术制作,是史上第一部全部使用数字捕捉技术的电影。正因为如此,影片于200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来自网友@莫里幽白 的影评:


圣诞老人的故事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总会从深信到怀疑到不信,于是慢慢的你将听不到圣诞铃铛清脆的铃声,但是每年圣诞老人都会派出一辆快车,去接上那些虽然怀疑却依然渴望圣诞的孩子们,载着他们来到北极,去到圣诞王国,见证圣诞老人启程派送礼物的奇迹,以挽救消逝的童心。


撇开动画效果和音乐,电影的内涵更重要,而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圣诞的电影,它还有更多的生活意义。电影从许多角度深刻挖掘圣诞的精神,通过这些孩子的个性和背景,反映了现实中的问题,又通过这些孩子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了主题:圣诞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勇敢者的游戏 



同名绘本《勇敢者的游戏》这本书与《极地特快》同为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的作品,也是凯迪克获奖作品。


奥尔斯伯格是自《野兽出没的地方》的作者莫里斯·桑达克以来,美国最才华横溢的图画书大师,村上春树称他为“光与影的魔术师”。



改编电影在1995年上映时可谓万人空巷,热门指数堪比《侏罗纪公园》,即使时隔20年,电影中的特技看上去依旧大片感十足。后来第二部也被拍成了电影。


来自网友@快乐卟卟的影评:


影片很有创意,通过玩游戏大玩穿越,将儿童片和丛林冒险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不过说真的,影片中的游戏还真的是只有勇者敢玩,只要一开动游戏就必须到终点才能回到正常生活,而游戏中的每一步都充满危险,什么狮子、巨蚊、鳄鱼、蝙蝠、猴子、洪水、怪树,层出不穷,而最糟糕的是,游戏中没有一部是会出现好事的,也就是说玩这个游戏只有危险没有奖励,纯属考验勇气。 


现在回头再看这个电影,特技已经不吸引人了,但是电影里安排的情节,却还是那么值得回味。


失物招领



这部《失物招领》2011年入围年第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改编自陈志勇的同名绘本。同时,他自己也是短片的编剧和导演。陈志勇是谁?


陈志勇就是Shaun Tan,澳大利亚华裔画家,担任动画片《霍顿与无名氏》(Horton Hears a Who)以及《机器人总动员》(Wall-E)的造型顾问。


陈志勇的无字书画风非常奇幻瑰丽,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的称奇道绝的符号隐喻。心理学家说,他的《红绯树》对治疗抑郁症特别有效果。他的《抵岸》被誉为黑暗系图形小说的范本,据说有治疗深海恐惧症的奇效。




2015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绘本颁给了来自中国的《独生小孩》,获奖理由是:“ 这是另一种类的无字书,跟澳洲华裔作家陈志勇《抵岸》、英国雷蒙·布力格《雪人》齐名的大师级作品。”


作者郭婧面对媒体采访时说道:“这本作品的灵感和创作手法来源于陈志勇先生作品,他是我最欣赏的一位创作家。”


想要感受脑洞可以有多大,想要感受思想可以有多深,不可错过陈志勇。


远在天边 



这部短片的原作是同名绘本《远在天边》,作者是Oliver Jeffers,如果他有公众号,一定是有迷妹无数的绘本界男神。随便放个照片吧,他和太太两口子的生活就是别人口中的生活。



从《小蜡笔大罢工》开始,Oliver Jeffers的作品每本作品必火。《摘星星的孩子》、《吃书的孩子》、《大树上的难题》,每本都是一见钟情的治愈系暖心绘本。


《远在天边》获得了2008年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最佳动画短片奖,此后连续获得超过40项国际大奖,男孩与小企鹅的故事感动了无数读者。


书和电影一样精彩,每本作品都值得看一看。


疯狂星期二 



这部动画短片我没找到豆瓣评价,但看了你就会知道,非常忠于原作同名绘本,原作者是无字书图画大师大卫.威斯纳。


耕林童书馆曾经邀请中国小朋友给他写过信,询问为什么他的作品里总是充满了不寻常的“飞行物”?



大卫回答说:“我特别喜欢看到平常不会飞的东西在空中飞翔,它会让你用另一种方式看这个世界。“


作为凯迪克大奖获奖最多的无字书大神,他的每部作品仿佛是爱丽丝掉进的兔子洞,不同的阅历不同的角度总能读出不同的故事。


如果说伟大的一面是天赋才情,那么另一面,或许就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创作的审慎态度。大卫觉得绘本是孩子接触到的第一件艺术作品,因此,绘本作者背负着巨大的责任。大神之所以成为大神,靠的是作品精彩,做人靠谱。


雪人 



1978年英国绘本家雷蒙·布力格创作了《雪人》,获得英国绘本界的最高奖项——凯特.格林纳威大奖。次年,这本书又获得波士顿环球号角图画书奖。


1982 年BBC 把这本图画书改编成一部不到 30 分钟的同名动画片,入围同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的提名。


这部动画片还被改编成了咱们熟知的国产动画《雪孩子》。



时隔30年,依旧记得小时候看见雪人拉着小男孩的手在皑皑大雪的天空肆意飞翔,冬天本该有的孤寂苍茫仿佛一瞬都被雪人飞行的轨迹一带而过,擦拭不见了。


这是一本不用文字孩子就能看懂的纸上电影,这是一个虽然发生在冬季却透着春天温暖的故事。


咕噜牛 



这部短片获得83界奥斯卡动画短片提名,是BBC的圣诞节动画短片。


英国最会给6岁以下小孩子讲故事的女王是谁?非茱莉亚.唐纳森莫属。她与昆汀.布莱克;安东尼.布朗等齐名,成为英国十分之一的儿童文学桂冠诗人,这些作者都是童书界金字塔尖上的人物。


《咕噜牛》是茱莉亚的代表作,这个类似中国狐假虎威的故事原著韵律感十足,重复的节奏朗朗上口。中文的翻译是任溶溶老前辈,两个版本都值得一读。


来自网友@vin的影评:


如果问起有家室的(英国)同事圣诞节怎么过,答案都差不多,早上陪小朋友拆礼物,晚上陪小朋友看graffulo。


女巫的扫帚




这部短片也是改编自茱莉亚.唐纳森的绘本,绘本获得2003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儿童读物提名,改编的短片获得86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


来自网友@Sabrina的影评:


英国版《西游记》。女巫不比唐僧,她有魔法,开始组建队伍,依次带着猫,狗,绿鸟,青蛙上路了,徒弟们逐渐相互接纳,调整。再好的队伍,不经历风浪,也无法成长。女巫也有对手,徒弟们有智慧,懂合作...


我们一起去猎熊 



动画《我们一起去猎熊》由英国第四间电视台(Channel 4)出品,但原著绘本其实更有名。


如果说童书的作者分为两类:特别会写,比如茱莉亚.唐纳森;特别会画,比如陈志勇。


那么《我们一起去猎熊》的作者Michael Rosen就是属于第三类——特别会演,他除了是一名童书作家,还是一名诗人、剧作家,而且也还是播音员和儿童小说家。他本人曾经亲自出境,眉飞色舞地演绎了这本书的说唱版本,夸张的面部表情绝对超过你的想象。



故事原来可以演绎地如此活色生香,说唱版比电影版还好!(分享视频链接里也有这一段哦)


神奇飞书



威廉·乔伊斯是美国著名作家、插画家,以及动画导演。电影《玩具总动员》和《虫虫特工队》的角色设计师,三获艾美奖。


这个故事乔伊斯写了整整10年,十年一剑,最终这部短片一举获得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


乔伊斯从1999年开始着手制作《神奇飞书》,最初是为了向图书馆的推广先驱——已故的比尔·莫里斯致敬。



当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来,乔伊斯的创作被打断。风灾重创了乔伊斯的家乡,当他去避难所探视流离失所的孩童时,他亲眼见证了故事的治愈力量。他发现,孩子们通过阅读,心灵受到了抚慰。


每一本书都是印在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目光和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高尔基百年前的无心语恰成了这个故事最有心的描述。


蚯蚓的日记 



《蚯蚓的日记》的日记是一本极为有趣的图画书,以日记书写的方式,记录和表达了小蚯蚓的观察及思考。从小蚯蚓的观点看世界,纪录了学校、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生活点滴,还有对自我、未来的想法。


同名改变的动画短片2005年拍出来的,看过的人不多,但豆瓣上看过的网友都说很可爱。


这不是我的帽子



这部动画短片只有2分钟,其实就是原著绘本的动态展示。《这不是我的帽子》绘本既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也获得过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要知道,作为全球顶级的两大童书大奖,得到一个基本就能名垂青史,吃穿不愁,这位80后的帅小伙一拿就是俩。



人们喜欢用”黑色幽默“来形容他的书。他的书中时有人性暗面出现,但这些又被巧妙隐藏和消解,看不到真正阴暗的场景,却会被角色的心理活动引发共鸣,会心一笑,大人和小孩一起看,可能会看出不一样的趣味!


今天的推荐就是这些啦,在小花生微信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消息绘本,会收到自动回复,里面整理了这些影片的观看链接!(注意再注意:不是给这篇文章留言哦,也不是给花编发消息,是给公众号发消息留言)


———— / END / ————


相关阅读:


感谢订阅 “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

周一:英文原版书开团

周二:看世界,开视野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美好生活画报

周末:新知、观点 & 新书预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