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我要努力工作,给孩子挣得选择的自由” ...
橘子:花友@MegMa是上海的一位两宝妈,曾经还是一位职业编辑。最近和她聊起这段时间的经历、感受,她说:很幸运,一家人的生活基本风平浪静,和上海的很多家庭一样,虽然时而也要面对物资供应不足的问题,但靠着邻里相助,倒也没有太多短缺。
然而,她说,这段时间的遭遇,对她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未来孩子的教育路径,如何选择,是她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于是,我们请她分享自己的想法。
于是,她极为认真地完成了这篇“小作文”,从在家隔离谈到《肖申克救赎》、孩子的留学选择,以及杨紫琼 ...思路开阔、信息丰富,感谢,@MegMa!
1
坐标上海,过去35天,每天做三件事:
1、没完没了的电话会议(不在现场办公,沟通成本倍增)
2、热情万丈地参加各种小区团购接龙(如同一个段子讲的,快成“龙的传人”了)
3、忙一日三餐(嫌三餐太烦,有时两餐)
如果回到3月初,你要告诉我你要被关在家里一个多月,我会觉得这是“世界末日”,连阳光下出门走路的自由都没有,是个人怎么可以忍耐?
但一个多月下来,一切不能忍的,也都忍下来了,而且还形成了一种“日常规律”,每天周而复始地进行,逐渐变成了习惯,成了生活的“新常态”。
我习惯了,孩子们也习惯了。他们每天也做三件事:
1、上网课
2、吃饭
3、在家里做一些体能训练
对了,还有一件事,大人小孩几乎每天做:做核酸、做抗原。每天早上在“做核酸了”的小区喇叭声里醒来,先做抗原自测,再下去排队做核酸。
一开始,内心充满质疑:这么频繁地做,有科学道理么?会不会不做没事做了反而成🐑?
后来,哪天喇叭声没响,心里反而会纳闷:怎么今天没叫去做核酸呢?
不做核酸的日子,好像缺失了什么。
我惊恐地发现:从“天天盼解封”,到后来对“封不封、封多久”都有些麻木了,我自己、孩子和家人,还有我的邻居们,整个心路历程,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居家的这一个多月,窗外玉兰、樱花、海棠、八重樱次第开过,一转眼,整个春天就要过去了。
学会了做面食 ...
为了省时间,还尝试了“肉菜一锅炖”,不再做一个个小菜,这一大盆就管全家人的中饭了.
2
这让我想起了所有文艺青年都看过的《肖申克的救赎》,年轻时最爱的电影之一。查了一下,到今天还是豆瓣Top榜 #1
电影中有三个“典型”人物。
早先,最喜欢的自然是主角安迪。多励志啊,花了20年,凿出越狱通道,千难万苦,不改初衷,最终重获自由,救赎自己,也救赎他人。
安迪是典型的强者,这样的人,多数人只能膜拜、不会也不能效仿。
瑞德,安迪的朋友、知己,监狱“老油条” ,则代表了另外一种典型:在牢狱里呆了30年,得过且过,被人生捶打到没啥脾气了。
安迪对瑞德讲:「记住,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瑞德回答:「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
瑞德,是更靠近芸芸众生的一种人:接受现实、接受制度的安排。
然而,瑞德本质上还是一个明白人,头脑睿智,洞悉一切;多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完全剥夺他对真善美的认知,丧失对抗生活的勇气。
影片最后,瑞德被放出监狱,虽然有过犹豫,但最终加入安迪,在阳光下、大海边开始打造新的生活。
在重返监狱和拥抱自由之间,瑞德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第三个典型人物,是那位被关了一辈子的老头布鲁克斯。
布鲁克斯的灵魂早就失去了自由,他被监狱释放,却无法适应“墙外”的生活,选择上吊自杀。
假瑞德之口,作者斯蒂芬·金点明了布鲁克斯选择自杀的深层原因:
布鲁克斯,可以说,代表了很多人、很多人。
人是很容易形成“习惯”的,人也是很容易被习惯“禁锢”的,这是电影给我的新启发。
3
在家“抗疫”期间,小区群里抢完菜,就开聊孩子的教育问题。
话题起因,是大楼里有好几位邻居孩子都要参加今年的高考,希望能安排特别时段给这些小孩,尽量减少排队时间、减少可能的交叉感染。邻居家长们的“噩梦”是,万一备考关键时期娃🐑了被送去方舱,麻烦就大了!
聊着聊着,小一点孩子的家长,就把话题带到这个方向:要不要送孩子留学?
话题参与度很高,可以组织“邻里辩论会”的节奏。大致两派观点,甲方、乙方,各占一半的样子。
甲方:国外也是各种问题成堆,而且还不安全(比如去年芝加哥枪杀案、最近纽约地铁枪杀案)。花了家里好多钱,留学的孩子这两年还不都是乖乖回来了,工作机会、薪资也不见得比国内同龄人好多少 ...
乙方:如果条件允许(比如,卖掉上海一套房),给孩子看世界的机会,也给他们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是大大值得的。
这种辩论,是不会有结果的,谁也别想说服谁。
在边上瞅着热火朝天的争论,想起亲戚家的两个留学美国的小孩。
一个在国外读了6年的本科、硕士,去年回到了上海。
她说自己运气有点不好,在纽约读书时,因为疫情,耽误了不少就业良机;回到上海,今年春节后就没怎么好好上过班,不是被隔离在出差的城市,就是在上海的公寓里遭遇“食品危机”。
上周给她弄了一大包吃的,顺便聊聊天。我说:如果重新来过,你会怎么选?
她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去留学,我不后悔;回来,我也不后悔。
留学期间,她利用自己的摄影技能还做了个小创业,赚的钱足够让她住青年旅舍、跑遍从古巴到阿拉斯加的小半个世界。
她说:以后,我会选择两边跑的工作机会,然后创业。
还有一个小孩,现在美国读理工科博士。之前问过他对未来怎么想,他说:现在自己读的领域很火,读完博士后,会先争取美国的工作机会,也会观望国内的发展与机会,看情况而定,没想那么多啦!
两个孩子,看来都是既喜欢牛排,也喜欢生煎包。
如果世界不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的确有更多选择的自由。
冰箱里最后一块牛排
4
最近,偶尔看到了杨紫琼的一段杂志访谈,聊的是她的好莱坞新片:《瞬息全宇宙》(又名《妈的多重宇宙》,英文名: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
片子脑洞大开,讲的是平行宇宙的故事。电影国外票房很好,口碑也很爆,豆瓣评分到了8.8
电影还没看过,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访谈(感谢小花生编辑帮我把视频插在这里),这段只有3分钟,可以听听她的口语表达。
这部电影的片头,还专门致敬了“这件事”。
拍了很国风的片,如《宋氏三姐妹》,演大姐宋霭龄。中文有点港台腔,但也是不错的。
好莱坞大片也有不少。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当年这部007 ...
她经历过两次婚姻,第一位是香港商人,现在这位是法国人,据说是法拉利车队总监。
比起同时代的几位著名华人演员,杨紫琼身上“东西结合”的色彩好像要更浓一些。有华人的勤奋精神,和西方人的文化习俗也能无缝接轨。
和她相比,巩俐章子怡虽然也很国际化,但底色是东方的;英语口语不错,但离大段的自由表达还有一些距离。
华裔演员刘玉玲在好莱坞也很出名,但感觉完全西化了,在中国人眼里“整个一外国人”,好像没听她说过中文。
这么看来,杨紫琼的“亦东亦西”,倒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这恐怕也是她到了60岁,依然能在中外电影界“开挂行走”的一个原因吧。
杨紫琼,能文能武、能中能西,在职业上,在生活中,都具备了广泛的选择自由。
5
今天天气很好,刚刚宣布,小区由“封控区”降到“管控区”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下楼了,可以在小区活动了。
孩子们正在一个个出去,骑自行车、荡秋千、玩滑板;他们很懂事,彼此保持着“社交距离”,不彼此靠近,不聚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
心情不由得变好,内心里跟自己许个愿:努力工作吧,就算是为孩子赢得多一点选择的自由。
They deserve it.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