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马上要过5周岁生日,一边我盼着他早些认识汉字,坚持一字一词地教,能快些实现自主阅读,一边我看他学会汉字,学会拼读,忍不住感叹时光飞逝,孩子拿着书,跟着屁股后面说“妈妈再读一本”的时光,是不是即将一去不复返。
孩子的书读得不算少,但是也没有成为传说中的牛娃,没有“4岁识字量惊人”,也没有在某方面表现出天赋。心中难免失落,最终也默默接受了,我的孩子就是那独一无二的平凡个体。但是当我写这个稿子的时候,有些画面在我的脑子里闪现,又不免让人心生骄傲──看到 cap 时,他会告诉我:“妈妈,如果把 p 换成 t,就是 cat”;看到“犹他盗龙”VS“霸王龙”对抗的图片时,他会沉思,并得出结论:“妈妈,这个场景有点像‘狮子’VS‘老虎’。狮子和犹他盗龙都是群居,老虎和霸王龙都习惯独自作战……”必胜客吃饭结束,会看到大厅展示的某一本绘本时,它会挪不动脚步;在家里玩着玩着,突然孩子没了动静,原来他在某一个角落端着百科全书……
我相信这些都是阅读带来的力量,也相信每个孩子天生都爱阅读。
本文由花友 @沐白妈妈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孩子马上5岁,在盘点阅读量的同时,我整理出了我们阅读的清单。其中读过的,大致也标记了读的次数。
1000本的量,我家是包含重复阅读、中文、英文绘本的总量,都是自己家里已经买了的书。已经读过的书,基本上只读过1次的是少数,另外,电子读物、在绘本馆或是图书馆的零星读物也不在统计内。正式开始做记录是2018年的7月,实际上相当于用1年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000本的阅读量,平均每天2-3本。每次听到大V或者创始人的公开讲座,内心里无形有一种自卑,总是看到他人的光环、超级自律及各种学习能力。对比自己日常的行为规范,简直一无是处。无形中觉得这是超级学霸才能做到的事情,或者就想,这至少是全职妈妈才能做到。可真当我们实践之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普通上班族妈妈也可以做到。如果不尝试,1000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数据,开始尝试后发现,日积月累出真知。短期的高频次打卡、一天攻克多少本,这类行为不提倡。最佳的方式,每天固定20-30分钟,从不间歇。我们在过去的近500天里,每天坚持阅读,零星的不超过5日有落下,也会在第二天补上。第二步制定可以执行的计划,如果每天20分钟做不到,那就每天5分钟。甚至说,有一本百科书,找到孩子最喜欢的动物,只是花5分钟的时间看看动物图片,简单的文字概括总结。将读书融入到日常生活。不追着孩子读、也不逼着孩子读,把读书当作一日三餐、睡前刷牙、洗脸一样的规定动作进行管理。其实这跟很多通用理论是一样的,把家里的电视拿走、家人都读书、客厅布置成书房…… 我相信这些办法都有效果,只是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还不足以支撑──孩子的主要看护人是老人,老人在家,要么电视要么手机,把家里打造成书房也是需要成本的。但是每个家庭都需要一日三餐,每个人都需要刷牙洗脸,把读书也当做这类事件去管理,帮助孩子养成习惯。找到孩子的“全垒打书”。说起来很巧合,“全垒打书”的概念还是我刚刚学到的,指的是第一次读就给你带来美好阅读体验的,让你爱上阅读的那一本书。可以说,找到“全垒打书”之后就是找到了魔法钥匙,开启了孩子主动寻求阅读的大门。说实话,中文的全垒打书,我还真不知道是哪本,只知道巅峰时期《幸福小鸡》系列和宫西达也系列,读它们的时候,孩子连语气词都不错过。此外,孩子在读了深见春夫的《魔法图画书》系列后,直接要求收纳深见春夫的所有绘本,一天晚上5本停不下来 ...遵循孩子的自然需求。有时候停下脚步慢慢想来,其实这一年多,我们一直在读。量有了,但是我不确定这些时间付出的产值是高效的,我们没看到质的变化,也没有进阶到传说中的“牛娃”行列。我家孩子还是抱着他热爱的书,跟在后面追着让读,自己也没想过要认识字;有时候在户外跟小伙伴们玩疯了,也舍不得回家。但阅读似乎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快乐:他能体会到书中角色的喜和乐;能主动跟朋友们分享从书中读到的乐事;能运用从书中体会到的道理。陪读越多越体会到,“魔法钥匙”找到后,后面道路变得宽阔,但也不是一片坦途。这点上要从英文阅读说起,中文阅读一般都是孩子自己主动拿着书找我读。但是英文我们都是在谈判中解决,3本中文换1本英文。好在从牛津树magic key出现后,可算是上了一个台阶。这个过程中我们依然保持着节奏,从最开始英文启蒙期中英3:1的比例,到后来的2:1,再到现在主动的1:1,中文以非虚拟阅读为准,英文以虚拟阅读为主,就这样保持着。直到最近发现,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优先实现了英文绘本的自主阅读,当然这也是学校自然拼读课程的引导结果,但是不得不提到的是,当听着孩子念 a、am、p、pam、pam in a pan 的时候一不小心,内心热潮上涌。“借给孩子一对魔力耳朵”。我和队友都是近视眼,我自己还超过600度,于是自小对孩子的视力就比较敏感。特别是在这一年间孩子眼睛发生过3次过敏,眼科医院各种检查。最终跟孩子之间也达成了协议,能听的就听,想看的严格控制时间和频次。无心插柳,不经意间孩子有了一对“魔力耳朵”,在我家“听”就是读,读也可能是在听。现在我们的读书的流程是,孩子自己选主题,选好之后自己先看图片,然后妈妈给读。开始读之前,我会直视孩子的眼睛告诉他,我们开始啦。孩子在一边听,一边自己该干嘛干嘛,时不时插句话互动。例如,读《小狗钱钱》,“……获得相应的报酬”,“妈妈等一下,什么是报酬,为什么要报仇?”“这个报仇不是你理解的,仇恨行为。这里的报酬的酬,是酬劳的酬,付出劳动后给予的回馈……”也许,你不敢想象,孩子在发出这个疑问的时候,他其实正常和爸爸在一边玩着捉迷藏。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儿子喜欢恐龙和海洋动物,某天在DK的大百科上,读到某一种恐龙。“植食性恐龙,妈妈等一下,有一点不对劲呢,我觉得他不像植食性恐龙啊。”定睛一看。我的口误,其实是肉食性恐龙。于是停下来交流。儿子一本正经的指着图片给我解释:你看,他的牙齿尖尖的,还有锋利的爪子……植食性恐龙一般都是这样的,啪啪两下翻到一个典型植食性恐龙的图片,开始说自己观察到的结论……从焦虑、鸡血、迷茫、焦虑到现在趋于平静,我想每位妈妈在陪娃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经历。跟外界交流,容易产生焦虑,闭门造成更是不可取。这一年多以来,在各种育儿书、论坛、APP看下来,吸取不少能量,有压力的同时,心态更为平和。跟着孩子一路读下来,我又经历了一次童年,得到不少乐趣。于是我和孩子约定:乘着妈妈能抱动,妈妈不累的时候就多抱会儿吧;我认字要慢慢来,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能读就再多读一本吧;我虽然最喜欢妈妈读的,妈妈累了,爸爸读也是可以的。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
绘本亲子阅读、绘本收纳,你有哪些心得?欢迎来小花生网(www.xiaohuasheng.cn)分享!被公众号选用,会有特别感谢!
相关阅读: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实践
周六、日:美好生活画报、热点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