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预习到复习, 我带三年级女儿吃透语文课本, 鸡出一个满分娃!
本文由花友 @辅娃记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转载自公众号:辅娃记
首先,说说老母亲通过对三年级课本的预习,发现了什么?
1、字词教学变快:
一二年级对于四会字的展示,有拼音、笔画、练写框。三年级开始只有简单标识,量也大了很多。
如果说一二年级重点是字词句,在学习了一二年级800个四会字、1600个二会字后,教材逐渐将重点从字词转去其他版块。
这是小学六年四会字、二会字汇总表。数量粗略参考,因为部分上学期的二会字在下学期会转为四会字。数量里有重叠项。
2、“阅读理解”版块开始凸显
课文选材文章依然语言简洁,文法流畅,以小见大。但是课文的学习目标,会逐渐转向课文赏析,培养各种阅读技巧。
市面的各式三年级阅读理解书籍,均会出现文字概括题型,已然不是二年级的纯选择填空题和划线题型了。
3、如果想将教材吸收好,还需要关注什么?
升上三年级,阅读和写作开始全面铺开,高年级将会继续深化。如果想对教材更好吸收和深化,还需要在以下方面多关注,也就是落入到大语文的范畴:
a. 文章背景和写作初衷:
如三上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辅书有这样一段文章创作背景。当了解作者创作背后的想法和故事,文章会显得更立体生动,也更能够体会作者希望表达的内容,与他们产生思想的共鸣。
一般好的作品,都不在于言辞的绚丽,而是背后承载的思想。我们让小孩学习这些名家佳作,只是停留在架构文法上,略显可惜。学有余力,应该多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b. 作者简介及作品集
每学习一篇文章,都会解锁对中外古近代名家的多一分认知。课文教学的本身,不仅是通过文章传达思想、认知、学习方法,还希望学生透过文章,去了解作家及他们的思想结晶,阅读作者相关文学作品。
c. 提高认知
如果大家细心串联,会发现教材有些很有趣的地方——认知培养并将其与文化相关联。
比如三上课文便有一个关于“秋天”的单元——非常动人的文字进行开篇,同时节选了在秋天背景下的古诗三首及精略读文章3篇,还进行了认知分享。
不仅是三年级上册,教材其他年级的上册,在这个深秋的季节,也有展示这个时节所带来的种种文字灵感,如:
而在语文下册教材,在春光烂漫,夏日盈来的时节,教材也有对应的摘选:
还有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渗透:
其次,说说在家预习,我会建议进行哪些版块?
了解教材的宝藏属性和学校教学的困境后,家长一般都需要面临家庭介入度多深的问题。我自己的处理原则是:优先解决学校无法承担或者略过的部分。学校重点进行的部分,家长可以粗略梳理。
在升三年级的暑假,我集中处理了以下版块:
1、字词
在教材定位和学校安排中,字词从三年级开始,逐渐退出舞台C位。但对于家庭来说,它永远都是重要的。
这种基础知识的打磨,课堂吸收率再好的小孩,都可能犯错。而学扎实的方法也很简单——花时间仔细过一遍。我一般会按照以下处理方法进行,具体安排大家可以根据小孩情况调整:
听写:
a. 课文四会字、二会字需要全部听写过关。错字攻破建议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巩固,一般循环到第2到3次便可以达到效果了;
b. 所有生字以词语形式进行听写,具体词语可以参照教辅书每节课的总结进行(几乎每本教辅书的词语列表都是一样的)。常用词、涉及的成语全部听写;
c. 对于一些感觉重点的字,鼓励小孩一字组多词。除了听写的词语,让他们多写几个认知里的词语,扫除认知里的错字盲区;
d. 所有需要背诵的诗词、课文片段全部默写;
e. 将听写本作为平日复习的材料。复习时对于第一遍便听对的词语可以略过,重点对错误的字词进行复习,可以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字词基础知识:
清扫一遍小孩容易犯错的基础知识,如多音字、词语拓展(如ABB、AABB式等词语类型)、句型口头造句(被字句、关联词等)。
至于近、反义词区分、词语搭配等,因为大M一直没有太大问题,我一般不会抽问,让她看书自学、排查知识盲位。
利用以上步骤,基本可以在一个月集中攻破一个学期的字词。学期正式开始后,小孩便不需要反复磨词,也不需要担心老师对字词处理的高速度(因为我们更快!),可以将精力放在教材其他学习版块,把握学习的主动性。
字词是我认为家庭介入学习最首要的版块。即使不在预习里进行,也需要在学期中或者期末考前处理。站在长痛不如短痛,培养小孩自信心的角度,我更建议大家尽早处理。
2、文章结构赏析
课文赏析,可以从文章结构、段落文法分析和概括段意入手。我一般是这样进行的:
a. 必须考查文章结构分析,知道文章是总分总、总分等何种结构组成。
b. 让大M口述概括段意。如果大家希望更细致操练,可以让小孩书面将段意写出来,再与教辅书对照。这是文章理解的最好方式,远胜做N套阅读理解题。
c. 和大M分析课文的优美文法。比如《秋天的雨》的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方法。这些美妙的写法,值得小孩细细揣摩,用于文章仿写中去。
当年级越高,教材承载的知识量越大。我会建议大家可以将以上版块交由小孩自我学习,抽测检查效果。小孩执行得好,可以再更进一步放手。
3、预习整体操作流程: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共27课,一般一天会进行1至2课的预习。
整体流程是:
a. 大M通过《教材解读》,自学字词、熟悉文章等;
b. 大M自学后,利用《53天天练》进行课后巩固,排除出薄弱点;
c. 我利用《教材全解》进行抽查讲解和听写。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
a. 在我心中,最好的教辅是《教材全解》,全面详细。但是排版和颜色实在不讨喜,小孩本能地抗拒。
大M喜欢《教材解读》的编排,所以我让她根据《教材解读》自学,但我自己依然是以《教材全解》作为主要纲领。
b. 我们学校课后使用《黄冈小状元》作为练习建议,在家预习我便使用《53天天练》作为预习巩固。
为什么预习要加入课程同步练习册呢?因为我给大M设的预习目标是迅速解决学期内基础知识。预习使用练习册作为效果巩固,能够比较快暴露小孩知识的薄弱点,以便应对。错题也可以作为学期内针对性复习的依据。大家可以视家庭情况进行安排。
整个预习流程,大M完整预习一节课,需时大概45分钟。我介入听写和进行抽查,一般在30分钟内。所以一天花在预习上,大概一个多小时。到了预习后段,她已经很习惯这种模式,效率提高,所以变成了一天两课。
我们大概花了1个月完成了整个三年级上册的预习过程。由于每个家庭可以支配的时间不同,如果时间紧迫,仅且只进行一项,我会建议大家先将字词过关。
教材阅读版块学习,有什么官方配套书籍推荐?
语文能力发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教材只是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课文深度剖析、阅读、文学培养等等,都是需要大家关注的部分。当大家在预习中解决了基础版块,便能够有精力在阅读领域多耕耘。
我们所关心的通过教材进一步了解名家名著、接触多种作品风格等问题,统编版语文教材有一系列辅助书籍可以帮助大家:
1、“快乐读书吧”丛书
配合教材“快乐读书吧”专栏,“快乐读书吧”丛书同步甄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按照各年级的阅读训练点编写书籍,实现课外阅读课程化。
这套丛书设置“阅读指导”栏目,配合语文要素,致力于解决读什么书、怎么读好书、为什么读书等难题。
2、“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针对统编教材中的名著阅读设计出来的一套名著阅读课程化图书,共15册。第一套教育部部编教材配套名著阅读丛书。
3、“语文同步阅读”系列丛书(小学)
为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量要求所编制的教材同步课外阅读材料,一共15册。丛书围绕各册教材专题单元选取篇目,为巩固识字、发展语文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4、“课文作家作品”丛书
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一些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受到学生的喜爱,也说明他们的创作质量达到了相当高度。“课文作家作品系列”让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阅读该作家的其他文章,是拓展阅读面、了解作家作品的重要方式。
“课文作家作品系列”,共18册,低年级全文注音,中高年级难字注音,文章难度与课文相当,方便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