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友 @五月酥酥猫 是一位文学教授,在女儿学习方面,她非常擅于规划和总结,之前她在 分享过为女儿做的小学语文学习攻略,和中学语文学习攻略,收藏量都很高,受到很多花友认可。目前娃已经进入初中阶段,酥酥猫又深入研究了“双减”之后高考的变化,她发现如果要走国内体制,从最直接的结果看,我们的第一目标仍然是高考。于是她从高考趋势入手,进一步倒推出,新形势下小学语文应该怎么抓?给家有小学生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了方法策略,很多花友表示读完很受益,非常认可她的观点,收藏起来慢慢学习!
本文由花友 @五月酥酥猫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如果没在教育行业或者说没在教育领域的话,很多家长可能对语文学科没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识和规划,浩瀚无边的语文——字词、语法、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写作……虽然“双减”了,但是选拔方式没有变,高考的地位依然在。考试难度没有变,你会看到整个向上流动的渠道,仍然是很窄的。可以看看高考的录取率或者说“双一流”(以及985、211)的录取率,其实对孩子的能力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篇文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高考语文趋势,二是家长该怎么抓。我们暂不谈素质素养,也不说思维锻炼,只说具体的语文学习。从高考去倒推小学语文该怎么抓?语文学的是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这是本质、是核心,是底层逻辑。是指从事物的底层、本质出发,寻找解决问题路径的思维方法。底层逻辑越坚固,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就是当我们能形成这种能力之后,任何一个学科我们都有能力把它学好。结合《新课标》和温儒敏先生的观点,以及专家学者对试卷的分析,目前高考语文的趋势是:五年前,高考语文试卷面大概是7000字左右,现在已经到8000-10000字。这两年高考语文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体量,比往年增加了5%~8%。语文卷面难度,基本上是5年一个梯度。您可以看看自己当年的语文高考题,有些内容的难度甚至不如现在的中考题。
阅读能力是中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这一点毫无疑问,实际上可以用四个字来阐释,即“又快又好”。因为高考语文别的不说,单止试卷题本上的汉字就有上万个,一般人默读速度是300-500字每分钟,单单看完试卷上的文字就需要30分钟左右,但这仅仅是阅读速度,不是理解速度!随着中高考阅读文本来源的海量化,难度进一步增加,很多文本根本无法做到即看即懂,需要反复思量才能正确理解。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快地理解文本才叫出色的阅读能力。
2. 阅读理解文章类型更多:哲学、历史、科技、经济...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有两层含义: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难度、深度、广度,全面向学术级、经典级看齐,这就是选拔性考试的残酷之处。论述类文本阅读,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让学生分析“照着讲”与“接着讲”的联系与区别,以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小说《赵一曼女士》,让学生分析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追寻赵一曼精神的当代价值,从而深化对中国革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相关材料,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其最新科技成就。“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是新一轮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高考语文命题正是全面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逻辑思辨、审美鉴赏、探究创新、语言表达等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阅读能力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考查重点,信息时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生变化,因此高考语文的关键能力之一——阅读能力,也相应要:如下文的“概念干扰”类型,就是要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在短时间筛选信息。
短短几行字,就出现了多巴胺、内啡肽、辣椒素这些复杂概念,四个选项也有意进行概念干扰。这种题目就是考思维能力,要考生能够尽快排除干扰信息,抓住核心信息。
高考改革后,各个学科更多地是通过设置情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不是直白地告诉学生考什么,因此阅读理解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文学科也就不仅是关乎政治、历史等文科科目了,还深刻地影响着需要读懂题意、提炼考点的理科科目。由此看来,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在中高考中很占优势,不仅要能够理解各个知识点的原理,还要在各种情景下找出考点。现在古诗文在新教材里面变化最大,小学古诗文占比到30%,但是真正考的没那么多;初中占40%,实打实的考。高中占50%,考试实际上超过了50%。高考考查的文章大致可分为史传文和散文两大类,文章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篇幅在600—700字之间。(史传类文章无非记人“一人多事”和记事“一事多人”两类。以记叙为主的人物传记一般都是高考文言文的热点。)具体到试题而言,文言文阅读不仅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更侧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等综合能力。比如北京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为《秦废封建》,取材于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东坡志林》,文段论述了分封制和郡县制等问题,共设5道小题。选段为议论性文字,相较故事性较强的文言文阅读难度稍高。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对上下文内容及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选段意在引导学生反思历史,汲取古人的思想精华,这对于学生领略古人智慧、批判继承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高考的语言文字运用题,题型和赋分和往常差不多,但它出现新变化——随文设点。不是单句考成语、病句,而是随文设点,要求从文章自然段中来看成语、病句是否存在,逻辑有没有问题,这个难度增加了。考的是语境中的对错,除了基本知识外,还需要语感来判断。如,2018年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试题,一改过去分别设题考查的做法,而是选用一个连贯完整的阅读材料,在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考查语病辨析、句子补写和成语运用等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所选材料涉及“大洋一号”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创新、动物迁徙等内容。语病辨析
这类试题,有助于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学生言语活动经验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通过情景化的设题,引导学生文明得体地进行表达交流,使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考查成为学生文化获得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和关键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也说明了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和可塑性。说实话,在“双减”形式下还是挺费妈的,也挺费爹。但是家长还是要有很清醒的认识(此处略去1万字,大家都懂的),特别是小学中低段,一定要抓紧抓实。要制定“长计划、短安排”。所谓长计划、短安排,就是在制定一个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执行性强,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就好比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教练团队会制定严谨科学的训练计划、体能计划,具体到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每一个训练项目中。如果连规划、计划都制定不好,不知道自己这一段时间该干什么、怎么干,如何一步一个脚印的厚积薄发,谈其他的还有意义吗?长计划,比如这一年要前进几名、要背过多少文言文、考一个什么样的初高中...就是长远的、宏观的计划,你知道要冲什么方向努力,这是大方向。打个比方,你在森林里长途跋涉,始终有个太阳在上方引导着你,你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长计划,就是这个“太阳”。短计划,就是为了实现长计划,每月、每周、每天要做的事情。要列月计划和周计划,甚至更详细。比如复习计划、周末计划。然后把计划贴在书桌前,每完成一项,划掉一项。
图片来自于网络
把任务拆分、越细越好,细到你不用动脑子,看一下安排就去执行。最重要的是,细化到能管住自己,每天每时每刻都做好安排,知道一件事干完后下一件事是什么,挡住各种学习上的负面干扰,如此,那个“长计划”也才会更接地气,这就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比如:这周的任务量是听写30个生字词,平均到每天就是6个。周一作业多,可以背6个或者2个,周二作业少,再把周一的任务补回来,单个天数可能任务量不一样,但是总量是恒定的,目标既定,灵活掌握。这里所说的基础,不仅包括知识基础,还包括习惯基础、思维基础。学习是一个系统整体,要通过输入、管理、思考、输出,不断完善这个整体,始终清楚知道自己此刻在哪里,要去哪里,如何更快更好地到达。一轮一轮学,一层一层加深。打牢基础、循序渐进,最终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点,还是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在小学的每一个阶段稳扎稳打稳步前行,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越,才能够为初高中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大家没有这样的感觉,语文阅读题或主观题,几乎每个人都能洋洋洒洒或多或少有话可答。就相当于大家都能答七十多、八十出头(哪怕没有专门复习过,也有话说)。所以,想要超出大多数人,你不用考99、100分,只要89、92就行,没错,只要比绝大多数人多考那么5、6分就行。关键就是这5、6分,才显功夫。举个例子,每个人都能答出一点儿有关作品赏析、作者情感等内容,关键是能不能写全?顺序能不能写对?大部分人只能想出其中一部分,很多人觉得“基本差不多”了,这就是为什么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卡在了这个“差不多”上。“魔鬼”藏在细节里,别小看细节,这一连串精致的小细节,决定着成与败。很多人看很多书,觉得很多话的说法很相似,都是换汤不换药、很熟悉的语言风格,甚至仿佛觉得自己能张口就来。可是,真的提笔默写的时候(注意我说的是默写),就差之万里。
古诗词一定完全默写啊,主观题完全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呀!敲黑板!!!所以,光面熟这个层面远远不行,距离落实到完整、精准默写的程度,还差了一个太平洋。要落实、落实、再落实。对待语文,要想对待学琴一样,必须保证每天的学习(阅读)时间,保证每日的练习。就像练钢琴一样,只有保证每天的练习,才能培养乐感、手感,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一天不练就“手生”,语文,其实也是这个道理,这是最基本的习惯。语文学习(其实是是任何一科的学习),都要先保证课内、立足课本、吃透课本,这是基本原则。要紧跟教材、紧跟课堂,把课内要求掌握的知识牢固掌握,这是基本前提、是首要任务、是必须做好的。
对于生字词,要像学数学一样的精准,1就是1,2就是2,一点都不能错。“看了就是会了,学了就是记住了”是不存在的,别犯傻别天真,不能跟着感觉走,一定要落实到白纸黑字上。面熟不等于会默写,真的提笔默写的时候,结果和你的期望差之万里。保证每天10分钟学习,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每天抓一点落实一点,可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要做到一分不失,除了认真完成好每日作业外,要花大力气总结、复盘(包括以前课本中写字表、识字表中的字词)
语文的学习应尤其注重阅读,阅读历史、阅读社会、阅读生命、阅读生活、阅读自我。这不仅仅是文字的阅读,也是情感的阅读、思想的阅读、心灵的阅读。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一种阅读的学习,语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能力的高低。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是学习成绩容易分化、容易滑坡的阶段。为什么会分化呢?除了课程的难度加大以外,很多的时候是因为阅读能力没有跟上。
“通过阅读学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掌握了阅读这个工具以后,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各种类型的阅读来丰富知识,塑造思维体系,开拓眼界视野,丰富人生阅历。精读和泛读二八开。对于基础不好的孩子,建议先从精读入手,不做精读是不行的!学习如何提取信息、如何逻辑推理、如何审美体验、如何归纳分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主张大声地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领会——语言的意义、节奏、功能、内涵,即我们所说的语感。一篇文学作品如果不经过认真的阅读和理解,就是没有生命的、死的语言材料。没有阅读和理解的基础,没有语感和文感的铺垫,直接给孩子讲写作技法和理论,可能效果也不会明显,孩子并没有真正内化、理解、接受。那么,我们可以借助“朗读”这一手段,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挖掘写作思路、技巧、方法,去体会文章意义。请注意,我们所说的“朗读”重在体会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目的是帮助写作(所以文章的选取至关重要);不是让孩子像朗诵家一样去进行呼吸、声带、共鸣、表达等等属于“发音”技巧层面的训练。可以选择整篇的经典文学作品。为什么要选“整篇”,因为语文课本上有太多的“节选”“有删节”。孩子没有完完全全的接触完整的文学作品怎么行?反复读、读反复,肯定是有收获的。有解说词、有主持词、有开场白,目的是通过多元化的场景场合,让孩子体会多元化的“文学性表达”。平时作文时,我们经常会被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词写一篇作文。有的孩子总有这样的困惑:如何下手呢,语言如何组织呢,如何布局谋篇呢……那些经典的解说词、开场白都是浓缩的精华,言简意赅、表达充分,配上分析、提示和注释,这不就是作文训练的最佳范本吗?因为文言文的很多意思、用法都和现代白话文不一样,你不用去给孩子讲为啥这么划、为啥这样做,断句、停顿的方法、技巧,现在不用学。娃要做的,就是一遍一遍的朗读,先素读、再精读。一遍遍读的过程,为了能读顺、理解,潜意识都里会有思考,日复一日、日积月累,这个语感就出来了,这就是语文长期积累的功夫,这个功夫是突击不来的,也是追不上的。就像一日三餐,别总想着吃一顿能吸收多少营养,得长期吃、科学吃,合理吃、有序吃,娃才长得好。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对于以后的学习乃至步入社会生活是十分不利的,而且这个坏习惯一旦形成,以后就很难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了。家长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生活的点滴中影响、告诉孩子什么叫遵守时间、什么叫不磨蹭不拖拉,什么叫今日事今日毕。还可以与孩子商量好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为孩子制定一张时间表,比如今天完成作业的时间比昨天快了5分钟,今天默写比昨天快了3分钟,都记录下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叫进步的“可视化”。人都有心理暗示,一丁点的进步都要让孩子看到,看到上升的曲线,他会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